千里马常有(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是什么意思)

时刻小站 201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我们都听过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句话字面意思说的是,有能力的人才总能出现,但是识别人才,并积极运用其才能的领导却不容易遇到。

这里强调的其实不是辨识人才、识别才能的问题,而是运用才能去积极实践的机会。

人才是充足的,但实践机会是稀缺的,而且实践机会是领导给你的,这才是此话的精髓。

领导给你机会去做事,本质上也是一次投资,你如果做事做砸了,砸的不仅仅是你个人的招牌,更是砸掉了领导给予你做事的机会,砸掉了领导对你的信任。

一般而言,对于明智的领导,安排的事情,办事的人做砸了,他就不会再给办事人员机会了,就会立马换人。因为事情虽然是办事人员做砸的,但是损害的却是领导的信誉、资源。

小领导安排的是小项目,项目风险收益小;大领导安排的大项目,项目风险收益大。

在古代,君王安排的项目风险收益巨大,最具代表的就是开疆拓土。

因此,对于能臣武将而言,能够为国开疆拓土就是最大的功业。

但是对于开疆拓土这样的功业机会,并不是人人都能获得的。

咱们继续套用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原理,此话可以改成能臣武将常有,而开疆拓土之勋业不常有。为什么这么说?咱们先来看看岳飞。

岳飞元帅

公元1140年,岳飞元帅开启了自己人生中的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的北伐。

这一次北伐,岳家军跟金军的女真主力展开了大规模正面交锋,特别是郾城、颍昌两场大战之后,金军终于真正领教了岳家军的勇烈坚强,这使他们喟然兴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经过艰苦恶战之后,金军完颜兀术原以为此次战争败局已定,他已经做好了夜弃开封城的准备,计划渡过黄河。

这个时候,有个北宋时期的太学生却要求觐见,并对兀术说出了一句揭露历史规律的名言:自古未有权臣在内,而大将能立功于外者。以愚观之,岳少保祸且不免,况欲成功乎!

果不其然,岳家军在朱仙镇正准备拉开阵势,与金军继续大干一场时,却收到了来自宋高宗十二道金牌,强令要求班师。

自此,岳飞含恨结束了此生最后一次、也是收拾旧山河时机最成熟的一次北伐。自古未有权臣在内,而大将能立功于外者。此句一语成谶。

说白了,大将如果在朝中没有权臣的关系,想在外建立大功,就是痴心妄想。这其实也讲的是千里马和伯乐的道理,千里马能具备跑一千里的能力固然重要,但是伯乐是否能识别,并给予千里马展现自己能力的实践机会才是关键。

至于权臣和大将军的这种微妙关系,点出的那点心思其实是帝王心术。

国君对授予大将军兵权的心态应该是非常矛盾的。

一方面,国君授予大将军兵权,当然希望大将军取得军事决战的胜利。

因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军事决战,打胜了,能够歼灭其他国家,开疆拓土;打败了,不仅是牺牲士兵、割地赔款,君王甚至有可能要付出失去君位、身死国灭的代价。

另一方面,如果大将军获得军事战争的巨大胜利,这种由军事功勋带来的大将军朝廷地位的提升,会让大将军的心态发生变化,同时也会让君主对大将军这种地位的急速提升而产生功高震主的堤防和忌惮。

毕竟,功高震主,封无可封,只能赐死。

正是因为国君对于大将军在外建功立业存在这种矛盾复杂的心态,这一点很容易被朝中大臣所利用,成为其对大将的攻讦理由。

那么,胸有城府的大将如何能够避免自己在建功立业的同时,消除国君的疑虑呢?通常有三种做法。

一、团结重臣。

身为在常年在外领兵打仗的将军,一定要跟朝中重臣积极沟通、搞好关系,让朝中重臣支持你的军事行为,要让他明白大将军只是为国奋斗、一片赤胆,不会威胁重臣的朝廷地位。这样一来,他才有可能积极地在国君面前安抚好国君的疑虑,让国君放心大胆地支持大将军的军事决策。

如果在外效命沙场的大将不能跟朝中大臣搞好关系,取得他们的支持。那么,这些大臣可能不会直接在军事行动上指手画脚,但他们却有很多方法阻碍军事行动的执行。

比如进献谗言,说你不忠不孝啦,说你残忍无耻啦,说你拥兵自重啦,说你功高震主啦,说你目中无君啦,用唾沫星子淹死你。

比如,干扰后勤,我们都知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大将军要与敌军进行大决战,正面战场的军事谋略固然无比重要,但是决定战争韧性的就是,后勤保障能力。打仗,打的就是兵马钱粮,大将军一旦惹恼这些朝中大臣,他们在筹钱的时候动作慢一点,在运粮的时候效率低一点,都会让军队无比难受。

