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圆圈
在这个世界上,承认并能正确地接受孩子的感受和心态,才是父母给予孩子最好的礼物。 如何理解这句话呢?让我们先来看看下面的母子对话:
儿子:妈妈,超市里怎么这么热啊!说完,便开始解羽绒服的扣子。
妈妈:怎么将羽绒服脱了,快穿上!这么冷的天,小心感冒了!妈妈发现儿子已经脱了羽绒服,有点生气了。
儿子将羽绒服塞给妈妈,坚持着说:不穿,我热!你看,周围的人,有几个穿着羽绒服?大家不是都脱了吗?
妈妈命令着:我说过了‘穿上羽绒服’,难道还要让我重复一遍吗?
儿子一把甩掉妈妈递上来的羽绒服,说:不穿,我热!
母子之间的对话,最终演变成了一场争吵!其实,导致母子间争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位母亲没有体会到儿子的感受。
如果超市里真的很热,就应该支持孩子脱掉羽绒服的做法;如果超市里并不热,也应该给孩子讲道理,不要以命令式的口吻去要求孩子必须穿上。
如果你给孩子发出了命令,你的命令只会传递给孩子一个信息:我是家长,必须听我的!
面对父母这种强硬的态度,孩子也会变得强硬,如果得不到最基本的尊重,那么孩子必定要坚持抗争,结果只能激化彼此之间的矛盾,是不利于亲子间的沟通的。
为此,家长不妨要多了解一下PAC理论及其PAC理论中的心态失衡现象,和孩子沟通就会更有效。
一,什么是PAC理论中的心态失衡现象?
1、何为PAC理论?
1964年,加拿大心理学家柏恩在《人们玩的游戏》一书中提出了PAC理论。PAC理论又称为相互作用分析理论、人格结构分析理论。
柏思博士认为,一个人的人格特征,由三种自我心理状态构成:父母(Parents)状态、成人(Adult)状态、儿童(Child)状态。
这三种心理状态,汇合成人的性格,蕴藏在人的潜意识中,在一定的条件下会不自觉地表现出来。
因为在英语中,父母写成Parent、成人写成Adult、儿童写成Child,所以,三种心态分别取各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简写为P心态、A心态和C心态,整个理论也简称为PAC理论。
2.PAC理论的应用
每一种心态都不是绝对的好或不好:父母心态有权威、主观的一面,也有关心、爱护的一面;成人心态有客观、理智的一面,也有刻板、冷漠的一面;儿童心态有幼稚、冲突的一面,也有活泼、可爱的一面。此外,人的心态结构是一种动态结构,是可以随时调整的。
①父母心态,以权威和优越感为标志,通常表现为统治、训斥、责骂等家长制作风。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中P成分占优势时,这种人的行为表现为凭主观印象办事,独断专行,滥用权威,这种人讲起话来总是:你应该……、你不能……、你必须……
②成人心态,表现为注重事实根据和善于进行客观理智的分析。这种人能从过去存储的经验中,估计各种可能性,然后作出决策。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中A成分占优势时,这种人的行为表现为:待人接物冷静,慎思明断,尊重别人。这种人讲起话来总是:我个人的想法是……
③儿童心态,像婴幼儿的冲动,表现为服从和任人摆布。一会儿逗人可爱,一会儿乱发脾气。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中C成分占优势时,其行为表现为遇事畏缩,感情用事,喜怒无常,不加考虑。这种人讲起话来总是:我猜想……,我不知道……
根据PAC理论,人与人相互作用时的心理状态有时是平行的,如父母—父母,成人—成人,儿童—儿童。在这种情况下,对话会无限制地继续下去。
如果遇到相互交叉作用,出现父母—成人,父母—儿童,成人—儿童状态,人际交流就会受到影响,信息沟通就会出现中断。
3. PAC理论中的心态失衡现象(即沟通失败的三种表现)
如果父母总将自己的心态放在成人心态上不变,那么,孩子对你会敬而远之;如果家长总是父母的心态,孩子处处被管、被照顾,则出现厌烦和逃避的心态;如果家长总是儿童心态,时间长了威信也就没了,从而会出现PAC理论中的心态失衡现象,而导致沟通的失败。这主要有三个表现:心态错位、心态错对和心态结构僵化。
①心态错位
是指父母在一定场合下,表现出与之不适应的心理状态和行为。
一种情况是:在一些正式环境切换至C模式,表现出儿童心理和行为。如有的父母在工作和学习过程中不敢严格要求他人,对违反纪律的现象视而不见、听之任之等。
