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做边际效益最大化(边际效益最大化公式)

时刻小站 129

什么是边际效应?

边际效应,它指的是连续地增加某一种成本投入,所新增的收益反而成反比一种的现象。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事情,如果去吃过自助餐,会不会有人和我们一样的心态:

记得之前和同事一起去吃自助餐,大家互相抱的心态就是敞开肚子吃,要吃回本,不然就划不来。

那个时候,我也在算一笔账,自助餐按这样的吃法,商家怎么样才能不亏钱?

比方说,一到场大家就会开始四处扫荡,反正甭管喜不喜欢,每样东西都会就往盘子里放点。我有个同事特别喜欢吃甜食,所以她挑的都是糕点那些。

其他同事就纷纷劝阻她说,来这里吃这些不划算,要吃就吃海鲜。

这里面的逻辑就是糕点成本便宜,海鲜成本高。

在吃的过程中,一开始的气氛就是大家会点评哪样东西好吃,好像每样东西都有着巨大的吸引力,而且的确也会觉得好吃。吃着吃着,大家肚子越来越胀,桌上的东西就吸引力就弱了许多。甚至于有人说,再吃肚子都要撑破了。

这个时候即使给他最喜欢的食物,对他而言,已经吃不下了,吃东西就不再是一种享受,而是一种折磨了。

边际效应在这顿自助餐里提炼出来无非就两个词「价值」「成本」,而「价值」的在市场经济学里的内涵就是「收益」,为了更好理解价值这个词我们可以把它等同于偏向于抽象的「满足感」

边际效应里面「满足感」是一种变量,因人因时而异,它可以是因为吃到了喜欢东西而满足,但吃多了因为腻而满足感下降,也可以是有形的成本比较,吃得饱、吃得好或者吃回本。

建立「边际效应」的模型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研究在有限的资源下,如何获得的满足感,也就是利益最大化。

怎样去理解边际效应?

市场经济学中的有一个最基本经济问题:有限的资源如何怎样满足人们无限的需求。

这里面指出,个人所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但是需求是无限的。边际效应就是来协调这两者之间的矛盾。

在吃自助餐时,有这样那样美味的食物,我们可能都想尝尝,这是需求,但肚子的容量总是有限的。因而无论挑选什么食物,那么第一口的满足感最高,接下来也还不错,但一到饥饿感消失饱腹感渐显时,再喜欢的东西到了口中也失去了吸引力。

如果继续吃下去,就只剩下痛苦,再夸张点就要送去医院了。

为了表示这种满足感与美食两者的关系,我们可以将各种食物综合为食物摄入量,如果用二象限图来表示,横轴表示食物的摄入量,纵轴表示这种满足感,即在开始阶段,满足感与摄入量是同步递增的,在到达一定峰值后,随着摄入量的继续增加,满足感开始呈直线下降,最后可能呈现为负值。

理想状态下整个图形呈现出抛物线的形状,而边际效应的利益最大化就出现在图形的峰值处。

为了更好理解「满足感」,边际效应里面会加入可以量化的成本,比如门票成本、时间成本、吃自己不喜欢的心理成本或者可能因为吃坏肚子要花费的医疗成本。

在所有综合成本组合加起来,比较最优,满足感最高,即所付出的成本是相对较低,所得到的收益是相对最高。

峰值后的成本支出远远大于利益获得,则不是我们所需要的。

也就是满足感的核心就是利益获得,只有明白这一点,你才不会做出为了吃回本吃撑了,或者因为吃海鲜吃坏了肚子去了医院这样的蠢事。

这里可以看出,事物的价值不仅仅取决于自身,更容易受到当下客观因素的影响。

如果你没有记住自己的利益动机是什么,那么就很容易做蠢事。

真正的高手就是吃透这一点后,在处理日常生活以及各种投资决定时,会将「边际效应」模型搬出来,将自己设定的投入成本以及收益趋势代入进去,谋求合理的利益最大化,以便于做出最优的进入以及退出的决策。

围绕「边际效应」的几个概念

当然,建立一个「边际效应」的数学模型并不容易,因为模型是由数据组成,而数据最重要的就是量化。

先来过一下「边际效应」涉及到的几个概念:

第一个是「成本」,它是指商品经济的价值范畴,意思是人们生产经营活动或达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须耗费一定的资源,所耗费的所有资源的总和我们称之为总成本。

第二个是「稀缺性」,它是指整体的配置可得性资源是有限的,因而资源存在稀缺性。

第三个是「选择性」,出于某种利益目的,我们对于自身所拥有稀缺资源不得不做出一开始应该参加还是放弃、单一还是组合进入、什么时候进入以及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决策。

第四个是「机会成本」,是指选择一个产品而放弃另外一个产品所付出的代价。

第五个是「边际」,字面意思指的是事物的边缘部分。为得是反映出因资源的稀缺性和选择性,在既定资源和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各种商品最大数量的组合,这种边际叫「生产可能性边界」

