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的每一个是什么意思?

时刻小站 124

你生命中的好书,皆因你而来。

PART.01

前言

一艘船,一旦割去其系泊的缆绳,就会在风浪中漫无目标地飘荡;

一个人一旦失去同书籍的联结,在阅读的时候,其实也是如此。

如何才能与书籍建立有深度的联结呢?

一定要一页一页的阅读吗?

一定要把每一句话、每一个词的意思都弄清楚吗?

一定要对书中的每一章每一节,都输出总结性观点吗?

——不一定。

与书深度联结的最佳方式,是:在书的面前,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

像潜水一样,从不同的角度去扎入海底,去感受海底世界的深邃无尽、丰富多彩。

这些是你在海面所永远无法触及的瑰丽。

当你在书的面前,扮演多种不同角色的时候,你就可以从不同的入口,进入书中的世界——观看书中的青黄赤白黑,品味书中的酸苦甘辛咸。

读书的境界,自古以来,千人千话。

归纳起来,不外乎三境界: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PART.02

第一境界:见自己

读书其实是一个阅历彼此交叉的过程。

当你阅读的时候,你会自然而然的,结合自己的经历,建立起丰富的联想。

这个联想,

也许是关于过去的,你也许会想到曾经发生过的某件事情,这一刻你想改写它;

也许是关于未来的,你可能会想到即将要去做的一件事情,这一刻你有了新的灵感。

往往通过我们自己的思考,去和作者本人的思索碰撞的时候,就是这个交叉能够产生的时候。

比如,当你读历史书的时候,你可以把书中的人物当成自己,想象自己正在经历各种喜怒哀乐和生死存亡;想象自己面临书中的那种情况时,会如何选择?

这样读书才能够增进智慧。

——这时候,你在书的面前,扮演的角色就是【领悟角色】。

领悟角色指的是,你在努力的领悟,自己扮演的那个书中人物的行为模式。

由于你和书中的那个TA,所处的环境不同、认知水平不同、价值观念不同,所以,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做出什么样的反应和决策,你们的判断不同。

这时候,探索你和书中人物的不同选择、不同做法,进而思考TA是从哪个角度思考问题的,你是从哪个角度思考问题的。

这个过程中,你就会觉知到更真实、更底层的自己。

如果你常阅读那些经久不衰的经典好书,比如《道德经》、《孙子兵法》、《定位》、《理想国》等,就相当于和古今中外的顶级思想家处在一个朋友圈,可以借助他们高明的视角来提升自己的判断力。

——这时候,你在书的面前,扮演的角色就是【期望角色】。

因为你期待自己能像这些书中的智者一样,能够拥有前瞻性的思考力,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能够站在更高的维度来进行布局,能拥有精准的觉察力和开放的创造力。

你尽可能的靠近他们,感受着来自他们的一点点光,希望书中的东西成为救赎自己的那道光。

有些书,具有一定程度的复杂性,值得你一步步的去探索和拓宽。

在你阅读的过程中,你甚至可能会与作者进行辩论、谈判、互证,也会有共鸣、梳理、抚平

这个过程,你一定会经历冒险与不确定性,会经历内心的挣扎,那些曾经你深信不疑的观点和信念,可能会摇摇欲坠。

但读完之后,这本书也许激发了你的好奇心。

于是,你会想要尝试一些未曾设想过的道路,比如试试以前想但不敢做的事情,认识不同圈层的人,接触不一样的观点。

无论哪种,你都在经历认识自己,成为自己的过程。

——这时候,你在书的面前,扮演的角色就是【实践角色】。

人生在世,最先读的那一本书往往是自己,读自己的心性、思维、性格、能力等禀赋。

你的禀赋藏在你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中。

你是怎样的,书于你就是怎样的。

PART.03

第二境界:见天地

韩愈《原道》: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蛙坐井中,终日沉醉于头顶上的一方 美景,就无法看到天地之大。

一个人见过自己真实的一面后,就会深深的意识到自己的局限性。

就会知道,自己之外,尚有他人、他物、他事。

跳出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才能见到天地的宽广辽阔。

天地运行有其道,道就是规律,读书就是要认识那个道的运行规律。

——这时候,你在书的面前,扮演的角色就是【寻道者】。

怎么寻道呢?

