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柴静(什么才是真正的“看见”)

时刻小站 126

新闻黄埔 | 记者摇篮

作者:姚荣

作者介绍:南方传媒书院播音组成员

宣讲内容:中国要汲取上一次下岗潮的教训

点击听取录音

从柴静《看见》中读思路

南方传媒书院 徐中强

36岁的柴静很久没化妆孔习惯素面朝天的她,破天荒地化了妆,来到首都图书馆。这是2012年12月15日,一场大雪刚过。

柴静《看见》的首发式。为此,她请来白岩松、崔永元、张立宪、罗永浩等一众以睿智机敏而闻名的老男大,,他们都是她的男闺蜜。

虽为新书首发式,柴静却希望这是一场朋友促膝交谈式的聚会,但她理想中温馨的交流会,被热情的读者置换成宏大的粉丝见面会。

现场700人的座位全满,过道里也挤满了人,门外仍有许多人焦急地试图挤进来,想看见柴静。

次日,西单图书大厦签售,天气严寒,数干位年轻人排了长队,没有喧哗,没有抱怨,耐心等候。

柴静感到抱歉,等到见面,与每人四目相对也只有一秒时间,除了写个名字,什么也做不了。柴静不必心生抱歉,诚如其中一个青年读者所说,来不是为了你,是为了你做的事情。

或可多一些欣慰,原来有那么多人关注她的所做所行,这个世界从未曾缺少思想者。先前10年,风雨,坎坷,从未改变的坚持,真的都值得。

从蒙昧中睁开眼来。

出版社如此介绍《看见》:央视知名记者、主持人,首度出书讲述10年央视生涯。10年个人成长的告白,中国社会变迁的备忘。

这几句话没有印在封面上,只出现在宣传海报里。封面很简单:一张图片,书名,作者署名,出版社1090。

图片由柴静提供,源自某次采访拍摄,几张笑脸,几双手,还有孩子的背影,所有人衣着朴素。普通,真实,生动,洋溢着世俗的热闹,也隐隐含着生活底层随时都可触及的淡淡的酸涩。

柴静说:这本书中,我没有刻意选择标志性事件,也没有描绘历史的雄心,在大量的新闻报道里,我只选择了留给我强烈生命印象的人,因为工作原因,我恰好与这些人相遇。

遇见他们,她心底坚硬的成见和模式被一遍遍冲刷,不断推翻,不断重建。最初,柴静一直犹豫要不要写这样一本书。她的好友、知名出版人张立宪对她说,关键在于你写的是不是火,。

最终决定执笔书写,因为两桩离事。一是陈虻离世,一是柴静被突然调离《新闻调查》。

在《看见》序言中,柴静这样写道:陈虻去世之后,我开始写这本书,但这本书并非为了追悼亡者一一那不是他想要的。

陈虻是引领柴静进人央视的导师。有一天,陈虻打电话给柴静,说想合作一个节目。那时柴静在湖南卫视工作。

陈虻问:你对新闻感兴趣的是什么?答:新闻当中的人。正是这句话,使陈虻下了决心为央视收编柴静。这之后,他们也开始了无休止的较劲。

陈虻总是毫不客气地骂她,她说,每次被陈虻骂,轻生的心都有,因为他说的都是对的。他要她只问耕耘不问收获,要她知道,人活着需要一种非常笨重又锋利的力量,接近真。他更要她知道,死亡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无意识,那才相当于死。

至今柴静都还记得,陈虻那时老是骂:你们总抱怨,谁谁谁限制你们思想了,请问你们有思想吗?请问你们有思想吗?柴静说,最为深刻捶打她内心的,就是这句话。

后来的生活里,柴静一直为有思想而活着,不管承受多少误解和坎坷,她从不放弃对真的坚持。

然而,2008年底,陈虻英年早逝。次年,柴静被调离她负责多年的《新闻调查》,这是她认为离新闻最近的地方,然而,她不得不离开了。这两桩无可抗拒的离开,都是柴静无法预期的,使她深深意识到生死万物的无常。

她说:`认其实是背对着死亡,一天天倒退地活着。人都有一死,但内心需要一种东西活着,而用文字记录,就是唤醒这种内心的过程。

于是,柴静开始动笔写《看见》。

她说:这本书不是以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的名义写的,我就是一个人,这个人有无穷的挫败、错误,努力地想进步。在这本书里,她和柴静这个名字或符号无关,她只是一个人,一个自由的人。

胡适说:自由是外界给你的,你们先要独立。给你自由你不独立仍然是奴隶。

她就是要摆脱自我成见和模式,做个独立的人,然后做自由的人。创作前,也曾翻看二十岁左右的日记,想找点参考,但看了一本又一本,却发现那些年通篇都是我,我,我,我看不出当年发生了什么事。所以不要说报道一个国家,就算报道自己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柴静说。

