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粹论坛(西城2020京剧发祥地国粹艺术论坛举行!)

时刻小站 137

9月7日午后,一场别开生面的京剧论坛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展开,来自不同行业的多位专家齐聚京剧发祥地,为京剧艺术的传播与发展各抒己见。

京剧是集合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美学、哲学于一身的国粹,在飞速发展的新媒体时代,京剧如何守正创新?如何将这门传统艺术与新时代传播方式融合,透过当代人习惯的接纳语境,让更多百姓关注、了解并喜爱上她,同时成为本届论坛探讨的重要课题。

作为京剧发祥地,西城区始终致力于京剧文化的传播,京剧艺术的弘扬。近年来,通过京韵剧源——西城京剧发祥地艺术季系列活动,西城逐渐探索出一条全新的国粹之路。以一年一度的西城京剧发祥地艺术季为载体,在展现京剧传统表演艺术、为百姓带来精彩演出的同时,借力于新媒体手段,综合体验多维度展现京剧之美,让众多年轻人透过他们的手机时间了解并喜爱上京剧。

发展离不开创新,京剧形成和发展的历史, 实际上也是京剧艺术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的历史。如何让京剧在当代圈粉,是众多京剧人的共同诉求。在今天的论坛上,北京国粹艺术传承促进会创始人王鑫,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王馗,国家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小生名家宋小川共同通过当下的文化发展态势与市场效应从宏观角度来分析京剧艺术与京剧传播的时代夙求。

《新媒体时代京剧文化的延展与契机》是北京国粹艺术传承促进会创始人王鑫的主题,从戏台走进大屏幕,又走到越来越多的小屏幕,今天的京剧,已经不仅仅是舞台艺术。以京剧为主题的电影、电视剧接连上映,传统媒体深挖尘封资料,诸多绝版影像再度现世、京剧进校园等活动接连不断、名家片段走进如抖音、哔哩哔哩等网络媒体,在多重攻势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对京剧路转粉。在王鑫看来,京剧不是简单的娱乐,而是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民族传承,京剧的推广不应是在弘扬传统文化大背景下的一时风气,而应是水穿盘石透的持久战。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王馗则在《如何培养当代京剧观众》发言中,结合自身经历,多维度论述了培养当代观众需要的条件与方法:营造丰富立体的氛围,让小观众从小耳濡目染京剧文化的魅力;与时俱进,借助多元化媒介,尤其是新媒体力量,广泛传播,吸引年轻人的手机时间。多管齐下,最终形成文化生态的健康循环,有助于京剧传承生生不息。

京剧的繁荣,不仅是舞台文化的百花齐放,更是京剧市场的蓬勃兴盛。电影《霸王别姬》中,一句是个人就要看戏!道尽梨园昔年盛景。国家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小生名家宋小川以《如何促进京剧市场的繁荣》为题深度论述了在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华传统文化复兴,大力扶持传统文化事业的大背景下,今日梨园人为振兴京剧市场做出的努力,他结合自身实际,综合多年舞台演出、节目策划经验,提出了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比如由他指导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原创中韩明星体验类真人秀《叮咯咙咚呛》,富有个性的名字,既体现了传统戏曲文化的音乐特色,也因为足够各色分外夺人眼球,节目将中韩明星和传统中国戏曲结合,不仅瞬间引爆荧屏,很多年轻人也因此认识了中国传统戏曲文化。

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京剧的发展,需要内外因联动。

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京剧系主任、国家二级导演李青,北京京剧院国家一级作曲、著名京剧作曲家朱绍玉,北京京剧院院长、国家一级编剧刘侗作为从业者,围绕京剧艺术的本体创作这一主题与大家共同探讨当代京剧的艺术审美与舞台需求。