这一点,曾经先后为鲁国、魏国、楚国建功立业的卫国人吴起就一直没有想明白。

吴起

在鲁国时,鲁国与齐国交战,战前,就有人向鲁国国君进献谗言(注意,这个有人可不是什么nobody小人物,能直接向国君提出建议的,一定是朝中重臣,是个对国君决策有影响力的somebody大人物),说这个吴起的妻子是齐国人,他作为鲁国大将,与齐国交战,因为妻子的缘故,怎么可能对齐国痛下狠手。

吴起也是个死脑筋,他不懂得想办法(送礼送美女收买人心)去跟这些somebody们积极沟通、搞好关系,反而通过杀妻这种极端方式,自证清白。结果虽然吴起带领鲁国击败了齐国,取得了大胜,但是又有一个somebody继续挑拨:吴起从前跟曾参上学,娘亲逝世,他不奔丧,曾参认为他不孝,跟他断绝关系。现今又把妻子害死,只为了当主上的大将,这种人残忍无耻。而且,我们鲁国是一个小国,一旦传开来说我们有力量大破强敌,恐怕各封国会联合抵制,打我们的主意,鲁国就吃不了兜着走。

吴起被逼无奈只能逃至魏国。魏国的魏文侯贤明任用吴起,攻击秦国,从虎狼之师口中拿下五座城池,战功显赫。等魏文侯去世,魏武侯即位,魏武侯任命田文、公叔为宰相,建立功勋的吴起依然没有与他们搞好关系。结果公叔为了自己在朝中的权力,设计让吴起中了圈套而被魏武侯赶走。

到了楚国,吴起再次获得楚王的信任,强力推行改革,虽然让楚国的国力空前强盛,但是他不善拉拢权贵的臭毛病,再次让他得罪了楚国贵族及既得利益集团。最终,他在楚王去世后,也死于这些人的疯狂报复。

同样没有做好公关的还有白起。

白起

长平之战,白起率领秦军大败赵军,尽屠其精锐,自身也承担了损失20万人的高昂成本。谙熟兵法的他,认为秦军能够借助长平之战的胜势兵威可以一举荡平赵国,积极向秦王求战。

可是他却没有取得相国范雎的支持。范雎经过苏代的游说,开始忌惮白起的威名,因为白起一旦荡平赵国建立功业,必将位列三公。那时候,范雎在朝中的权威将不保。于是,他建议秦王停止向赵国用兵。白起攻灭赵国的勋业机会就此错失。

明朝的戚继光之所以能成为抗倭名将,除了得益于他自身的军事才能,更加得益于他的另一项特殊技能,团结朝廷大臣,他把他上级胡宗宪招呼得很好,而且胡宗宪又成为了当时朝中权臣——首辅严嵩的门徒。在大领导的全力支持下,戚继光在沿海自然能放开手脚,力抗倭寇。

戚继光

二、积极自污。

大将军在预感到自己能够为国家建立重大功勋的同时,为避免国君对自己的猜忌,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向国君索要钱财、田宅、美女。

这一招的精髓在于,一定要通过种种表现,向国君表示自己的志向粗俗浅鄙,只是沉湎于物欲享受。

美人、财富、权力是激励男人积极进取的三个重要因素。其中帝王最在乎的是权力,一旦他确认自己的大将在外积极建功立业,仅仅只是渴求获得美人、财富,不会威胁他的权力,他便不会用猜疑的手段,试探、削弱大将军的军权。

战国时期唯一善终的四大名将之一的秦将王翦就是深谙此道。

王翦

秦王嬴政先给王翦安排20万兵马,让他收服楚国,他从军事角度判断,认为20万军队不能成功,而找秦王索要60万大军。秦王否定了他的请求,转而派蒙恬、李信率军20万攻楚,结果大败而归。

此时,王翦才从秦王那里得到60万大军的兵权,领命伐楚。王翦在出征前以及出征过程中,反复多次干了一件事,就是向秦王索要美田大宅,结果秦王全都答应下来,弄得王翦亲近的将军都看不下去了,问他何故如此贪恋田宅。

王翦见左右没人,一语道破天机:并非如此。大王心中多疑,而用人不专,现在把秦国的兵马全交给了我,这次出国作战时间肯定短不了,我如果不屡次请求赏赐田宅,作为子孙产业以自保,如果什么也不要,会使大王不放心、猜疑我,那到时候咱俩可就危险了。

于是,尽管后来王翦协助嬴政建立了攻灭六国的大功,也没有被秦王猜忌而落得跟白起一样的下场。其核心原因就是,他通过他的各种贪财行为,告诉秦王,就算你把秦国举国之兵权授予我,允许我建立了不世功勋,我也只是贪图一些名利而已,并不会威胁陛下的帝位。

因此,如果大将军能体会帝王的这点心思,在打完胜仗之后,最大的忌讳就是直接以自己的名义向部队军民给予物质奖励等等施恩行为。因为施恩行为,是只有国君才有权行使的行为。大将军一旦有了施恩行为,必然让国君警觉(怎么着,你要代替寡人收服天下民心?)这就是触碰了国君的逆鳞。