为了更好描述利益最大化,我们假定生产下一个产品所付出的成本达到了其带来收益的临界点,引入了「边际成本」、「边际贡献」、「均衡点」、「损益平衡点」来量化我们的「边际效应」模型中收益与成本之间的变化。

「边际成本」,它是指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的生产所带来总成本的增加额。

「边际贡献」定义为增加一个单位产品的成本与其带来收入的差额,它用来判断我们投资的项目是否赚取了利润。

「损益平衡点」,它是指总成本等于总收入的业务量水平。这是由于先期投入成本的存在,比如我们投资做生意得先期支付场地的租金、装修等费用。

理解了这几个概念,你就很容易将手头项目的数据套入进来,使得「边际效应」的模型越加清晰,从市场周期性中分析项目处在的阶段,有助于我们做出利益最大化的决策。

投资中如何利用边际效应模型来做决策?

对于投资,市面上有个非常有意思的说法,你懂和不懂的区别不大,只要有钱就行。意思是分析得再多,亏钱的时候一个都跑不掉。

事实真得如此吗?

就结果而言,这话也没错。

但如果把所有结果都归功于运气,这就过于取巧了,凭运气躲过的坑也会凭实力给踩回来。

很多人在做投资的时候,脑子总会有个疑惑,为什么看着别人都是大把大把得赚钱,而轮到自己的时候要不这个坑就是那个坎,各种千奇百怪的理由都有,反正就是不赚钱甚至于还亏钱。

亏钱的次数多了,信心自然也是大打折扣,心态也崩了。

坦白讲,任何一个项目投资,都会存在风险,所以一上来就ALL IN,不是傻子就是赌棍,绝不可能是天才。逆风翻盘这种事出现影视中是为了YY,是一种理想但不是现实。

那么,针对一个项目投资,具体该如何操作呢?

我们从项目处在的市场周期阶段来分析: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

1、引入期,市场处于一片空白,而市场越大,这意味着前期需要更多资源的投入。对于散户而言,体量摆在那,看清楚自己的位置最重要。

所以要弄清楚这个项目的市场体量到底有多大,而不是一脑门子相信人定胜天,特别是那些盈利模式不明朗,而且项目方又是那些犄角疙瘩听都没听过的公司,作为散户的你胆小钱少就不要参与了。

至少,这个进入的时机不对。

2、成长期,市场已打开,开始焕发蓬勃生机,这意味着将会有更多的参与者涌进来。

摆在台面上的风险更像是机遇,参与者更像是打足了鸡血般,不管三七二十一都往里面冲,市场规模已成气候。

这个时候的关注点应该在「损益平衡点」上,从而计算出完成这个业务量需要多少时间,因为如今市场的项目并不会完整得将市场周期的四个阶段都走一遍。

极有可能项目本身处在成长期,但只要热度一过,市场马上遇冷,直接跳到衰退期。你看那些网红项目,大体如此,短的三个月,长得一年。

实体店的房租大城市基本两押一租,一年起签,这还没算上其它什么喝茶费、中介费杂七杂八的,光门店装修、加盟费这些都够你扶墙,要你个二三十万算少了。

项目周期的时间还赶不上资金回本周期,那赚钱就不要指望了,少亏点是万幸。

有些人明知道是坑,他还是要拉你入伙,因为你不入坑他就解不了套。这种人不是蠢,而是坏,或许他之前就是被人这样忽悠的进来的。

对于普通的两个人而言,悲喜并不相通,在赚钱这件事上更是如此。

3、成熟期,更多的参与者进入导致竞争日益激烈,当然这往往伴随着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直观表现为更激烈的价格战和利润被蚕食。

往往这个时候参与者会调低市场售价,使自己能保持以往的竞争力,更低的市场售价则意味着看起来销量还在继续上升,但整体利润已经下降。

可以举个最直观的例子,比如一家投资公司承诺给你20%的年化回报率,20万的本金一年可以拿到4万元的利息。

随着有更多的人把钱投给了这个公司,投资公司有了筹码,因而不想再承担20%的年化资金成本,直接将年化利率调低到10%。

这个时候,你想继续拿到4万利息,那么你唯一选择就是加投20万本金,凑够40万才可以。

整个项目的单位边际贡献降低了,如果你没有选择加投20万,坦然接受2万的利息,但同时这并不意味着你的风险降低了,因为在未达到损益平衡点前,你的周期被拉长了。

从「边际效应」数据模型来说,追求利益最大化是涉及的初衷,有悖于这一点的竞争可以选择退出。

当然,清醒者有之,犯浑者亦有之,每个人对于风险的理解又有不同。

4、衰退期,市场萎缩,产品面临着被淘汰,这可能跟偏好的转移有关。

如果项目走到了夕阳阶段,进场就是在扛雷。当然,现实生活中,往往也很难一眼就看出来,因为有些人会进行层层转包,让你以为是日出。

日出和日落其实看起来差不多,只是方向刚好相反。

于边际效应数据模型而言,峰值过后都是落日,只有少数的价值投资者才能接得住,但那仅仅是少数。

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这才是适用于大多数人的方法。

上一篇:

下一篇:

  同类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