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勤劳的故事

时刻小站 118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这是拥有任侠风骨、风姿傲然的洒脱李白。茫茫大梦中,惟我独先觉,这是有着独立苍茫、遗世孤孑的情感的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是遥望星月,寻找心灵栖息之地的谪仙李白。

然而,谁又能想得到,就是这么一位满身传奇的诗仙,他在少年时期,也曾经是一个不喜欢读书,总是逃学玩耍,让老师无奈不已的调皮学生。

在李白的故里,一直流传着铁杵磨针的故事

在李白五岁的时候,家里就开始给小李白发蒙读书了。然而当时的李白自恃聪明,于是就不刻苦学习,总是贪玩好耍,想着逃学。

有一天,李白在家门前遇见一位老婆婆正在溪边打磨铁杵。李白不解,走过去好奇地问:磨它做什么?老婆婆回答:磨针。李白问:这么粗的铁杵怎么可能磨成针呢?老婆婆说:只要功夫深,铁杵也能磨成绣花针。

可以说老婆婆最后的这一番话语,让当时聪慧的李白大受触动,明白了如果想要完成心中的抱负,自己不该如此凭借自己的聪明就不再学习,而是应该下更多的功夫,争取尽早达到心中的目标。

也正是在那时,李白开始刻苦攻读,认真学习。而那老婆婆磨铁杵的小溪便被称为了磨针溪。

据《方舆览胜》载:磨针溪在眉山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自感其意,还卒业。

同样的一个故事内容,只是地点不同而已。对于铁杵磨针,我们后人只能说这真的是一个很有教育意义、充满哲理的传说故事。

而且这也不太需要去证实它是否是确有其事,不过该故事发生的地点在李白的故居前是比较让人信服的。毕竟仔细想想看,少年小李白不可能跑到几百里外的象耳山里去逃学吧。

李白少年时期,用那铁杵磨针的坚韧精神勤奋攻读

大家都在说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诗仙李白的满身才华正是由于他从小刻苦学习的结果。虽然还有下半句话——但有时那百分之一的灵感比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还要重要,但假设李白在少年时期并没有刻苦学习的话,纵然李白有着那天生的百分之一的灵感又有什么用呢?也许结果有很大的可能是再上演一次《伤仲永》吧。

据记载,李白曾自叙道: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轩辕以来,颇得闻矣。常横经借书,制作不倦。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李白从小就有一位文学修养很高的父亲指导他学习,他说:余小时,大人令诵《子虚赋》,私心慕之。从这些地方来看,李白的少年时期是在刻苦学习当中度过的。

结语

可以说,那次偶然的溪边磨铁杵的事件,在李白的精神世界留下了很重要的印记,让他明白了坚韧刻苦的行为,是可以产生质的飞跃的。而李白少年时期用铁杵磨针的坚韧精神勤奋攻读,博览群书,这对他以后的人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由此看来,年少时期坚持刻苦学习,在增长自身知识的同时,这一行为也为今后的人生之路埋下了彩蛋。

:参考书籍《李白与地域文化》

本文由长焰原创所发,文中所用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一篇:

下一篇:

  同类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