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葬者什么意思(送葬者什么意思)

时刻小站 160

本文篇幅较长,通篇都只是一位当年曾沉醉于摔角的大男孩对于葬爷退役的絮叨与呢喃,不喜无入。

北京时间2020年6月27日,WWE在Smackdown第1088期节目中,宣布送葬者正式退役。

作为一个只顾捞钱的摔角"营销号"的作者,我一开始并没有太过感慨,却也颇感意外。

没有太多感慨,是因为早就做好了准备。早在2012年,当六米高的巨大牢笼随着丧钟缓缓升起,三位老将彼此搀扶着,走到大屏幕前紧紧拥抱时,我就做好了准备;当2014年,英雄迟暮的"死神"竭尽全力、几番挣扎着才从地上缓缓坐起,在21-1的大屏幕下颓然四顾时,我就做好了准备;当2017年,昔日叱诧擂台的他被后生可畏的罗曼近乎无情地虐杀,而后神情肃穆地将跟随自己征战多年的礼帽和战衣封存在擂台上时,我几乎以为这一刻,真的要来临了。

对理应伤感之事做好了准备便不会太过难过,就像一个屡次被病危通知书告知的病人做好对死亡的准备后一样。

可也正是因为经常被可能的退役"虚晃"一枪,就像是听多了牧羊人"狼来了"谎言的村民一样,当那一刻真正到来时,我更会觉得诧异。何况前几天我才刚看到一篇有关WWE合同的文章,里面提到,送葬者与WWE的合作将持续到2034年,我几乎是前一秒还在想届时年近七旬的葬爷会以怎样的形象出现在擂台上,后一秒就看到了葬爷决定退役的消息。而且,葬爷的职业生涯,篇幅何其浩长、恩怨何其经典,他理应在《摔角狂热》这盛大的舞台上,在成千上万信徒山呼海啸的致敬膜拜中留下他最后的回眸。而丧钟真正最后一次响起的时刻,却是在一场连一名真正的观众都没有的周常规节目上。难道这似乎永远都不会结束的"不死之人"的传说,真的要这样波澜不惊地落幕了吗?

很多接触摔角时间不长的朋友可能会困惑,说不就是一个擂台老将退役了吗?纵使他名望颇高,但摔坛传奇何其多也,新老交替乃业内常事,何必因此怅然若失长吁短叹?

没错,摔角界是有数不胜数的名将,但送葬者在摔迷心中的地位,却绝非一般传奇、甚至头牌选手可比。严格来说,送葬者不是任何一个时代的头牌:八十年代,摔迷们狂热于激情与肌肉同样澎湃的胡克·霍根,九十年代中期,酷酷的布雷特·哈特和桀骜不驯的HBK针锋相对相继称王,世纪之交,"冷石"、"巨石"在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上演双石争霸,而之后,塞纳、罗曼两人又相继坐稳WWE明星的第一把交椅。时代不断更迭,可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从"西红柿炒鸡蛋"变成"粉红色的回忆"、再变成"赤橙黄绿青蓝紫"的时代色彩背后,永远横亘着一抹庞大、静谧却又令人肃然起敬的黑色。送葬者永远不是头牌,但头牌选手们与送葬者,就如同木叶村的鸣人与佐助,是所在组织的阴阳两极,两者缺一不可。

巨石强森、约翰·塞纳等人固然出色,但人往高处走,他们以WWE为跳板飞向了更高的天空,而送葬者,却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挚爱的摔角。

他将毕生献给了摔角,也将无数的经典恩怨献给了我们。一说到WWE剧情中最具标志性的"死对头",你可能会想到冷石VS巨石、塞纳VS兰迪等等,而要说到谁才是送葬者最经典的恩怨对手?我们却无法说出一个名字。因为他塑造的经典恩怨实在太多太多了。送葬者的"死对头",是"黄金时代"的终极战士,是"新生代"的横纲、HBK,是"恶劣态度时代"的冷石、巨石、HHH、科特·安格,是"无情侵略时代"的兰迪·奥顿、巴蒂斯塔、艾吉,是后来的CM·朋克、莱斯纳,是血脉相连的"红魔"凯恩……如果有新摔迷希望只通过看一名摔角手的职业生涯,便能从中了解到足够多的WWE历史,那我一定会推荐他看送葬者。葬爷宛如一块活化石,他与恩怨对手们的对决见证了WWE的历史变迁,也与他们交相辉映,让彼此原本就深入人心的角色更加熠熠生辉。

