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多少字数(心经全文多少个字)

时刻小站 177

《心经》全称叫《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我们中国人最熟悉的一部佛经之一,也是在中国流传最广的一部佛经,大家所熟知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是心经里面的一句话。

《心经》内涵深远,古今中外有不少人都喜欢读或抄写《心经》。康熙就有抄写心经的习惯,2016年,一幅康熙御笔《心经》以1725万元的价格成交。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清康熙四十一年玄烨写本)

在热闹的互联网上,《心经》早就闻名遐迩,有人借此治好了失眠,有人得以平心静气,有人久违地达成自我和解,还有人找到了婚姻爱情的密码……但其实,《心经》全文只有260个字。这短短260个字的《心经》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广泛辐射至中国乃至全东亚,其实最重要的还是背后的哲学智慧。

今天小北要和大家分享的,张祥龙老师在新书《中西印哲学导论》中对《心经》的哲学解读,他力求在比照和互文中呈现不同文明的哲学特质,深化读者对于哲学的理解。

01

《心经》的来源及名字

在历史的记载中,关于《心经》的来源,版本有很多。但是在中国都跟一个人有关系,那就是唐玄奘。有一个较为普遍的说法,说是玄奘在前往西域求法过程中路遇一高僧所得。

据说,玄奘法师在取经途中,经过八百里沙漠,上无飞鸟,下无走兽,中间无人,只有各种鬼怪,念任何经也不能降服。但一念起《心经》,所有邪魔鬼怪都隐藏了,仗着这心经的功德神力,他才得以成功到印度取经。

当然这只是传说,我们无从考证,但是我们现在常见的汉传佛教中的《心经》版本一般都认为是玄奘所译。

要理解《心经》的核心,我们可以首先从这部经的经题入手:般若是梵语,一般翻译为智慧,但不是普通的智慧,是我们自性本具的智慧,不是从外面学来的,是自性,是本体。

为什么不直接用智慧,而用般若呢?因为般若还有三层意思,是智慧单一个词包含不了的。首先第一层是实相般若,就是最真实的样子,原来的那个本性。

第二是文字般若。可以说整部佛经里面的所有文字,都可以称文字般若。般若的别名也很多,比如真如、自性、法性、如来藏、中道、菩提、圆觉等等。

第三是观照般若。就是通过般若智慧,可以观照宇宙世间一切事物,看得清清楚楚,没有任何障碍,这是真智慧。般若的这三层意思,实相是本体,文字是表相,观照是作用。

《心经》的前缀波罗蜜多也是梵语音译。波罗翻译过来是彼岸,蜜多翻译过来是到,整个词段的意思就是到彼岸。用我们平常的话说,就是到家,平常我们经常说这个人功夫到家了,意思就是非常圆满了。

整句般若波罗蜜多的意思就是指最究竟圆满的大智慧。古人把生死比作此岸,把涅槃比作彼岸,用般若波罗蜜多这种究竟圆满的大智慧,就可以了脱生死,到达涅槃的彼岸。

伯希和收集的梵文心经,现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

那心呢?心的意思比较多,一般讲这部《心经》,就是六百卷大般若经的精要,是其中的精华,是这部大经的中心。心也是把这部《心经》比喻成人的心脏,心脏在人身体中有多么重要,《心经》在这六百卷大经中的地位也就有多么重要。

而最后一字经是个通题,佛说的所有经典,都称为经,梵语叫修多罗。经就是永恒不变的真理,是经典的意思。

所以通过这部经的经题《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八个字,我们就能基本了解整部经的大概内容了。这部《心经》讲的就是究竟圆满的大智慧,这种智慧,可以帮助我们到达涅槃彼岸。我们只要每天用《心经》所讲的道理去训练,去体会,去观照,也会发现我们自身潜在的大智慧。

02

《心经》具体讲了什么?