介绍完团结重臣、积极自污前两种消除国君疑虑的方法,还有一种方法更绝,那就是

三、与君立誓

这个方法,需要大将军有极强的讲故事能力,接下来就来看看秦国名将甘茂的息壤之约故事。

秦王嬴荡跟大将甘茂的息壤之约

公元前308年,秦武王嬴荡派甘茂当统帅,跟魏王国联合攻击韩王国。甘茂收到秦王指令并征得魏王国同意后,派人向嬴荡报告说:魏王国已经同意出兵,但我认为无法发动攻击。嬴荡纳闷儿,把甘茂召回。等不及他到咸阳,自己先到息壤等候,问他什么缘故?

于是,甘茂就开始讲他的连环故事了:韩王国的宜阳,虽然只是一个县城,实际却是一个郡(春秋时代,县大郡小;战国时代,郡大县小),而今大王出动大军攻击,面对险恶防御,而又是千里行军,困难可想而知。

从前,鲁国有一位跟曾参同姓同名的人杀了人,别人告诉他的娘亲,他的娘亲不相信,安心织布。可是,等到第三个人告诉他的娘亲时,他的娘亲不得不开始相信,扔掉织布梭,翻墙逃走。

我(指甘茂自己)的贤能,比不上曾参,大王对我的信任,比不上曾参的娘亲。而打小报告的,又不仅三个人,我恐怕大王最后会扔掉织布梭(言下之意,大王相信谣言)。

当初,魏国国君魏斯,指派乐羊攻击中山王国,围攻了三年才攻破。乐羊回去后炫耀自己的功劳,魏斯把一个小箱子交给他,箱子里全是诬陷他和诽谤他的小报告。乐羊感激说:‘这不是我的功劳,而是君王的功劳。’

我(指甘茂自己)原来是楚王国人,流落秦王国,作为外籍顾问,嬴疾(右丞相)、公孙奭(左丞相)拿韩王国的事打击我,大王一定听信他们,命我撤退。那对魏王国是一种欺骗,我也因公仲侈的缘故,受到恶名。(公仲侈是韩王国宰相,跟甘茂是老友,意谓将受到私通外国陷害。)

嬴荡听完甘茂的故事,明白了甘茂的意思,于是向这位即将出征的大将起誓到:我向你发誓,不听任何人的闲话,支持你到底,我们指天立誓。

于是,秦武王嬴荡和甘茂就在息壤祭告天地,立下誓言。

息壤之约后,秦王国远征军统帅甘茂包围韩王国宜阳,猛攻五个月,不能攻破。

这个时候,果不其然,宰相嬴疾、公孙奭,说出种种理由,认为宜阳是一个陷阱,会给秦王国带来灾难。

秦武王嬴荡心情不安,下令召回甘茂,打算撤军。

甘茂不做任何辩解,只回报一句:息壤在那里。

〔看到这一段才突然理解,甘茂为何要事先向秦王嬴荡讲述了一大段故事,完成跟秦王的息壤之约。

因为宜阳虽为县(县的行政级别高)但土地区域只有一个郡那么大。(这也侧面说明该地区的军事地位重要,所以才被立为县)从这也能看出,宜阳易守难攻。

而甘茂是一个楚国人,流落到秦王国,获得秦王信任,带兵打仗。但如果在宜阳久攻不下的情况下,其政敌们难免以甘茂久攻不下宜阳为理由怀疑甘茂不尽心为秦国作战。

甘茂预想到了这层困难,于是通过曾母听闻曾参同名之人杀人和魏将乐羊攻中山国的故事告诉秦王,久攻不下宜阳只是因为宜阳易守难攻,是军事层面因素,并不是甘茂不尽心为秦作战这样的政治层面因素。

于是甘茂说服秦王在息壤立下誓言。这样,当甘茂在进攻宜阳出现军事不利的情况时,如果秦王听闻甘茂的流言,甘茂只要提到息壤,秦王就会记起曾经的誓言,就会继续在军事上信任甘茂。

这说明,甘茂的政敌们不懂军事,而甘茂却懂政治。

嬴荡大悟说:我当然记得息壤的誓言。遂即大量增派援军,甘茂得到生力军后,再发动猛攻,杀六万人,占领宜阳。韩王国派宰相公仲侈前往秦王国,请求缔结和约。

所以说,千里马和伯乐关系,名将和绝世功勋的关系,其核心意思只有一个,那就是:人才能否顺利获得实践的机会。人才只有去实践,才能展现才华,获得建功立业的机会。要想获得领导赏识并获得授权去干事,必须用自己的能力和人品获得他的信任。

这才是最大的学问。

上一篇:

下一篇:

  同类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