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少数民族有哪些(四川少数民族有哪些)

时刻小站 180

不知大家注意没有,为什么很多东西一到了四川,不论政策观念也好,还是流行时尚也罢,或多或少都会发生变化。比如疫情防控,到了四川都会变得既认真又幽默;又比如结婚娶妻,全国很多地方彩礼成灾,而四川则几乎无此习俗。这是什么原因呢?

地处中华腹地的四川,四周被大山包围,中间为盆地,历史上常因其特殊地理位置而自立独行,又因此而多灾多难。造物主总是打开一扇门,又会关上一扇窗。地震洪灾自不必说,历史上屡有发生。但天灾虽凶,却不及人祸。四川的历史总是和中华的苦难同行,在蒙清等外族入侵面前,四川人总是一抗到底,敢于战斗到最后一个人,所以四川一直是外族立朝者最后征服的内地地方。当然,殊死抗争的结果是代价十分惨重,每次彻底失败之后当地人口皆所剩无几。为此,新的统治者便从全国其它省份移民填川,所以真正从古至今延续下来的四川本土人很少很少,大多数人身上都流淌着其它省份的血液,四川由此成为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移民省份,形成了四川人独有的文化和性格。

那么四川人的主要性格有哪些呢?一是原则和底线问题,分毫不让。四川人骨子里流淌着有史以来殊死相搏丶抗争到底的精神,这一特点突出地体现在对待一切侵略者的问题上,就是具有自觉的民族大义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并在抗蒙抗清和抗日中都体现得淋漓尽致。二是守礼而不拘礼,乐观豁达,不拘小节。这是四川人和大风大浪多灾多难抗争后的衍生品,是集体经历灾难后形成的共同特点。这个特点在苏东坡丶邓小平等历史名人伟人身上得到了集中体现,更深深地植根于四川人的日常生活中。那些历史上的填川移民,既然能毅然舍弃生生息息的故土家园,当然也可以不在乎过去的陈规陋矩。全国现在很多地方都有家族祠堂,但四川基本上就没有。还有丧葬,四川很多老村的百姓死了,埋葬不过是一个很纯粹的封土堆,和青山绿水融为一体。在艰辛和苦难面前,四川人总是以苦为乐,找到生存的理由和乐子,在苦难中开花。四川有句话叫洒脱,说的是人生淡泊,深明大义而举重若轻,淡看个人恩怨得失,淡看人间风物。三是敢于求变和冒险。这是移民精神的显著特征,是无数移民代代聚合承传所致。不同时期的移民在命运未知丶交通不便丶信息不通的情况下,无论是被动还是主动,义无反顾舍弃家园,跋涉数千里填川,这之间必然孕育出开拓和冒险精神,并深深成为植入骨髓的东西,随着岁月代代承传流淌。当然,求变和冒险,总是胜利和失败相伴,正确和错误相随。比如城市开车,四川人驾车喜欢变道,当然逢堵变道绝不是好的习惯,但也说明他们在前方风险未知和不可预判的情况下,就敢于主动以变应变的心理。当年,四川能成为改革开放的先发地之一,绝非偶然。再往前推,保路运动作为辛亥革命的先声,也不足奇怪。类似的案例,在四川历史上不胜枚举。四是开放包容,接纳五湖四海,拥抱观念潮流。四川作为盆地,虽被四周大山包围,但自然环境优越,历史上在和外界基本隔绝的情况下,也能实现自给自足,思维理念按说应是倾向于封闭保守,但正是大规模的移民彻底改变了这点。大量移民入川后,必然会发生交流碰撞相互接纳的问题。当地人口和外来人口之间,来自不同区域的外来人口之间,聚在一个地方,人情风俗丶生活习惯丶方言语音,必然各不相同,众多移民来川后相当于过去一切归零,好比重新回到了原始状态,除了一双手和荒芜的田地,农具丶种子丶屋舍丶衣被丶医疗等等,什么都没有,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只有开放包容,主动快速融合,抱团取暖,才能度过最基本的生存难关,因为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若不这样就难以形成正常的生存和发展秩序,如若连最基本的生存发展秩序都无法建立,那付出全部代价抛弃故园千里迢迢来到四川又是为了什么?今天来看,四川堪称人类历史上移民融合的典范,不同时期丶不同地域毫无关联的众多族群在相对封闭的盆地内完全融合为一体,没有一个移民族群作为一个单体而存在,除了残留下一些移民初期的蛛丝马迹外,基本形成了整体对外开放包容的四川文化或巴蜀文化。

四川不灭,中华不亡。四川这个地方就像一个大熔炉,把包罗万象熔为一体,四川这个地方就像一个大染缸,把五湖四海染成一方风景。在中华腹地,有这么一群融合中华各地血脉精神的炎黄子孙,是民族之幸,中华之幸。

上一篇:

下一篇:

  同类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