另一种情况是:在非正式场合把心理状态切换至P模式,表现出成人心理行为或父母心理行为。
比如,有的父母在唱歌、跳舞、踢球等活动中,过于拘谨,生怕自己唱不好、跳不好、玩不好,不能参与其中;有的父母在旅游、爬山、游泳等活动中,生怕孩子出问题,对孩子保护过度,对孩子做出各种要求和限制。
②心态错对
我们这里强调的错对,不是对错,而是应对的意思。是指父母在与孩子的交往中,采取了与对方心态不协调的应对方式。包括四种情况:
第 一种:P模式对P模式。
是以父母心态对父母心态:有些孩子会用家长的方式对父母进行指挥、指责,如果家长也采取P模式来应对,那么,孩子与父母之间就会因意见不一致而产生激烈的冲突。
第二种:C模式对C模式。
以儿童心态对儿童心态:孩子比较任性、不理智,父母也感情用事;
第三种:P模式对A模式
以父母心态对成人心态:当孩子实事求是地指出父母的缺点、不足时,不能接受,为了维护父母的尊严而极力争辩;
第四种:C模式对A模式
儿童心态对成人心态:孩子冷静、理智、实事求是,自己却任性、有主见、感情用事。
因此,正确的做法是:在与孩子交往的过程中,当孩子表现出父母心态或儿童心态时,父母应以成人心态与对方沟通,才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冲突。
③心态结构僵化
是指父母不能因地制宜地转换自己的心态,而且固守某一种心态结构不变。任何一种固定不变的、僵化的心态结构都是不可取的。
比如,对孩子关心、爱护固然是正确的,但爱而不严,就会袒护孩子,正确的做法是从父母心态过渡到成人心态,爱严相济;又如,对孩子严格要求、严格管理是正确的,但当孩子犯了错误时,父母却应该批评从严,处理从宽,即从成人心态过渡到父母心态,对孩子严爱结合。
父母与孩子交往密切、打成一片并非坏事,但如果父母在与孩子同玩、同乐的过程中,丧失原则、违章违纪,便是错误的,正确的做法是把儿童心态和成人心态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情理交融。
总之,父母不应当固守一种心态结构,以不变应万变,而应保持动态的心态结构,以变应变。
根据PAC心理状态理论,因人、因事、因时、因地,随机制宜地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使自己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能适应当前的环境和氛围,适应孩子的心态和需求。
二,避免出现PAC理论中的心态失衡现象,家长试着这样做
第一,父母根据场合需要,及时地进行心态转换,适当地扮演PAC理论中的三种角色
①学习场景
在学习时,父母可通过A模式来进行处理,应该用成人心理支配自己的行为,表现在:在家庭里,父母是核心,是家庭的决策者和管理者;在孩子学习时,父母是孩子学习的发动者、督促者、激励者和评定者。父母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性情。
因此,父母一定要理智、客观。如果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父母要先做好表率,给其营造良性的学习、发展条件。
② 生活场景
在生活中,父母要把通过P模式扮演自己的角色,应用父母心态支配自己的行为。注意关怀、呵护孩子。处理好亲子关系,关心呵护、关心和理解孩子,照顾其饮食起居、衣食住行,孩子生病特别需要父母关心。父母的爱应当具有自发性、经常性、持久性和细致性。
③休闲场景
在娱乐时,父母应切换到C模式,应以儿童心态为主,努力做孩子的朋友,这里所说的儿童心态,是指天真、活泼、真挚、可爱的一面。
比如,在操场上、公园里和大自然中,父母在与孩子玩乐时,避免使用P模式和A模式,发挥自身的童心,表现得如同孩子一样纯真、可爱,这样可以更好融入孩子的世界,像小朋友一样陪孩子玩耍,一起开心,一起快乐。和孩子玩得尽情尽兴,身心充分放松,就容易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
第二,切忌正话反说
如果自己的孩子还太小,父母就千万不要正话反说,而应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以及语言的接受能力,给孩子正确和积极的引导作用。
场景一:
晚饭做好了,隆隆才风尘仆仆地赶了回来。看见儿子衣冠不整的样子,妈妈问:惹祸了!是不是又打架了?