说到"角色",送葬者之所以独一无二的一万个理由中最重要的一个,便是他无与伦比的剧情角色。论单方面能力,送葬者力量不敌胡克·霍根、线条不及巨石强森,不像塞纳这样靠口才担起推广大任,也不像兰迪那般凭颜值坐拥万千女粉,但他所塑造的角色,却一瞬间便能闯入粉丝心门,震其灵魂。其实,送葬者的角色也不是一朝而定的。从一开始的"活死人",到后来的"黑暗教会"皮肤,到"美国坏蛋",最终,凭借经典的死神形象成为了无可超越的存在。他缓慢而威严的步伐、悠长而庄重的丧钟配乐、令人不寒而栗的"翻白眼"、"恶魔吐舌",以及每一招、每一式,所有的细节,共同组成了这一无比丰满的完美角色。明明是"活死人",却"有血有肉",明明冷酷无情,却为全世界摔迷所钟爱——发自灵魂地钟爱。

其他摔角手与送葬者在摔迷心中地位的差别,就如同妙龄美女与灵魂伴侣在人们心中的差别一样。一名可爱的美女固然可以靠她的婀娜多姿赢得一个人的喜欢,然而这种"喜欢"仅仅停留在想要"深入"了解的地步上,她无法像与对方志同道合、懂得对方一切所需所想和喜怒哀乐的灵魂伴侣一样,收获一份忠贞不渝、深入灵魂的挚爱。同理,这世界上从来就不缺乏技术精湛的摔角手,但他们那些令人目眩神迷的技巧,却大都只能像卖弄风情的美女般博得观众们一时的好感,而无法成为摔迷心底的挚爱。花里胡哨的表面操作固然能让人们一时难忘,但大巧不工的经典角色才最能深入灵魂,从而最终被人们所永远铭记。

没多少人知道送葬者为了塑造和保持自己的角色付出了多么巨大的代价。远在社交媒体风靡之前,为了保持自己角色的真实性,送葬者一直深入简出,将很多擂台上的习惯都保持到了生活中。更令人动容的是,为了维持自己冷酷的擂台形象,一身伤病的他往往是一分钟前还在龇牙咧嘴地接受冰敷治疗,一分钟后就面无表情地忍着剧痛出场作战。实际上,常年的擂台征战让送葬者的身体早就千疮百孔了,而这一事实,直到在2019年的一段采访中,才由送葬者亲口告诉了摔迷们。

"过去的28年间,保守估计,我做过15、16、17次手术,我的两个眼眶都破裂过,我被火点着过,呃,那可不好玩,我胸肌、二头肌撕裂过,我做过好多次关节手术,只是为了取出漂浮的碎骨头和其它东西。我自己都不知道脑震荡了多少次,是,这些让我身体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就像变魔术一样,你要把所有东西整合到一起。"

"各种胶带、拉伸、冰敷,是的,干这行并不像很多人想的那样风光无限。我喜欢它,很明显它是我一生的使命和激情所在。这并不像你想的那样迷人,你不工作就没报酬。"

其实,"角色塑造"和"讲故事"的能力,也一直被送葬者所强调。葬爷曾表示,现在新的一代摔角手陷入了一个怪圈,就是为了给观众们留下深刻印象,而一昧在摔角技巧上追求高难度,这其实是剑走偏锋。什么意思呢,举例来说,当摔迷第一次见到高难度的"360度飞扑"时,他们会眼前一亮,觉得这个家伙真厉害,但看久了之后,当摔角手再做出这种动作时观众们就会觉得不过如此,于是乎摔角手可能就会开始练习难度更高的"630度飞扑",甚至"1080度接一秒五圈托马斯回旋接月面宙返接蛙式自杀头槌式飞扑",以求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殊不知与动作难度提高相伴的,是摔角手受伤风险的提高,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恶性循环。送葬者指出,摔角的真正重点是用摔角来讲述故事,而并非一昧秀操作。

