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一下,大家印象中曾经看过几部关于非洲题材的电影?
我目前所能想到的印象比较深刻的也就只有《卢旺达饭店》和《马卡拉》。这里简单提一下《马卡拉》,这是一部优秀的电影,平淡却真实,记录了一位处于社会底层的非洲卖炭翁为改善家庭生活境况而在黑夜中孤独而行的故事。
可是,正当我疑惑非洲地区本土题材电影质量之高的同时,却注意到这竟然是法国制片团队出品的电影。
故事是非洲的,可是讲述故事的人却不是。
出于肤色、种族、文化等各方面的因素,亚洲与非洲之间似乎存在着天然的文化交流鸿沟,以至于我们往往会下意识地对非洲地区文化失去兴趣,而在我们的主流视频网站中,在地区筛选上也并没有非洲的位置。
所以,种种迹象表明,非洲似乎还在困顿于影视匮乏的状态,缺少现代化的文娱方式。可是,实际上,我们都错了。我们可以说非洲没有好电影,但是却不能讲非洲缺少电影,质量的高度并不能约束数量上的长度。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研究所给出的数据,单论电影产出率来看,名列榜首的竟然是非洲地区的尼日利亚,印中日美韩这些传统的电影生产大国都得排在后边。
可以说,继美国好莱坞、印度宝莱坞之后,非洲尼日利亚也出现了诺莱坞这个新的电影基地,而尼日利亚也被看作是非洲地区的电影王国。
尼日利亚的电影产业发展由来已久,早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就已经初见端倪。尼日利亚资源的丰富使得英国政府更多的将注意力放在自然资源开发上,并没有过多的涉及到文娱产业中,所以这也就给以后的尼日利亚留出了影视制作自主化与本土化的创作空间。
20世纪70年代,尼日利亚凭借着丰富的石油资源,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到快车道,逐渐成为非洲地区最大产油国与第一大经济体,而经济的快速发展所对应的是部分生活条件改善的当地居民对文娱活动的需求满足。
1975年,尼日利亚著名导演Adebayo Salami拍摄了第一部约鲁巴语的电影《Ajani Ogun》,正式拉开了尼日利亚电影产业的帷幕,尽管在此之后的一段时间,观看电影还是作为尼日利亚少数人的狂欢,但是这却为将来的尼日利亚电影的野蛮生长开了个好头。
可以说,上世纪的七十、八十年代,尼日利亚的电影行业算是迎来了一个短暂的春天,虽说此时的尼日利亚电影制作说不上多么高产与精良,但是却对尼日利亚的民众观影活动普及方面形成了一次飞轮效应,大幅度增进了尼日利亚民众对影视内容的期待,同时也培养了对影视文化的消费习惯。
越是处在寒冬,越是渴望春天。在这段时间,尼日利亚凭借石油开采等相关产业在经济发展上出现一个小高峰,居民生活状况也得到了明显改善,其中除了购买生活物资之外,尼日利亚民众也会更多地增加自己文化消费比例,而恰逢此时尼日利亚国内电影行业更刚起步,所以人们也更愿意去尝试这一新兴的文化消费方式。
然而,由于尼日利亚国内政治动荡不安,多次发生军事政变,所以在经济上的表现也说不上平稳,在经过短时间的上涨之后,随即又因为政局的变化而迅速衰弱。
经济上的不如意所衍生的也是国民收入水平的普遍下降,贫富差距逐渐拉大,而与之带来的就是普通民众对在观影消费上心有余而力不足,电影院实际上也是成了界定贫富的标尺。
可想而知,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尼日利亚的电影行业并没有继续发展的外在条件,自然而然地也就逐渐失去市场,只能耐心等待严寒的过去。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一位名叫Kenneth Nnebue的年轻人从国外带回了新的火苗。
说来也巧,Kenneth本身并不是电影人,而是倒腾电子设备的商人,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他正准备从中国台湾引进一批录像带回尼日利亚售卖。
然而回到国内,Kenneth发现这些空白的录像带并没有太多的市场,毕竟当时的尼日利亚民众对录像带并不熟悉,再加上这些还是空白的,就更是不会买单。
眼看着这些录像带将要滞销,Kenneth索性就决定再进一步,自己与人合作录制电影《人间枷锁》导进录像带里。
其实从《人间枷锁》的故事情节与拍摄手法来看,并没有太多的出彩之处,可就是这样一部电影,正式将尼日利亚带进了录像带时代。
正如前文中所提到的,尼日利亚国内经济持续萧条,民众并没有进入电影院的条件,但是对电影的热衷程度并没有因此缩减。而录像带的出现,降低了民众的观影体验成本,再不济还可以采用合买的方式,所以也就出现了尼日利亚的录像带热卖狂潮。
另外,此时尼日利亚的制片方突然发现,原来电影制作并不是需要多么高明的拍摄技术与故事逻辑,观众们所在意的可能也就是电影本身而已。
也就是说,不管电影拍得有多烂,都会有人为此买单,毕竟尼日利亚的人口基础在这里。所以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尼日利亚的制片行业似乎都心照不宣地开始电影的低成本制作,主打薄利多销,时长、情节、技术等各方面统统缩水,用数量上的优势来弥补质量上的不足。
所以,在这种形同粗枝烂叶的运作模式之下,尼日利亚的电影行业又迎来了新一波的高峰期,甚至还将电影出口到非洲其它国家,形成了尼日利亚电影在非洲的统治地位。
对此,尼日利亚在监管上也保持默许的态度,尽管这造成了全世界对尼日利亚电影低质量化的刻板印象,然而形象的高低本身就是和经济实力所相匹配的,非洲地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本身就为世界之末,所以这也注定了尼日利亚的影响力也局限于非洲地区。
再者,低成本、低质量的电影制作模式仍然能够带来较多的利益,既能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尼日利亚的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又能满足尼日利亚民众的文娱需求,尼日利亚监管方面也没有太多理由,也没有足够能力去扭转这一局面。
出于各大洲之间的文化差异,再加上欧美亚地区的文化输出大国对非洲地区的印象体现,使得非洲地区民众对欧美亚地区电影形成主观性排斥,从而更多地接纳非洲本土化的电影故事,这就使得非洲离不开尼日利亚电影。
而在近几年,尼日利亚电影行业也在积极尝试转型,在经过资金积累、技术升级之后,更多的导演希望能够摆脱诺莱坞低质量标签而不愿意将自己作品归属于诺莱坞电影系列,认为诺莱坞是一种类型, 不代表尼日利亚电影的全部。
也正是在这一理念及理想之下,尼日利亚不少导演努力以专业化的态度对待自己的作品,主动增加电影制作资金成本并且延长制作周期,增加电影故事表达的深度与内涵,并且将底层叙事转向属于影院观众的中产阶级情调,通过这种转变去实现尼日利亚电影的品质升级,继而冲出非洲走向世界。
转型不易,但是决心宝贵。尽管目前尼日利亚电影仍然不能摆脱量多低质的现状,但是这并不能够说明其并没有一个光明而美好的未来。
参考资料:
《从诺莱坞到非莱坞——非洲录像电影产业的崛起》.张勇. 世界电影产业研究专题.
《年产2000部,专拍魔幻片,尼日利亚电影有多野?》/澎湃新闻
《尼日利亚:一片被忽视的神秘电影王国》/新浪财经
《这个非洲国家,如何做到电影产量世界第一?》/明白知识
免责声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