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京剧系主任,国家二级导演李青以《用程式化中的自由,讲好现代戏的故事》为题,系统阐述了如何在保持京剧原汁原味的前提下,用新手法在新时代讲好新故事,让京剧更有时代感,让观众更有代入感,吸引更多人走进剧院。在李青看来,唱念做打、四功五法已经在传统戏中发扬的淋漓尽致,现代戏不能生搬硬套,必须在传统基础上,从人物设定出发进行创作,和时代接轨,这也是对剧作家提出的新要求:未来,京白和话剧台词之间如何协调统一,是现代戏要考虑的重点。

京剧艺术由舞台表演和音乐伴奏组成,三眼一板,锣鼓京胡,京剧音乐讲究在不同场景用不同的音乐套曲,不只渲染舞台气氛,更让京剧表演富有感染力。在现代文化环境下,融合传统,再度创新,让更多观众接受京胡、三弦、鼓板、大锣这些年轻人听起来有些陌生的乐器、欣赏皮黄腔优美的旋律与宛转的唱腔,是著名京剧作曲家朱绍玉的主题,作为国家一级作曲家,他以《浅谈戏曲唱腔,音乐创作》为题,分享了从业多年的心得:融入了新音调、新技法的演奏方式既保留了京剧的传统韵味,又适应年轻人的欣赏品味,鲜活生动,韵味无穷。

在舞台上、在银屏里,在社区中、在放学后……近年来,以京剧为代表的民族传统戏曲百花齐放,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少年儿童走近京剧、爱上京剧,成为新时代的戏迷。北京京剧院院长,国家一级编剧刘侗以《京剧艺术的守正创新》为题,为我们道来京剧人如何在守住根本,立足传承的同时,紧跟时代脚步,进行有意识、有目标的创新,让更多的新观众了解、认识京剧,继而爱上京剧,将京剧二百三十年的历史发扬下去。刘侗表示,京剧盛放,离不开专业化的传承,是一代代京剧人对舞台的坚守,让京剧流芳百世。从排练现场赶来参加论坛的他,谈及舞台,深有感触:京剧是剧场的艺术,在新时代,我们依然要坚持专业传承,通过精彩的舞台表演,吸引观众走进剧场,身临其境感受令人惊艳的国粹之美。在坚持守正创新的同时,刘侗还表示,京剧的推广,离不开政策的有效供给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通过与民间团体的通力合作,加大宣传力度,以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让京剧艺术回归民间,回到百姓中去。

两小时的论坛上,六位嘉宾激情碰撞,共同探讨京剧未来发展之路,大家深信,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扶持、京剧人与京剧爱好者的共同努力下,京剧必然会有更加美好未来,这是传统艺术的生命力使然,也是时代赋予的珍贵的发展机遇使然。与此同时,作为国粹,京剧不仅需要传承,更需要大范围的推广。嘉宾们肯定了西城区作为京剧发祥地,为京剧推广做出的努力。多年来,西城通过专业策划树立起京剧宣传推广品牌---京韵剧源,持续硬核输出,不仅大力推动了京剧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也让京剧文化进一步走向年轻人,实现了原汁原味呈现戏曲艺术精髓与年轻观众能够看懂且乐于观看的双赢。在融媒体时代,西城区矢志创新,通过互联网+京剧的方式,借助新媒体平台与互动手段,让京剧艺术时尚化、国际化,不断迭代的呈现方式与包装手法,不仅搭建起多样化的京剧文化推广平台,更让传统京剧与现代时尚碰撞,与时代接轨,与大众联通,把民族文化推向更广阔的舞台。

弘扬京剧艺术,就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北京西城——国粹京剧的发祥地,持续努力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之路,延续文化基因,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西城区融媒体中心

欢迎广大市民提供新闻线索:

热线电话:68017794(工作日9:30—17:30)

邮箱:xcxmtk@163.com

欢迎关注、转发、评论、分享你喜欢的文章!如在公众号或网络转载请注明来源:

北京西城(ID:bjxchnews)

对于侵权行为,将追究法律责任。

上一篇:

下一篇:

  同类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