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决定人民币汇率的基本标尺
汇率作为两国货币的比价,其变动主要受两国相对购买力、两国货币政策、以及风险偏好的影响。观察汇率的标尺之一,是看两国相对GDP增速的变化;标尺之二则看中美利差。对比历史数据,2020年以前中美两国相对经济增速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更大,2020年以来则中美货币政策差异对汇率影响更为显著。
02
汇率对债券市场的二重影响
分析汇率对债市的影响,历史数据显示,美元指数与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当美元指数上升时,国内债市收益率倾向于走低。其中的传导机制主要在于当美元指数走高时,往往会带动大宗商品价格下降,进而带来CPI走低,从而拉低债市收益率。另一方面,当人民币汇率出现持续贬值预期时,境外机构和个人则倾向于减持人民币债券。但2018年人民币汇率走贬,更多是国内汇改因素,海外投资者并未形成持续的人民币贬值预期,因此并未出现减持人民币债券的行为。
03
驱动债券市场的两大主轮
尽管汇率对债券市场有间接的影响,但驱动债券市场的核心还在于:1、资金供需缺口。当广义资金供给M2与实体资金需求社融增速出现自下而上扩张时,则意味着债券市场流动性供给宽松,债市收益率有下行推动,债市相对走强;2、名义GDP增速,即通胀与实际GDP的变化。当GDP增速向上或通胀压力增大时,债券市场收益率往往上行而出现阶段调整或者熊市行情。目前来看,资金供需缺口依然对债市有利,但随时可能形成拐点;名义GDP增速修复预期较强,但短期现实较弱。因此,债市表现为犹豫格局。
04
人民币汇率与港股、A股存在一定的镜像关系
尽管A股、港股近年来越来越表现得像硬币的两面,但A股、港股和汇率并不互为因果关系,大部分时候是中国经济预期和美元流动性预期变化共同导致的结果。基本的逻辑表现为:国内基本面向上(复苏超预期)-->汇率升值-->外资流入-->核心资产反弹;或者海外流动性收缩(通胀超预期)-->汇率贬值-->外资流出-->核心资产调整。短期行情上攻乏力,主要来自对经济复苏力度不强、海外通胀顽固、地缘政治冲突等方面的担忧,核心还是短期中国经济修复不够强。
05
汇率对股市更多是中短期影响,对产业周期关系不大
从汇率变动与A股港股估值变动来看,汇率升值或贬值在中短期内更为显著,更多体现为对估值波动的放大,并不显著影响产业周期。因此,在汇率极致走贬或走升时,往往可能意味着估值往复的一个契机。
06
当前汇率已充分计入预期
从相对经济增速来看,今年东升西降是基本格局,近期汇率向7.0逼近一方面反映一季度中国经济触底但尚未出坑,另一方面1月份美国通胀与非农就业依然有较强粘性。从未来中美货币周期来看,美联储3月之后预计再次释放加息压力,后续利率上行空间越来越小,中美利差越来越对人民币汇率有支撑。
07
中国基本面和盈利的修复已在路上
未来,国内被动去库存结束,央行货币政策积极支持实体经济发力,两会之后一系列重大投资落地,政策的火车头给实体更多动力。目前中国企业盈利前瞻指数和中国企业经营状况指数显著改善,未来再看到库存周期的扩张,则对于A股投资将意味着良好的蜜月期。
08
A股、港股的三段论行情仅走完鱼头
从定价逻辑来看,本轮A股、港股行情具有高度的一致性驱动:1、去年11月以来海外流动性逆转与经济重启预期,推动股票市场估值扩张,直至近期海外流动性预期出现变化(体现为汇率近期的波动);2、两会政策主题的关注,特别是去年10月以来已出现积极扩张央行资产负债表以支持经济的迹象,使得今年市场对两会政策格外关注;3、二季度之后基本面修复带来的价值中枢震荡提升的机会。
09
A股的长周期与内需板块逻辑
从长周期来看,目前处于三年疫情后的修复之年、20大开局之年、资产回报周期迎接拐点之年、中国经济与居民情绪修复之年。尽管汇率有所波动,但对于内需板块而言,历史上受汇率波动影响相对更小。对于内需两大核心,生物医药板块目前相对于沪深300指数的估值溢价率处于历史底部;中证消费指数则相较混合基金指数、沪深300指数更表现出时间的价值。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富国基金不保证基金投顾组合策略一定盈利及最低收益,也不作保本承诺,投资者参与基金投顾组合策略存在无法获得收益甚至本金亏损的风险。基金投资顾问业务尚处于试点阶段,基金投资顾问机构存在因试点资格被取消不能继续提供服务的风险。
免责声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