隆隆愤愤地说:我没打!是别人先推的我!
场景二:
早上,吃早饭的时候,爸爸看了看杨洋,说:怎么又没刷牙?杨洋不开心地丢开碗筷,背起书包走了。
如果希望孩子能够明白你的态度,可以直接说:你不可以打架!或者说:我们现在去刷牙。
把正话反着说,会有嘲讽的意味,让孩子反感,因此,父母一定要注意不可将提问变成正话反说。
第三,接纳孩子的负面感受
每次看到孩子出现了负面感受,很多父母就会说:别这样,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其实,这样说,就等于是否认了孩子的不良感受。这样做,不但不会使孩子的负面感受消失,反而还会让孩子感到压抑,从而否认自己,会对孩子造成一定的伤害。
孩子在生活中流露出来的负面感受,其实只是他们的一种表达方式,不要把它想象得多么严重。在面对孩子的负面感受的时候,家长要冷静。
当孩子情绪不好的时候,父母的言谈举止一定要谨慎小心,要努力接受他们的感受。
这时候,如果父母的脸色很难看,或者生气、教训、批评、训斥孩子,一场不愉快就会产生。不仅会让孩子哭得更凶,情绪变得更坏,父母也会更沮丧。最严重的是,孩子或许会因为这件事情,形成一些不良的个性,比如:郁闷、暴躁等。
第四,不轻易指责,听完孩子的话
在沟通时,有的家长不等孩子说完,就打断孩子,对他表述的行为进行否定性的评价,这种做法往往会让孩子散失交流的兴趣。
试想下,如果成人在谈话时被打断或否定,心里会觉得很不舒服,孩子也一样。
比如,孩子回家后说中午有小朋友老做鬼脸,扰得自己没睡好觉。若家长一开始就否定孩子:那是别人的事情,你不用管。孩子可能再也不往下说了,甚至会因不满而发脾气,家长也将失去了解孩子的机会。
如果换一种方式问他:那个小朋友为什么做鬼脸?你当时在想什么呢?……那么孩子可能就会一直往下说。只有孩子愿意说,沟通才能延续下去。
第五,和孩子做朋友
作家彭见明曾说:
朋友之所以会成为朋友,皆因彼此之间是默契的、心照不宣的、平等的、没有框架和设定的、不会有相互的约束更不会有居高临下和勉为其难。我选择了和女儿做朋友,放弃了当教官和做尊长。
教育孩子,就应该要和孩子成为朋友,而不是以训导者的身份来对孩子的行为指手画脚。否则,只会换来孩子的逃避和欺骗。
在家庭中,如果亲子关系良好,孩子把父母当成朋友,父母与孩子的沟通就会顺畅,孩子往往也就不需要父母的督促而会自动自发地学习。一旦父母与孩子形成了朋友式的沟通,父母与孩子就都会意识到,沟通就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相反,如果父母没有与孩子建立知心朋友式的关系,亲子关系一般就会比较紧张,孩子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反抗心理,影响的正常学习与生活。
法国著名作家巴威尔曾说:
我深信世界上最好的教育,是在不知不觉和尊长谈话中获得的。
但遗憾的是,很多父母却不能把这种最好的教育方法发挥到极致。要想改变这种不如意的谈话,父母一定要把握好自己与孩子的谈话方式。
适时地运用PAC理论中的三种角色互换法以及另外4种沟通技巧,能有效地避免出现亲子沟通中出现的PAC理论中的心态失衡现象。
使我们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能适应孩子的心态和需求,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亲子沟通,让亲子关系更亲密。
免责声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