柴静的好友牟森曾和柴静说:如果你不能报道国家,你还可以报道自己。但报道自己决不是塑造自己,遮盖那些不利于自己的事实,一味地对他人作出评价。

而应该是,准确,平等,求实,平衡,看见最真实的自己。柴静说,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

所以,在《看见》中,柴静尽可能诚实地写下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建的事实和因果,她将自己的错误与失败、内省和反思毫无保留地真实呈现。

《看见》全书23万字,424页,柴静说她写得非常困难,从决定动笔到完稿,用了近四年时间。中间曾多次停笔,有时一停就是半年或一年。

当她觉得不能诚实对待自己的时候,就不动笔。等待心结慢慢解开,等待记忆慢慢清晰,等待时间慢慢消化。柴静说这就像一汪水,被一些石头一些坝给拦起来了,水本身又不够多,冲不破。

破不了就扔在那儿,等着下雨。总会有一滴一滴雨水,慢慢攒起来,慢慢溢出来,高过这些石头这些坝的时候,就又再流淌出来了。

所有的思想者不孤单

书取名《看见》,与柴静目前所主持的央视对话栏目《看见》重名,柴静说,这是巧合。

一开始,有人提议书名叫《我看见》,但柴静觉得我字刻意,不如去掉我直接叫《看见》更自然。

确定之后,倏然发现,跟自己的节目名字一样。无巧不成书,那就这样。新书首发式上,白岩松问柴静:你的书很重,当你把这本书写完交给读者,有没有一种结账的感觉?柴静说:一本书写完了,它有它的命运。

对我来说,写就是写的报酬。她还说,电脑里的书稿我都删了,接下来是一个新的起跑线了。这本《看见》,没有大多出版物惯常用到的写满溢美之词的腰封,也没有请她的那些名人朋友联袂推荐,可见柴静有多强的自信和定力。

起印50万册,足见出版社对柴静的思想抱有多大的笃信。不过,这难道不是本该如此的事吗?书一上市,销售成绩极佳。在各地的现场签售,读者潮涌而来。

有很多年轻人,也有不少中年人,有的家长带着孩子,还有许多学生专程赶来听讲座。这让人觉得,这个世界其实并不尽是浮躁,仍旧有那么多人渴求某种东西,那就是思想,或者说,仍旧有那么人热爱如柴静这般独立思考的人。

所有的思想者不孤单,他们可以相互依存。

随着不绝于耳的赞誉声,也有不少负面抨击,其中有一条是针对《看见》的封面。异议者说,柴静俯身倾听老人、小孩的画面,给人居高临下之感。

然而,这封面图片恰恰是柴静个人最喜欢的,因为它背后的故事发生在重庆贫困的开县麻柳乡,那些不识字的淳朴村民们,在不刻意模仿外在世界规则的情况下,用朴素的生活智慧实践了中国的基层民主。

对于赞美,柴静说:我写这本书,写的是自己的蒙昧,我怎样试图去摆脱这个蒙昧的过程,是我自己对自己的启蒙。我从来没有想过去影响和教化别人。

批评,柴静接受,毕竟人人都有自己的思考,人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柴静说:我写这本书,并没有预设读者,只是有些感情像葡萄酒一样在心里酝酿了很久,最后`砰的一声就把盖子顶开孔她不认为自己是作家或明星,她仍然把自己定位为记者。

人们的关注或评价,她十分清醒,他们并非为我而来,而是为书中的故事,以及我所做的那些。她只是很自然地打开自己的瓶盖子,然后自斟自饮。谁若闻到酒味,可以喜欢,当然也可以不喜欢,这都是寻常事。

好友张立宪喜欢称柴静为柴姑娘,2013年,柴姑娘就37岁了。喜爱她的人,都想看见她另一面的生活。

如同白岩松所说:我不关心你将来主持人千得怎么样,我很关心将来你可以做很多轻松的事情,劈柴、喂马、看风景等等。

你关心生活,嫁你爱的人,当然也是爱你的人,生下我们都觉得特可爱的孩子,然后走向幸福。

我愿意让我后半个期待永远占据上风,几年之后,希望下一本书是你抱着孩子的封面,书的名字叫《好看》。

柴静却说,她不知道在独立和看见的路上自己将行至何处,

我可能做不到更好了,但希望像朱光潜先生说的那样:此身、此时、此地。此身,是说凡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绝不推诱给别人。此时,是指凡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绝不推延到将来。此地,是说凡此地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绝不等待想象中更好的境地。

◆ 总出品人/传媒指导老师_陈安庆

统筹编辑_王露珠

◆ 视觉编辑_陈婧怡

◆ 责任编辑_任婷婷

◆ 出品单位_南方传媒书院

南方传媒书院广播电台

喜马拉雅FM:南传书院

荔枝FM:南方传媒书院 FM1687158

上一篇:

下一篇:

  同类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