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级与职等的区别(职务职级系数调整什么意思)

时刻小站 189

目前很多事业单位的确存在同一个单位两种制度的养老保险缴费模式,简称为一单位两制。当然这个名词是我发明的,但的确反映了当前事业单位的用人情况。不同的人干同样的工作,其身份不一样,享受的养老保险待遇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事业单位编制内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缴费是从2014年10月1日开始缴费的,2014年10月1日之前的工作年限全部计算为视同缴费年限,即使是在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试点期间缴纳了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按照制度的规定,也是全部计算为视同缴费年限,以前个人缴纳的费用有的地方是采取将个人账户退还本人的方式处理;按照中人退休的人员,则是转入职业年金账户,作为职业年金计发。所以说事业单位编制内人员,实际缴费年限是从2014年10月1日开始计算的。

事业单位除了编制内的人员以外,还存在一定数量的编制外人员,编制外人员有的是合同制聘用人员,这部分人有知识、有学历,有技术职称,有的还是事业单位的管理或是技术骨干,其工资收入和编制内人员没有差别,但是他们唯一的缺陷是没有事业编制。

还有部分人员属于第三方劳务派遣的人员,通过第三方劳务公司派遣公司派遣到事业单位的窗口部门工作,主要从事一些服务性、辅助性的工作,这部分人虽然在事业单位工作,但其身份属于劳务公司的人员,不但没有编制,工资待遇和编制内工作人员,合同制聘用人员的差距也是非常大的。

第三部分人就是事业单位自己聘用的临时合同工,这部分人虽然属于事业单位直接聘用,但主要是从事工勤岗位,即没有工勤编制,工作属于临时性质,很难在事业单位工作到法定的退休年龄。

事业单位不同身份的人缴纳的养老保险也是不同的。编制内工作人员,缴纳的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在缴费登记、管理方式、基金运作和管理是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分开的,独立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之外。除了缴纳基本养老保险以外,还要缴纳职业年金。

事业单位编制外的合同制聘用人员,缴纳的是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虽然缴费基数的核定、缴费比例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没有差别,但这也是属于不同的养老保险体系,而且不能参加事业单位的职业年金。事业单位劳务派遣人员的养老保险由劳务公司缴纳;事业单位临时聘用人员有的要缴纳企业职工养老保险。

从养老金计算办法来看,事业编制内工作人员的养老金包含了基本养老金和职业年金两个部分。其中基本养老金部分,由于编制内工作人员存在大量的视同缴费年限,而且是视同缴费指数要和自己的职务、职级和技术职称挂钩,计发系数和企业职工一样,都是在1%到1.4%之间,四川事业单位执行的1.4%,企业执行的是1.3%。

事业单位编制外的其他人员,是按照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规定来计算的养老金,计算公式和事业单位基本上没有差别,有的地方差别主要体现在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办法上。比如事业单位直接使用视同指数化缴费工资来作为基数,但是企业是按照养老金计发基数和指数化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来作为基数。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编制内人员享受的是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养老金待遇,包括了基本养老金和职业年金;事业单位编制外的其他人员,是按照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规定来享受基本养老金待遇,没有职业年金待遇,这二者因为编制内和编制外,导致的养老金差距是比较大的。

上一篇:

下一篇:

  同类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