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圆百里是多大(古代方圆百里是多大)

时刻小站 219

成语典故与度量衡

中国的成语典故里有很多揭示测量原理的立竿见影、曹冲称象、累黍定尺等,也有表现法制计量理念的一概而论等成语典故;既有彰显度量衡特有文化寓意的称心如意等成语典故,也有描绘古代度量衡装置的悬羽与炭、漏尽更阑等成语典故,还有反映古代度量衡单位的墨丈寻常、毫厘丝忽等成语典故……。除了这些以外,就还有很多有关度量衡的成语,比如锱铢必较、咫尺天涯、千钟万斛等等。

度量衡单位(如墨丈寻常等)、器具(如权衡轻重等)、原理(如立竿见影等)有关。

成语立竿见影

出处和示例:

汉·魏伯阳《参同契》卷下:立竿见影,呼谷传响。

宋·朱熹《参同契考异》中篇:立竿见影,呼谷传响,岂不灵哉!

成语解释:立竿见影原指,在阳光下竖起竹竿,立刻就看到了竹竿的影子;词意指喻行事能马上看到效果或付出能马上得到收获。多用于描述某种具体措施能立刻见效。比喻事物见效快,立刻见到功效。

唱筹量沙

出处和示例:

《南史·檀道济传》,道济夜唱筹量沙,以所余少米散其上。及旦,魏军谓资粮有余,故不复追。

清·俞万春《荡寇志》第七十二回,那时同了你高飞远走,他怎生奈何我?这叫做唱筹量沙的计。

成语解释:唱筹量沙原指,将沙当做米来计量并高呼所量的数字;比喻以假充真或把无用之物当作有用之物;也比喻制造假象迷惑敌人用以稳定军心。该词亦作唱沙作米。

链接度量衡:

筹是我国古代计数和计算的用具,即唱筹。

《汉书·五行志下之上》载,筹所以纪数。

算筹大约开始于春秋时期,直到明代才别珠算所代替。

我国古代用竹制(也有木制、骨制等)的算筹计数并进行加减乘除及开方等计算的行为称筹算。比如在《诗经·周颂·丰年》中提到粮食丰收,数量已达万亿及秭(周代的十万位亿,十亿为秭),对于如此庞大的数量,如果当时没有计算用具的话,是很难累计到这么大的数字的。

以升量石(dan)

汉语拼音:yǐ shēng liáng dàn

图 以升量石(dan)

出处和示例:

《淮南子·缪称训》:使尧度舜则可,使桀度尧,是犹以升量石也。

韩婴《韩诗外传》:圣人以己度人者也,以心度心。

成语典故解释:升、石: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比喻以肤浅的理解力推测深奥的道理。

链接度量衡:

斗是古时人们盛粮食和计量粮食的工具,现在已经非常罕见了。我国市制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

才高八斗,形容人的文才高,也说明斗很大;以升量石,比喻以肤浅的理解力,说明升是小的。

累黍定尺

汉语拼音:lěi shǔ dìng chǐ

链接度量衡:

西汉刘歆在典领条奏中规定,度量衡以黄钟为标准,藉以累黍定出尺度、容量、权衡的单位量值。

《汉书·律历志》这样记载,度者,......本起黄钟之长,以子谷秬黍中者,一黍之广度之,九十分黄钟之长。量者,......本起黄钟之龠,用度数审其容,以子谷秬黍中者,千有二百实其龠。权者,......本起黄钟之重,一龠容千二百黍,重二十铢。

这就是说,我国古代的度、量、衡三个单位量中,长度量值的确定是用90颗大小匀称的黍排列所得,即累黍定尺,

累黍定尺与黄钟律管互为参校。

直到清朝,康熙皇帝还亲自累黍定尺。由于清尺长,汉尺短,把横排黍改为纵排(即黍之长径),累黍100粒约合32厘米,恰恰亦正为清营造尺一尺之长。

不过,累黍定尺也存在不确定性,在《宋史·律历志》中就有这样的记载,岁有丰俭,地有硚(qiāo)肥。即令一岁之中,一镜之内,取以校验,亦复不齐。是盖天物之生,理难均一......古之立法,存其大概尔。"