《心经》第一句: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这句话字面意思是:观自在菩萨,就是观世音菩萨,通过修行六度中的般若,照见了五蕴皆空,然后,就化解了一切的烦恼痛苦。

这句话是告诉我们,要想彻底解决痛苦和烦恼,我们需要修行六度,然后方能证悟五蕴皆空。

什么是六度呢?六度是菩萨行,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说的都是个人修行。

而五蕴则指色、受、想、行、识这五种积聚而成的存在元素。《心经》的第二句: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就是在说这五蕴皆空。空并不是没有,而是超越了有和没有。

换种方法说,五蕴的运作,并没有一个主体在主宰,只是因缘和合在起作用。因为是因缘和合。

西安大雁塔《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接着,观自在菩萨进一步告诉舍利子: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

观自在菩萨推导出了一个判断。既然五蕴皆空,所以一切的存在都是空的,就是说一切的存在,在本体上都超越了二元分別,超越了生和灭、垢和净、增和减,在本体上并没有生和灭,也没有垢和净、也没有增和减。

只是因缘和合,并不是实相,而是一种幻像。可以说,并没有五蕴、也没有六根六尘,也没有十八界,也没有十二因缘,也没有四圣谛。

连着十二个无把一切都否定了,把佛陀讲过的一切概念都否定了。这里并不是在否定佛陀的概念和修行,而是强调假如我们执着于佛陀的概念和修行,不过是从一个牢笼跳进了另一个牢笼。

这十二个无是在提醒我们,要从一切的人为设置中解脱出来,把自己放在一个无限的空虚之中。这十二个无字,是跳出了人类的格局,站在无限的虚空之中再回到人类的时空发现。有一种彻底解放的喜悦。

宋元观自在菩萨木雕精品

接下来,《心经》又来了四个无: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这个意思是说,当我们超越了人类的格局,回到本源,当我们不执着于任何的教条和意识,那么我们就可以做到心无挂碍,没有任何恐怖,也没有任何颠倒妄想,就可以达到彻底觉悟的境界。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多人执着财富、执着地位、执着情感、执着信仰、执着生存的环境、执着拥有的更多。

由于执着,我们对人生的一切都产生了强烈占有、恋恋不舍的心态,同时也给人生带来了种种烦恼。

如果我们看破了世间的是非、得失、荣辱,无牵无挂,破除了执着,自然也就不会再有苦恼。

最后一段叫: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这其实是一个总结,大概的意思是历来的佛,都是修行六度中的般若,而达到无上正等正觉。所以这种引导我们解脱的般若智慧,也就是大神咒,是无等等咒。

最后用般若波罗蜜多咒结束心经: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有人把这句话翻译成:去吧!去吧!越过去吧,一起超越过去吧!伟大的觉悟啊!为一切喝彩!

也有人将这句咒语翻译成:领悟的心啊,启程吧,启程吧,走向彼岸,登上彼岸,多么快乐!译文有细微的不同,但那种呼唤人们启程的声音是一致的。

整个《心经》260字,要告诉人们的是:要用般若智观照一切,认识到世间万物是不可得的,就能心无挂碍,无挂碍就无恐怖,从而远离颠倒梦想,到达究竟涅盘。涅盘也就是永恒的幸福宁静,只有证得涅盘,生命才能彻底解脱。

03

《心经》与印度文化

印度人的精神感受力非常深邃、敏锐、高绝。季羡林先生用这样两句话来描述印度文化:深刻而糊涂,清晰而浅显。

印度人认为最重要最深刻的理解是超逻辑的,也就是所谓的糊涂。他们认为,重要的是要得到真见识,这是精神上的领悟,所以思想一定要飞翔起来,超出事实认定。

印度人有着几乎是天生的宗教热情和天才,宗教流派丰富无比。他们哲理和宗教不分,印度的哲理就存在于宗教学说之中或是存在对于宗教的阐发之中。正宗的婆罗门教尊《吠陀》为经典,从中衍生出很多流派,比如数论、正理论、胜论等。

在古代印度,除了唯物主义的顺世论讲享乐和物质第一,几乎所有的流派都分享着下面这几个共同的特点:

第一,相信轮回转世。人或者一个生命死了,灵魂却不会死,根据你前生做的事情或善恶之业而再投胎,善业多的投胎层次高,恶业多的层次低。真正的大解脱是要超出轮回,就不用再投胎了。

这整个思路反映出,印度古人追求的终极不是存在本身,而是要超出轮回的存在,进入另一种说不上存在也说不上不存在的更真实状态。

第二是苦行。印度人认为人生或生命的苦难只靠理智和献祭都是无法摆脱的,只有克制欲望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脱。所以印度的哲学流派几乎都不满足于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而是具有一个精神上追求的维度。

第三是印度人认为无明是一切苦难的根源。无明是指根本的认识出了问题,对世界、对自己的认识失掉了光明,失掉了真理。因此人类的苦难恰恰就来自于自己的无明,超出名相执着的知识就可以使人获得解脱和大安乐。

