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全国各地对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落实情况,近日,新华社总编室分东、中、西三路组织了采风活动。东路分队首站来到广东并选择江门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站点进行采风。新华社‘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在基层采访团先后深入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蓬江市场、下沙公园、江海区礼乐街道英南村、台山市行政服务中心、黄茅海跨海通道、广海湾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等地进行采风。
从清晨到黑夜,经过为期一天满满的行程,江门深厚的侨文化资源,以及在创新社会治理、为群众办实事、推动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做法和亮点,给采访团留下深刻印象。他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采访调研,深刻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在江门深入人心,大大激发了江门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江门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新华社记者连续采写了《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在基层丨棚户区变身网红公园 民生事做实惠及万家》《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在基层丨民生事做实惠及万家 棚户区变身网红公园》《谭叔上岸记》《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以爱国统一战线为纲领 讲好华侨华人家国故事》等相关报道。其中,《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在基层丨民生事做实惠及万家 棚户区变身网红公园》截至目前在新华社客户端浏览量已超132万!
风起南海,潮涌珠江。
位于西江之畔、南海之滨的江门,
地处改革开放最前沿,
曾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
彭伟宗 摄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空间布局等作了全面规划。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是新时代推动形成我国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举措,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对广东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江门日报记者 郭永乐 摄
蓝图绘就,号角吹响。在总共2.7万字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江门被多次提及,明确提出支持江门建设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支持江门与港澳合作建设大广海湾经济区等,充分彰显了江门在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地位。
彭伟宗 摄
牢记嘱托,逐梦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硬联通打开大湾区辐射之门;软联通深化融合发展,为大湾区互联互通提供江门样本;以侨为桥,建设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两年多来,江门举全市之力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奋力打造珠江西岸新增长极和沿海经济带上的江海门户。
不管是初次见面,
还是老友重逢,
为了加深认识和了解,
现递上江门2021版新名片,
请您多多指教!
制图/陈慧君
中文名:江门
英文名:Jiangmen City
别称:五邑
家庭住址:粤港澳大湾区,位于珠江三角洲西部,濒临南海,毗邻港澳
电话区号:0750
邮编:529000
人口:479.8万人(2020年常住人口)
车牌代码:粤J
这里是江门
加快融入大湾区1小时城市圈
十三五期间,
江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累计完成投资908.5亿元,
比十二五增长了2倍,
创历史新高。
其中,
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593公里,
位居大湾区第四。
江门日报记者 周华东 摄
△黄茅海跨海通道与西部沿海高速共同构建起我省一核一带一区重要的核心纽带。图为该项目施工现场。
△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的开通运营,是江门担当作为、超前谋划的又一力作。邹内和 摄
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主任、深圳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陶一桃展望,未来江门的区位优势将变为枢纽优势,地缘优势将变为发展优势,自身优势将变为融入大湾区的要素优势。
身处时代大潮的江门市委、市政府,以跳出江门谋划江门的大视野,把交通建设放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一盘棋考虑,紧紧围绕大交通战略,深入推进交通大会战,建设一枢纽、两中心、三通道,以交通先行引领城市发展,融入大湾区建设,缩短与大湾区周边城市的时空距离。
如今,依托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江门在加快融入大湾区1小时城市圈的同时,大湾区面向粤西乃至大西南的辐射之门也正在江门开启。
这里是江门