近在咫尺

汉语拼音:jìn zài zhǐ chǐ

出处和示例:

◇宋·苏轼《杭州谢上表》,凛然威光,尽在尺咫。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七回,那马明明近在尺咫,却误为丧失不见,就如心不在焉,视而不见之意。

成语解释:咫尺指很近的距离。近在咫尺形容距离非常近。

链接度量衡:

咫尺在这个成语中都是指我国古代长度计量的单位。在长度计量器具出现之前经历了以人布手为长度计量的操作方法,即以拇指指尖至食指指尖的长度为一尺。

不过,布手知尺限于男子进行的布手操作;女人进行布手操作时尺的长度一般比男子布手形成的尺小。为区别男女布手形成的尺的量值,特规定女人拇指指尖至食指指尖的长度为咫尺,正如《说文解字》中记载,中等妇人之手8尺为咫;咫周制八寸,合今制市尺六寸二分二厘。

我国古代度制通常1尺=10寸,单历朝历代尺的量值并不一致。近在咫尺成语出自宋代,宋代当时尺度1尺约合31.4厘米。

--------------------------------------

举足为跬(jǔ zú wéi kuǐ)

出处和示例:

《小尔雅•广度》,跬,一举足也;倍跬谓之步。

链接度量衡:

在我国远古时代,随着社会发展和生产的需要,如何测量田地对于农业生产活动来说至关重要,于是古人发明了以步为依据的测量方法,《毂梁传》曰,古者,三百步为里两百四十步为亩。

那么如何计算步的大小呢?

商鞅指出,举足为跬,倍跬为步,即单脚迈出一次为跬,双脚相继迈出为步。

跬实际上成为早期社会中土地面积测量的最小单位,即1步=2跬。现在人们耳熟能详的《荀子•劝学》中的名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也说明了这一点。

跬步千里

图 不积蹞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出处和示例:

《荀子·劝学》,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宋·苏轼《申三省起请开湖六条状》,若三五年失开,则公私壅滞,以尺寸水欲行数百斛舟,人牛力尽,跬步千里,虽监司使命,有数日不能出郭者。其余艰阻,固不待言。

唐代学者杨倞为《荀子·劝学》做注:半步曰蹞,蹞与跬同。古代称人行走,举足一次为跬,举足两次为步,故半步称跬。这样,再读古文的时候,就该知道跬步和一步不是一回事了。

成语解释:跬步千里原指,虽然半步半步地前行,但只要不停顿也能远行至千里。比喻做事只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不半途而废,终将获得最后的成功。

链接度量衡:

成语中的跬步里等其实均是我国长度计量的单位。

里起初是居住单位、面积单位,之后才逐渐演变为长度单位。

步跬里尺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

1步=2跬。唐以前以六尺为步,以三百步为里,1里为180丈;

唐及唐以后以五尺为步,以以三百六十步为里,1里同为180丈。

但历朝历代尺的量值并不一致。同样是180丈为1里,但其实际的长度并不一致。

寸步不离

出处和示例:

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夫妻相重,寸步不相离。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一卷,蒋兴哥新娶这房娘子,不上四年,夫妻两个如鱼似水,寸步不离。

成语解释:寸步指极短的距离。寸步不离原指夫妻和睦,一步也不离开;后泛指两人关系好,总在一起,紧密相连;也形容对人的关心、关爱达到无微不至的程度。

链接度量衡:

寸在这个成语中是指我国古代长度计量的单位。

我国古代度制通常1尺=10寸,但历朝历代尺的量值并不一致。

寸步不离成语出自南朝,南朝的尺度1尺约合24.7厘米,现收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南朝铜尺的长度为25厘米,推算南朝时1寸约合现今2.5厘米上下。

--------------------------------------

步步为营

出处和示例: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一回,可激劝士卒,拔寨前进,步步为营,诱渊来战而擒之。

成语解释:步步为营原指古代军队每向前推进一步就设下一座营垒;形容防守严密,行动、做事、考虑得谨慎而周密。

链接度量衡:

