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露居士为你解读传统经典,点击关注阅读系列文章。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号称卧龙,不仅文韬武略,而且口才很好。隆中草庐,诸葛亮纵论天下三分之势,说的刘备倾心相许。其后诸葛亮前往江东,舌战群儒,力劝孙权不可投降,促成了孙刘联盟。
诸葛亮的口才,在三国之中可称第一,他还骂死过人。这一段故事出自《三国演义》第九十三回《姜伯约归降孔明 武乡侯骂死王朗》: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收服了姜维,攻取了天水、冀城、上邽三郡,威声大震,远近州郡,望风归降,曹魏驸马夏侯楙逃往羌中去了。整顿军马,尽提汉中之兵,前出祁山,兵临渭水之西,长安震惊。
此时司徒王朗已经76岁高龄,他自告奋勇与曹真等人于祁山迎战诸葛亮。王朗在阵前欲劝降诸葛亮,不料反被诸葛亮的言词所驳倒,他气满胸膛,大叫一声,撞死于马下。这一次舌战,又以诸葛亮大获全胜告终。
不过很多网友看了诸葛亮与王朗舌战的原文后,深深的感觉:王朗说的还挺有道理的!下面居士我为大家分析一下,为什么王朗说的有道理,已经为什么他会被诸葛亮骂死。
王朗提出的第一个论点是:天下自桓灵二帝以来,群雄割据,盗贼蜂起,社稷有累卵之危,生灵有倒悬之急。而曹操(太祖武皇帝)扫清六合,席卷八荒,是天命所归。
王朗这么说,确有一定的道理。自黄巾起义以来,天下诸侯蜂起。董卓进京专权,迁都于长安,将东都洛阳付之一炬,后来董卓被杀,其部下作乱,劫持皇帝。汉献帝虽然是皇帝,有名无实,既没有兵马,又没有地盘,只能带着一帮同样有名无实的官员大臣东躲西藏,最后在洛阳讨生活,穷困潦倒,东汉已经算是灭亡了。
曹操虽然是权臣,但他与之前的王莽、之后的司马懿不一样,他的兵马、地盘全是自己辛辛苦苦打拼来的,并不是从汉献帝那里夺过来的。曹操跟汉献帝的关系更像是合伙开公司:曹操出钱,汉献帝出招牌,虽然公司名义上的董事长是汉献帝,但公司里的资产全是曹操的。就算没有曹操,汉献帝也没有权力,天下诸侯没有谁听他的话,说不定哪天饿死了都没人管。
王朗提出的第二个论点是:曹魏代替刘汉乃是禅让,并非篡位,所谓应天合人,法尧禅舜。
王朗的这个说法,也难以反驳。因为曹魏代汉之事,虽然大家都心知肚明,但是从程序上看确实是没问题的,是汉献帝主动禅让。就算诸葛亮有不同意见,可汉献帝还活着呢,汉献帝都没说什么,哪里轮得到诸葛亮着急呢?
所以,王朗的话看上去确实很有道理,较难反驳。如果诸葛亮就此跟王朗展开辩论,必然夹缠不清,很可能导致士气低落。所以诸葛亮另辟蹊径,从另一个角度直接对王朗展开攻击。
诸葛亮一上来就点明了王朗的弱点:吾以为汉朝大老元臣,必有高论,岂期出此鄙言!王朗的身份是汉臣,所以有些话别人能说,但王朗不能说。
接下来诸葛亮指出,为什么汉朝最后衰败了呢?就是因为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 狼心狗行之辈,滚滚当道,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以致社稷丘墟,苍生涂炭。诸葛亮的言下之意是,你王朗这样的汉臣就是朽木、禽兽,狼心狗行,奴颜婢膝,就是你们这帮人不干人事,才让社稷倾覆,生灵涂炭。
正如诸葛亮接下来说的,王朗身为汉臣,理合匡君辅国,安汉兴刘,怎么能得意洋洋的说出曹魏代汉乃是应天合人,法尧禅舜呢?这一下击中了王朗的软肋,可谓精准打击,斩首行动。
然后诸葛亮开始用恶毒的语言对王朗进行人身攻击,说他罪恶深重,天地不容!天下之人,愿食汝肉!说他为谄谀之臣,只可潜身缩首,苟图衣食。说他是皓首匹夫!苍髯老贼!这一下一下都戳在王朗心里,所以骂得他死在马下。
如果从旁观者的角度看,会感觉王朗试图与诸葛亮论说道理,而诸葛亮却直接辱骂王朗,一点风度也没有。但是要知道,这可不是辩论比赛,而是另一场战斗——宣传战。既然是战斗,所谓兵者,诡道也,就需要出奇制胜,虚虚实实。王朗的言论,就好像摆开战阵,想要正面决战,而诸葛亮却是直接派出刺客刺杀地方主将王朗。你可以说诸葛亮的行为不够光明正大,但确实有效,一击制胜。
而且王朗的身上确实有污点。当时的人们讲究忠义,你王朗身为汉臣,就理应为汉室尽忠,不能改换门庭投到曹魏麾下,更不能替曹魏来劝诸葛亮投降,毕竟诸葛亮代表的是蜀汉,而蜀汉以汉室正统自居,打出了兴复汉室的旗号。所以王朗说这话理不直气不壮,被诸葛亮抓住了弱点。哪怕是曹丕来了,也无话可说,因为曹丕也不能否定忠义。
王朗的话不是没有道理,如果换个人来说可能就没问题了。比如曹真,他没做过汉室的官,一直跟着曹操打天下,只需对曹魏政权忠义,无需对汉室效忠,这叫各为其主。
但是王朗做过汉室的官,身为汉臣,却不清楚自己的身份,得意洋洋地想要劝降诸葛亮,最终只能是自取其辱。
一切有为法,如梦亦如露。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梦露居士,为你解读四大名著。
免责声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