第四是印度人认为瑜伽是获得解脱最重要的法门。瑜伽修炼起于身,身体在印度文化中很重要。他们认为不是单靠信仰可以得救,虽然最后还是要超越身体到达纯意识。

最后,印度哲学几乎都是人生哲学。在印度哲学最终的看法中,人生是充满苦难与扭曲的,要征服这种苦难就要追求真理。

人几乎天生都是无明的,易于去执着对象性的东西。但依然得保持乐观,因为解脱的最后希望也在于人本身,不一定需要靠外力或者神恩,靠自己的努力达到慧明就能获得大自由大解脱。

04

《心经》在中国

《杂阿含经》中说:一切行无常,一切法无我。涅槃寂灭。这是佛家的三法印,缘起学说也就包含在其中。

法在大乘佛教这里特指一切现象、规则及其依据。涅槃就是完全消除了对行为目标和法理依据的执着,由此而进入最终的解脱。大乘佛教说我们不只要成为罗汉以便了结轮回之苦,而是要讲菩萨行,觉有情,把世界上所有的人和有情众生都拯救了,我才入涅槃。

行无常,法无我,因为一切的根基皆是缘起。一般人及有情者都认识不到这缘起的根底,而要把持之,因此苦难就无穷无尽,留下的泪水比大海之水还要多。所以,要知苦断执,把引起你苦难的那些执着断掉,这样就能达到苦因的灭绝。

大乘佛教更是把缘起讲的更加彻底,缘起性空,空不是什么都没有,只是无自性,否定自性的自身真实性,纯靠它自身来支持。

所以,如果一个佛教徒认定自己追求的那个真理——缘起性空的真理——有多么高级、多么绝对,那一定得不了开悟。换句话说,缘起性空是自涉的。

佛家尤其是大乘佛教在中国之所以产生了这么大的影响,恰恰是因为它很好地符合了中国古代哲理中的某些东西。它的思路和我们见过的《周易》、道家的最内在之处有契合,能与中国思想接上气,而且还贡献了很多新鲜的东西。

比如《中论》,龙树菩萨所作,是辨析力最犀利的。开篇就是八不,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两头都给你削掉或者堵死。

里面特别重要的,对中国佛学影响甚大的,有这样一节:

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无(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

众因缘生法是第一层意思,讲缘起。我说即是无(空),鸠摩罗什翻译时,最后一字用的是道家老子的无,后来人们就都用更合乎原文的空来替换了。缘、空、假名三者无根本区别,完全打通,这就是中道义。

即缘生者的本性是空的,但此空也必缘起,也就是说,空也无其自性,而是必须凭借假名而空,这种空假互补即为中道。

儒家讲中道,道家和中国佛家一样讲中道,因此中国人特别能理解这个中道义。而印度人历史上却很难理解中道的微妙,使得他们读起《中论》来颇感困难。

另有一段:涅槃之实际,及与世间际,如是二际者,无毫厘差别。

涅槃作为佛家追求的根本,实际上就是这个世间,或者说是这个世间本身的转化或者清净化,就像莲花出于淤泥。因此,涅槃与我们生活的这个世间没有本质区别。如果你觉得那个涅槃之空际与这个世界之幻际有质的差别,那你就没得到中道义,反而是另一种虚幻了。

其实就连印度人都很难理解这个讲法。我舍弃家财妻儿来求你的真义,以便解脱得到涅槃,不再入轮回,你却说涅槃跟世间没有区别,那我来干什么?连我的追求本身也都虚空了?

但事实确实是这样的,你追求涅槃没有错,你也可能得到它,但你要追求一个与世间根本不同的涅槃,却是虚妄。我们的先人能够领会这里边的中道义理,所以它在中国的土地上开了花结了果。

谈谈你所理解的《心经》以及它背后

所反映出的中西印哲学特质差异

2位幸运读者将获得赠书

面向21世纪的哲学,洞晓三大文明精神特质

中西印哲学导论

作者:张祥龙

当代儒学代表人物张祥龙教授的新作,接续梁漱溟先生的百年话题。

-End-

观点资料来源:《中西印哲学导论》

转载及合作请发邮件:scb01@pup.cn

不问不说不辩?央视《读书》栏目荐书,解读中国人的性格

邓广铭:《满江红》唯一不容置疑的真正作者只能是岳飞

从亚里士多德到达尔文,破这个案子,他们用了2300年!

上一篇:

下一篇:

  同类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