步在这个成语中是借我国古代长度计量的单位来形容谨慎而周密。步作为长度单位类似的用法还有如《荀子·劝学》,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百里之才

汉语拼音:bǎi lǐ zhī cái

出处和示例:

◇《三国志·蜀志·蒋琬传》,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庞士元非百里之才。

成语解释:百里指方圆百里之地。百里之才原指能治理方圆百里这片区域的人才;现在却用来比喻才能比较平庸的人。

链接度量衡:

里作为单位最早是居住单位,源于周代的井田制,如《周礼·地官·遂人》曰,五家为邻,五邻为里。

西周时二十五家为一里,战国时五十家为一里,西汉时扩大到八十家为一里,唐代则一百家为一里,明以后一百一十家为一里。演变到今天,我们城市中所称里弄、乡村中所称乡里的里都源于此。

里作为面积单位也源于井田制,如:

《韩诗外传》卷四云,古者八家而井田。方里为一井,广三百步长三百步为一里;

《榖梁传·宣公十五年》曰,古者三百步为里,名曰井田。井田者,九百亩。

可见一里就是一井即广三百步长三百步的一平方里,九百亩的面积。

井田制废除后,里才逐步由面积单位演变为长度单位。

百里之才成语中的百里理解为居住单位,按西汉制度8000家或理解为方圆百里(即90000亩)都还比较符合逻辑,但无论如何不能理解为100里的长度。

--------------------------------------

不失圭撮

汉语拼音:bù shī guī cuō

出处和示例:◇《汉书·律历志》,度长短者不失毫毛,量多少者不失圭撮。

成语解释:不失圭撮形容数量非常准确,分毫不差。

链接度量衡:

圭撮在这个成语中是指我国古代容量计量的单位。

如《孔子算经》曰,量之所起起于粟。六粟为一圭,十圭为一撮,十撮为一抄,十抄为一勺,十勺为一合,十合为一升,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斛。

撮量来源于三指为撮,即源于以人体为计量器具时期,以拇指、食指、中指,三指抓物之量制定的古老计量单位。计量器具产生之后,遂制造出撮量计量器具。

民国时期《度量衡法》规定:标准制容量单位有公秉、公石、公斗、公升、公合、公勺、公撮;市用制容量单位有石、斗、升、合、勺、撮。我国古代的量制、量值,在历朝历代经常会有所差异。

不失圭撮成语出自《汉书》,汉代的量制1斛=10斗,1斗=10升,1升=10合;1合=2龠,1龠=5撮,1撮=4圭;汉时的1升约合200毫升,故1圭约合0.5毫升,1撮约合2毫升。

不失圭撮以圭撮这样的小量值容量单位来形容准确至极,连0.5毫升都不差。比如在我们当今日常用语中经常会用到一小撮这个词,就是来源于此。

差之毫厘 谬以千里

汉语拼音:chā zhī háo lí,miù yǐ qiān lǐ

出处和示例:

◇《易》,正其本,万物理。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成语解释:毫厘指极其微小;差、谬指差错。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原指一点微小的误差就会造成很大的错误。比喻做任何事情,开始一定要认真的做好,如果做差了一丝一毫结果就会相差很远。

链接度量衡:

毫和厘是我国古代量值微小的长度计量单位。

我国古代度制通常1尺=10寸,但历朝历代尺的量值并不一致。

《孙子算经》载,蚕所吐丝为忽,十忽为秒,十秒为毫,十毫为厘,十厘为分,到了宋代,秒改成了丝。尽管这是度量衡小单位的假借命名方法,并非度量衡定制的本法,但它所体现的是以自然物为度量衡基准的指导思想。

另外,里在这个成语中是指长度计量的单位,但在古代里起初是居住单位、面积单位,之后才逐渐演变为长度单位。

一 丝 一 毫

出处和示例:

《宋史•司马康传》,凡为国者,一丝一毫皆当爱惜,惟于济民则不宜吝。

成语解释:丝、豪比喻非常小,微乎其微。一丝一毫原指一点点儿,极小或极少。形容认真负责,一丝不苟。

链接度量衡:

丝毫在这个成语中均指我国古代量值微小的长度计量单位。

《孙子算经》有,蚕所吐丝为忽,十忽为一秒,十秒为一毫,十毫为一厘,十厘为一分的说法。

这些十进位的分厘毫秒忽等都是长度上量值很小的单位名。

到了宋代,则把秒改成了丝;清末时又把长度的小单位定到毫位止。

我国古代度制通常1尺=10寸,1寸=10分,但历朝历代尺的量值并不一致。一丝一毫成语出自《宋史》,宋代1尺约合31.4厘米,推算下来明代的1丝=0.000314厘米,1毫=0.00314厘米。

毫厘丝忽

汉语拼音:háo lí sī hū

出处和示例: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李道人独步云门》,我来时不知吃了多少苦楚,真个性命是毫厘丝忽上挣来的。

成语解释:毫、厘、丝、忽分别是古代分以下的四个小量值的长度单位,比喻极细微的事物。

链接度量衡:

《辞海》注,毫长度单位、重量单位,厘长度单位、重量单位、面积单位,丝长度单位、重量单位、容量单位。

但是《辞海》中对忽的注解仅为长度单位,且《孙子算经》载,度之所起,起于忽。

因此,毫厘丝忽在这个成语中均是指我国古代长度计量单位。《孙子算经》载蚕所吐丝为忽,十忽为一秒,十秒为一毫,十毫为一厘,十厘为一分,可见毫厘丝忽都是分"以下的小量值长度单位,十进制。

到了宋代则把秒改成了丝;清末时又把长度的小单位定到毫为止。

毫厘丝忽成语出自明代,明时尺度营造尺1尺约合32厘米,推算下来1厘=1/1000尺=0.032厘米,1毫=1/10000尺=0.0032厘米,1丝=1/100000=0.00032厘米,1忽=1/1000000尺=0.000032厘米。

这些小量值单位都已经非常精细了,说明当时不仅能够测算这么小的量值,也已经有能够表达这么小的量值单位了,而想要做到这种程度,那么测量工具也一定非常高精度了!

--------------------------------------

成语分曹射覆

成语分曹射覆是什么意思呢?

射覆,中国民间近于占卜术的猜物游戏。是写酒桌上娱乐的情景。大家分成几组行酒令。

曹,是古代度量衡的一种。分曹,就是将大家分组的意思。(这就是度量衡器具衍生出来的用法及意义啦!)

射覆,中国民间近于占卜术的猜物游戏。射覆,射者,猜度也;覆者,遮盖隐藏也;所谓射覆,就是在瓯、盂等器具下覆盖某一物件,让人猜测里面是什么东西。

《汉书·东方朔传》:上尝使诸数家射覆。"颜师古注曰:于覆器之下而置诸物,令闇射之,故云射覆。

从以上记载来看,汉代时期皇宫中已经流行射覆游戏,随著易学术数的发展,射覆的起源应早于汉代。当时射覆所藏之物大都是一些生活用品,如手巾、扇子、笔墨、盒罐等等。

射覆这种游戏,看起来好像是猜谜,其实它不是猜出来的,它是用易学术数占卦,占出来的,它可是一种真本事唉!

射覆,它属于易学预测中的一种方法,但它是带表演性质的、集卦术与趣味与一体的预测方法。预测时,卦师可根据器物的形状起卦,也可根据当时的时间起卦,还可根据字或几句话的含义起卦,然后进行预测。这种游戏当众预测,当众对证预测结果,时间有限,如果没有高超的卦术,是难以测准的。

汉代《汉书·东方朔传》记载:上尝使诸数家射覆,置守宫盂下,射之,皆不能中。朔自赞曰:‘臣尝受易,请射之。’乃别蓍布卦而对曰:‘臣以为龙又无角,谓之为蛇又有足,跂跂脉脉善缘壁,是非守宫即蜥蜴。’上曰:‘善。’赐帛十匹。复使射他物,连中,辄赐帛。

