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1)高倍镜使用步骤:先使用低倍镜确定目标→移动装片,使目标位于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调焦(转动细准焦螺旋)(视野较暗,可调反光镜或光圈)。
(2)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放大倒立的虚像,因此物像的移动方向与装片的移动方向相反。
(3)低倍镜下成像特点:物像小、细胞数目多、视野亮;高倍镜下成像特点:物像大、细胞数目少、视野暗。
二、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脂肪和蛋白质
(1)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时,NaOH溶液和CuSO4溶液必须是先等量混合均匀后才能加入待测溶液中;而在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时,则只能先加NaOH溶液1ml,摇匀了然后才能加CuSO4溶液4滴。
(2)鉴定还原性糖的实验中,应选择含糖量高且近于白色的组织,注意选取的材料必须是含有还原性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而不能是像富含蔗糖的甘蔗之类的(蔗糖不属于还原糖)。
三、用高倍镜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1)观察叶绿体时,常选用藓类叶片,这是因为藓类叶片很薄,仅有一两层叶肉细胞。若选用菠菜叶作材料,撕取少许叶肉的下表皮,因为接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是海绵组织,细胞排列疏松,细胞分散,易撕取,便于观察。由于叶绿体本身含有色素,所以不用染色,可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它的形态和分布。
(2)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可以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线粒体能在健那绿染液中维持活性数小时。四、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1)应选择活的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其细胞液为紫色,在显微镜下与无色透明的细胞壁容易区分,观察到的质壁分离及复原效果明显。最外层表皮中,干表皮细胞已死亡,有的细胞虽然含有大量的紫色花青素,但死亡的细胞较多;内表皮细胞的液泡中花青素少呈无色,都不能使用。另外新鲜水绵、黑藻叶、南瓜表皮毛等也是经常使用的材料。
(2)实验中有三次观察:①正常状态的观察(作为自身前后对照);②分离状态的观察;③复原状态的观察。三次观察主要观察以下方面:液泡颜色及大小变化;质与壁的位置关系。
五、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1)若选择淀粉和淀粉酶探究酶的最适温度时,检测底物被分解的试剂宜选用碘液,不应选择斐林试剂,因为斐林试剂需要加热,而该实验需要严格控制温度。(2)在探究最适pH时,必须先将酶液调节到所需pH,再加入底物,切不可将底物加入到酶液中再调节pH,以防止酶在未改变pH之前水解底物,从而无法证实pH改变对酶活性的影响。
六、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1)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的原理是:各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在层析液中溶解度大的色素在滤纸上扩散的速度快。扩散由快到慢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
(2)提取叶绿体中色素的关键是:叶片要新鲜、浓绿;研磨要迅速、充分;滤液收集后,应及时用棉塞将试管口塞紧,避免滤液挥发。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关键是:滤液细线不仅细、直,而且含有比较多的色素;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不能触到层析液(如果触到层析液,滤纸条上叶绿体中的色素就会溶解在层析液中,实验就会失败)。七、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1)酵母菌有着特殊的呼吸方式,属于兼性厌氧型微生物。即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将糖类物质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大量能量;在无氧的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酒精发酵),将糖类物质分解成二氧化碳和酒精,释放少量能量。
(2)检测CO2的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检测酒精的产生: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反应,变成灰绿色。
八、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1)制作流程: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若解离时间不足,导致压片时细胞不能松散成一薄层,影响观察;若染色时间不够,会导致染色太浅;若漂洗的时间或次数不足,将导致染色效果差。
(2)观察时要先在低倍镜下找到根尖分生区细胞并移到视野的中央再换用高倍镜观察。视野中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数目最多,原因是细胞分裂间期时间最长。由于在解离时细胞已被杀死,所以不能看到连续的分裂过程,要想看到各时期的细胞,必需移动装片找到各时期的图像。
在生物细胞学研究中,有时需要体外培养和分析癌细胞。细胞要养好,就要用好血清,如Ausbian®特级进口胎牛血清,它的内毒素小于3Eu/ml,使细胞更健康,客户做实验更加顺利。
文章来源于:周伟 生命科学教育
本文所用图片及内容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我站观点。本站将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免责声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