你可以用【灵感反刍法】。

知名作家沃兹基硕德说过:不要追求读的快或慢,值得你时不时停下来思考一下的书就是好书。

在阅读的时候,有些书,也许你一时半会儿无法集中精力去读,看不进去,那么,你可以选择大面积的扫读,小面积的精读

在无关紧要的部分不多浪费时间,而在关键精髓的部分,就要停下来仔细的反刍,看看能不能寻到那个道。

这时候,你的读书状态可能是:翻开一本书的时候,翻得很快很随意,以一目三行的速度在扫读。

当你读着读着,突然捕捉到一个关键词,或者看到一个让你很有启发的观点,它们让你的身体产生反应了,或让你的心突地震了一震,

这时候,你就马上停下来,开始【灵感反刍】,仔细品味这个地方带给你的感受和思考:

为什么刚才这个点让我有反应?

这个点给我带来了什么样的启发?

我能够把这个启发点迁移到生活中的哪些事情上?

我的脑海中,有没有和这个启发点类似的知识或者回忆?

【灵感反刍法】这种阅读方式比较适合阅读哲学类、人文类、心灵成长类的书。

PART.04

第三境界:见众生

每本书都是作者对TA所看到的众生状态的一种描述,或生或长,或消或亡,或高或低,或长或短。

万物有灵且美。

当你打开书的一刹那,就开启了一扇去往不同时空的大门。

在这里,你可以遇见各种各样的人,听说形形色色的事儿,抚摸不同时代留下来的思想精粹。

交友要交五湖四海的朋友,读书当然也要遇更多的人和事儿。

每个人,每件事,背后都有千丝万缕的信息可待挖掘。

——这时候,你在书的面前,扮演的角色就是【提问者】。

你可以尝试着,对书中所有你感兴趣的人物角色去提问,然后自己思考答案,或从书中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来。

也就是说,把书中的那些角色,当成是活生生的人,去和他们交流,去探索他们更多潜藏的信息,去探询他们看待世界的视角,去思考他们的立场和观点,去深挖他们的信念……

即使你手中是一本工具书,那么书中也一定有佐证观点的案例或故事,你可以向案例/故事中的那些角色去提问。

可以提一些什么样的问题呢?

丢掉你的限制性信念,你可以向他们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比如:

你是内向的还是外向的?

你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依靠的是逻辑,还是直觉?

你接纳自己的性格和特点吗?

你想成功吗?

你害怕失败吗?

促使你上进的动力来源是什么?

你如何看待金钱?

你如何定义自己在职场中的角色?

你有哪些兴趣爱好?

你会倾向于和什么样的人交朋友?

你觉得什么是有趣的?

你觉得什么对你来说是重要的?

......

也许,书中找不到这么多问题的答案。

所以,你需要代替那些角色来回答你向他们提出的问题。

这些提问和回答,会帮助你对自己认识得更加深刻,也能帮助你发现那些角色的独特魅力。

不仅如此,它们还能帮你看清楚那些角色在故事中的位置,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感,理解每一个生命的选择。

当你努力去理解一个人,向TA提问,替TA回答,结合TA在书中的种种经历与行为,你会如梦方醒的意识到:

命运是如何雕刻出了这样的性格、思想、做法。

——这才是真正的理解。

真实的世界是由各种各样的人构成的,他们多姿多彩——各有各的故事,各有各的内在生命体验,各有各的生长脉络。

如果你没有尝试着穿过对方的生命光阴,你很难对他的处境产生真实的理解。

其实,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和你的观点不一样、想法不一样、视角不一样的人,他们都是你认识这个世界的奇妙窗口。

——是他们,帮你撑开了这真实而广袤的世界。

读书如站在黑暗中的一处,手执明灯,去欣赏一幅巨大的画作,

但,每个人只能照亮身前有限的画面。

要想看到完整的画面,需要借助其他的灯光,一幅幅的去拼凑,才能看到完整的图像,见到众生的内在图景。

当你阅读时,在书的面前,其实你还可以扮演很多种角色,比如:

文化探索者:通过读书来了解不同地域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

文本分析者:从自己阅读的文学作品中,分析其主题、象征意义和文学技巧。

记忆守护者:通过阅读回忆录或自传,保持对某人的生活经历和片段的记忆。

问题解决者:通过读书来获得你所面临的特定问题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

还有很多很多的角色,等待着你去体验。

当然,一个人在读不同书籍的时候,所扮演的角色可能是不太一样的

而书籍是传承思想的最好介质,只要你选书得当,就能以极低的成本向那些拥有顶级思想的人学习。

当你阅读时,你赋予了书籍生命,书籍也给你的人生带来了色彩。

那么,你是打算入书之宝山而空手归呢?还是带着角色深入其中,在书中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呢?

上一篇:

下一篇:

  同类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