守宫就是壁虎,形象正是象龙没有角,象蛇却有足。

射覆也是古代研易高手常做的一种研易应用实践活动。射是猜测,覆是覆盖的意思。射覆也就是将某个物品,多数是小物品覆盖起来后,让预测高手通过占筮的取得卦象,通过对卦象的特点、以及变化分析,确定出被测物品的特征:几个物品、物品形状、颜色、尺寸、特性、到底什么。每一个卦象所代表的静物、动物属性都有几十种之多,而每一个卦都是由上下两卦组成,共计64卦,64卦以及变数64*64=4096种,配上年月日,生旺死绝,推测出最可能的结果。所以,射覆是一种难度极高的实践性活动。

三国时的管辂,晋代的郭璞及梁元帝萧绎、唐代的李淳风、宋代的邵雍等都是有史记载的一流高手。后来有人请教管辂关于东方朔射覆的道理,管辂立起卦来,点出了会于辰巳,分别龙蛇的论点。

《烧饼歌》开章写道:明太祖一日身居内殿,方啖之时,内监忽报,国师刘基求见,太祖即以碗覆物,召基入。礼毕,帝问曰:先生深明数理,可知碗中是何物件?基掐指轮算,对曰: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龙咬一缺,此食物也,开视果然。

射覆游戏早期的耍法主要是制谜猜谜和用盆盂碗等把某物件事先隐藏遮盖起来,让人猜度。这两种耍法都是比较直接的。

后来,在此基础上又产生了一种间接曲折的语言文字形式的射覆游戏,其法是用相连字句隐寓事物,令人猜度,若射者猜不出或猜错以及覆者误判射者的猜度时,都要罚酒。

唐朝的酒令行令承继古俗,但组织形式更加完备。参加者人数不拘,常法仍以20人为一组。每组设一个监令,观察依令行饮的次序。按照当时县令为"明府"的习惯,此人被命名为明府(引自赵彦卫〈云麓漫钞〉卷2)。

这就属于酒令射覆了。

唐李商隐《李义山诗集·无题二首》诗有: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清俞敦培《酒令丛钞·古令》云:然今酒座所谓射覆,又名射雕覆者,殊不类此。法以上一字为雕,下一字为覆,设注意‘酒’字,则言‘春’字、‘浆’ 字使人射之,盖春酒、酒浆也,射者言某字,彼此会意。这基本上说明了射覆酒令游戏的耍法原理。

《红楼梦》第六十二回中描写的射覆酒令即与此同,覆者先用诗文、成语和典故因隐寓某一事物,射者猜度,用隐寓该事物的另一诗文、成语和典故等揭谜底。

图 红楼梦射覆图

比如,宝钗和探春掷骰对了点子后,探春便覆了个人字,宝钗说人字泛的很,探春又覆了一个窗字,两覆一射。宝钗见席上有鸡,便射着探春用的是鸡窗、鸡人二典,即覆的鸡字,因而射了一个埘字。探春一听,知他射着,用了鸡栖于埘的典,二人一笑,相互会意,各饮了一口门杯。再如,李纨和岫烟对了点后,李纨便覆了一个瓢字,概用了瓢樽空挂壁的典,即覆的樽字,岫烟射着,说了—个绿字,概用了诗句愁向绿樽生的典。二人才会意,各饮一口。

补充一点,射覆,做为古人酒桌上的一种竞争性的游戏,有另一种玩法投壶,就是各人拿取一定数量的箭杆,比如三支五支,向着不远处的小口瓶或者类似的容器投入,以投中多少计算输赢。类似现今的投篮。

薛昚惑

薛昚惑者善投壶。龙跃隼飞,矫无遗箭。置壶于背后,却反矢以投之,百发百中。(出《朝野佥载》)

【白话文】

有个叫薛昚惑的人,非常擅长玩投壶的博戏。只见投壶用的箭签在他手中,象龙腾鹰飞一样上下左右飞转投出,手法敏捷,没有投不中的。薛昚惑还能将壶背在身后,由身前反着方向投掷,也百投百中。(出《朝野佥载》)

古人用箭来游戏,有一个原因是,古时读书人所受教育讲究文武双全,弓、马、拳、剑,是必修课程。

上一篇:

下一篇:

  同类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