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多少公务员(中国体制内有多少人)

时刻小站 1.2K

首先我们简单普及一下体制内的工作性质。体制内目前我们包括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公务员的全国总数在700万左右,而事业单位是大头。有2700万的教师队伍,包括医务工作者等其他事业编制岗位,公共服务类的总计人口约在3000万。所以加在一起的总人数将近4000万。而全国的总人口是14亿,但是这44亿中又包含18岁以下未成年人以及60岁以上的老人,所以说折合总的看起来的话,这个人口数量还是蛮多的,真正的青壮年劳动力从30岁到60岁这个区间也就将近六七亿人。平均算下来等于十个人中要有一个体制内的。

首先,体制内的工作性质属于管理类,公共服务类,它本身是不创造出社会价值的。从体制内公务员人数的比例来看的话,中国在全世不算特别突出。基本上大概只有西方国家的1/5~1/8。

但是为什么给我们感觉体制内的人数如此的臃肿庞大呢?关键是我们体制内单位还有很多的编外人员,而这些编外人员构成了大量的数据支撑着我们的财政,所以说国家的财政负担还是非常沉重的。

而这些岗位本身是无法创造出社会价值,它属于社会管理类。需要通过财政税收入去哺乳喂养。所以说可以算得上是真正的人民公仆,群众是他们的衣食父母。

可是国内的很多机关单位的编外人员数据太大了。而这些人其实也是体制内的一个工作分支,他本身也是无法创造出社会价值和效益的。这个数据加起来大概是它的一倍,换句话说也就是4000万+4000万,总数在8000万左右。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体制内的精简也是迫在眉睫,很多的机构都需要大刀阔斧的裁剪,目前东北已经首开先河,撤街道摄政,这并不是一种社会的退步,而是一种断臂求生的一种生存。

像事业单位他也属于好几类,有的是全额财政拨款,但有的是自营自收,还有的是一半一半,所以需要他们去精简人员,高办事效率来减少财政的支出。

如果算上编外的临时聘用人员,包括公安机关单位的辅警,临时的代课老师,还有临时招聘的一些护工等等,这样算下来,整个的服务社会服务类岗位的人口比例与部分西方国家是可以基本持平的。

不过目前人民群众在社会矛盾中比较突出的一点是对于某些地区的地方机关单位的官僚主义以及做事的办事效率有明显的怨言和不满。作为为人民服务的机关单位,零要为人民办事,但是很多时候群众还是要看他的脸色,所以这一点上面其实还是尤为突出,虽然说已经有很大的改观,但是人就不是特别明显,我们在《人民的名义》中看到那个令人啼笑皆非的小窗口就是一个血淋淋的教训,是事实发生的。

人民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也是所有的机关,行政,非盈利机构,社会机构,党政机关的生存根源。而更好的服务人民,这才是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但是很遗憾,有部分地区玻璃的人民群众把自己搞得官老爷,高高在上,故步自封,很显然办事效率低下,社会风气官僚主义明显,那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也会处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

在很多发达地区,尤其是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省份,政府的办事效率紧跟时代潮流,切实与人民服务,实行精简办事,简单直接,效率高,这样才获得人民的好感,同时政务人员与企业积极招商引资形成,了一种性互动,最后也很大程度的惠利民生。

随着2023年实现养老保险的双轨制,城镇机关单位养老保险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实行并轨,也减少了退休的工资差异性,实现了更多的公平兼顾大众人群。更好的实现公平公正,这也是社会的一种进步。

国家体制内人员虽然说无法创造出社会经济价值,但是它作为一个职能的运转是生命生活离不开的,当然可能自我的定义价值拔高,所以使得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的人每年都会非常的激烈。当然我觉得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职业获得了应有的地位,自然而然他的热度也将会下降,不过在短期看来,未来的十年到15年,这张现象将很难得到根本抑制。

虽说体制内工资并不是特别高,饿不死,但是也发不了财,但是他相对非常稳定的假期以及劳动权益的保障是比较全面规范的,这也使得人们更乐于以这样的一种工作方式去工作。获得更大可能的精神与物质的平衡。同时也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而这在在民营企业或者是私营单位是很难达到的,经常会加班加点。举例说明,体制内单位每月休息八天,而一般的企业可能一个月只能休息四天甚至更少。

从目前整个综合复杂的国情和纪地域地情来看的话,目前国家的体制单位的数量还算是一个基本稳定的水平,随着每年退休人数的增加。对于编制的控制编也是更加的严格,逢进必考也是大势所趋。

上一篇:

下一篇:

  同类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