打造承载世界级产业集群的一流园区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快江门银湖湾滨海地区开发,形成国际节能环保产业集聚地以及面向港澳居民和世界华侨华人的引资引智创业创新平台。全市上下抢抓机遇,齐心协力推进银湖湾滨海新区等重大平台开发建设。
以点带面,狠抓重大平台的开发建设、扩容提质,江门正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子。除银湖湾滨海新区,大广海湾经济区、江门人才岛、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粤港澳大湾区(江门)高质量农业合作发展平台……一系列江门特色的大平台正扎实推进。其中,江门人才岛致力打造数字经济创新示范区,引入了华为、腾讯、IBM等一批合作项目。
栽得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江门各大园区建设正全面开花。特别是,我市于2017年起抢抓双区发展战略机遇,大手笔打造五大万亩园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合作共建平台。目前,五大万亩园区已全部纳入广东省产业园管理,享受省产业园和产业共建的政策扶持,必将承载起广阔的产业发展空间。
这里是江门
为大湾区互联互通提供江门样本
近年来,江门聚焦企业和群众普遍关切的异地办理事项,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打破地域阻隔和部门壁垒,通过建立安全可靠的互联网+政务服务渠道,实现合作事项范围内的信息共享,不断密切与大湾区兄弟城市间的软联通。
与此同时,江门作为全国首个与澳门签订金融合作备忘录的地级市,目前已有7家江门银行和8家澳门银行建立合作关系,近5年来江澳金融合作累计业务量超1700亿元。
江门日报记者 郭永乐 摄
从标准互认到规则衔接,从机制创新到政策互通,变制度之异为制度之利,江门正以湾区通工程为牵引,以勇立潮头争当先锋的改革破冰精神、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为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提供鲜活的江门样本,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内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等关键要素加速流转、进一步融合,为港澳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
办事便利的同时,
生活舒适度也在悄然变化。
2018年,市委、市政府超前谋划、奋力争先,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历史性机遇,启动城市品质提升行动,涵养城市文化文明,优化美化城市环境,促进产城融合发展,志在把江门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湾区综合枢纽门户城市。
江门日报记者 郭永乐 摄
三年来,各级各部门真抓实干,创新实践,以八大行动为抓手,推进项目760多项,实现了城市品质的跨越式提升,展现了路畅、街净、灯亮、水清、景美的城市新面貌。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生态环境不断向好,
带来的是招商项目的量质双升。
陈立武 摄
去年,
全市引进投资超1亿元项目211个,
投资额1247.3亿元,
与上年相比分别增长7.1%和4.2%。
其中,
超20亿元项目19个,
投资额694.86亿元。
超50亿元项目5个,
投资额359.23亿元,
招商引资跑出了加速度。
这里是江门
一座因海而生的城市
江通四海,门迎天下;
五邑一脉,四海一家。
江门,
是一座因海而生的城市。
△台山铜鼓。彭伟宗 摄
百年前,
江门已成为国际货物的吞吐港,
港口吞吐货物,
也输送人才和文化 ,
轮船将千千万万江门侨民
送往海洋彼岸,
缔造了世界移民史的奇迹。
如今,
有超过400万原籍江门的华侨
居住在世界各国 ,
独一无二的侨乡文化
如今依然有深远影响。
△瑞石楼。李卓文 摄
19世纪60年代起,
江门因为大量海外移民
和外来文化影响
成为中国四大著名侨乡之一,
中西文化交融
成为江门显著的文化特征。
△台山海口埠。江门日报记者 郭永乐 摄
壮观的碉楼群在五邑随处可见,
光开平就有1833座。
而碉楼的由来,
得从台山海口埠开始说起。
这里是广府人出海第一站,
大同河和端芬河在这里交汇出海,
一代代华侨也从这条河出发,
漂向世界各地。
△去海外谋生的五邑人通过银信与家人建立联系。
△目前发现的江门五邑地区最早银信。
全球各地的五邑华侨
将辛苦挣得的外汇,
和带着浓浓思乡情的银信
寄给国内家眷。
△位于台山市端芬镇海口埠的台山银信博物馆。江门日报记者 周华东 摄
而银信背后的社会现状是
众多五邑乡亲籍此赴海外谋生,
形成青壮男丁在海外,
老弱妇孺守乡里的情形。
当时潭江流域一带洪灾和匪患严重,
为了家眷家产安全,
华侨有所积蓄后,
纷纷回乡或汇款兴建居守兼备的碉楼,
碉楼林立遂成为五邑侨乡一大特色。
何树炯 摄
2007年,
开平碉楼与村落
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成为广东省首处世界文化遗产。
这里是江门
感受闲适的诗邑生活
无需刻意寻找,
江门的蓝天、白云、稻浪、
水乡、荷塘、炊烟皆有!
李振江 摄
来过,就不曾忘记;
到过,就不曾离开。
△太空荷公园。李健庭 摄
吴满扬 摄
江门有着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是名副其实的绿色之城,
随处可见的绿植,
让人顿感神清气爽。
△东湖公园。江门日报记者 周华东 摄
江门的公园众多,
园山湖公园、东湖公园、北园公园……
放眼全市,
一座座公园,一片片绿植,
我们已经被绿巨人包围了!
欧蕊荣 摄
这里是江门
畅享舌尖上的美味
△江门各式美食(新会陈皮、台山黄油蟹、古井烧鹅、荷塘鱼饼、杜阮凉瓜、恩平濑粉、恩平簕菜、鹤山腊味饭、台山生蚝)
△古井烧鹅。龚静 李万兵 摄
△台山生蚝。图源:台山发布
△古劳鱼皮角。欧蕊荣 摄
△杜阮凉瓜。梁少华 摄
△外海面。彭伟宗 摄
△睦洲黄沙蚬。图源:邑街坊
△台山黄鳝饭。梁少华 摄
△龙口牛肉宴。黄昉华 摄
来到江门,
让您轻松畅享舌尖上的美味!
这就是江门,
一座让你来了就爱上它的城市!
彭伟宗 摄
—END—
来源:江门发布
免责声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