送葬者这一说法可谓一针见血,直接指出了当代摔角的弊病。放眼望去,摔角界在技术方面的创意可谓层出不穷,一些往日难得一见的高难度技巧都成了常规操作,但尽管如此,摔角的受关注度仍然持续走低,其原因之一,正如同葬爷所说,那些个性鲜明的鲜活角色,以及引人入胜的走心剧情,都越来越罕见了。"快餐"式的剧情若因时间紧凑而赶制一下还无可厚非,但吃多了却必然使人反胃。

"如果新一代的选手们一直保持我们所有过的那种激情,摔角行业就会一直繁荣下去。"在如今这个十分容易懒惰和懈怠的年代,送葬者此言实乃金玉良言。事实上,送葬者从未停止过对于后辈摔角手的关心。是他建议布雷·怀亚特要与时俱进地改变自己的角色;是他在拜伦·科尔宾做出错误的出场动作时恨铁不成钢地冲他大吼;而现任WWE冠军德鲁·麦金泰尔称送葬者曾告诫年轻时的他"不要扮演角色,要成为角色",自己当时不明白,直到很久之后才如梦初醒。

葬爷不仅用他对摔角行业的见解帮助许多后辈摔角手更上一层楼,他的德高望重同样也在公司内影响深远。当年少轻狂时的HBK组建"The kliq"帮派在后台呼风唤雨时,是威信颇高的送葬者组建"BSK"帮派与之分庭抗礼(辟谣:两个组织间其实并没有实际矛盾,但BSK的组建确实维持了后台势力的平衡);当HBK与老麦上演背信弃义的"蒙特利尔事件"后,是送葬者义愤填膺地冲开老板的办公室门,要求老麦为哈特道歉;当HBK(HBK:怎么老是针对我?)与冷石的头牌交接大战上演之前,又是送葬者,在后台直接壁咚HBK,摇着沙包大的拳头警告HBK不要存私心耍花样;当凯恩作为新人初来乍到,是送葬者无私的帮助让"红魔"成为最无私的"绿叶";当HHH迷茫地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不知是否要继续与斯黛芬妮那饱受非议的恋情时,他寻求的是送葬者的建议;当选手们在后台因为某事争执不下时,他们会找"摔角手法庭"的"审判长"送葬者来主持公正;当摔角手们醉心于跟漂亮的女选手勾勾搭搭时,是送葬者建议这些不成器的后辈要向自己学习,与女郎们保持距离。虽然后来没有逃过放之死亡谷也准的"真香"定律,但在当时确实起到了整肃后台风气的作用。

其实,送葬者在后台的影响力,只是其行业影响力的冰山一角。他优秀的角色塑造能力,让许多人在连WWE是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只因接触了他,就爱屋及乌地喜欢上了WWE,最终了解了摔角。拿豺哥本人来说,也是当年因为父亲的一句"听说有个叫送葬者的家伙一个能打10多个",才在好奇之下开始在网上搜索"送葬者",结果,一入"渣E"深似海。也因此,我后来才开始从事与摔角有关的工作,并接触到一些志同道合的摔迷朋友,还跟一位同样喜欢摔角的女摔迷有过一段颇为难忘的缘分,可以说,远在美国……哦不,远在"死亡谷"的葬爷,却在冥冥中直接改变了我的整个人生轨迹。葬爷的影响力,由此可见一斑。

因此,看到葬爷英雄暮年却仍旧拖着老病之躯在擂台上奋战,我的心情非常复杂——相信很多摔迷朋友跟我的感觉是一样的:既贪婪地想要看到葬爷的另一场经典比赛,又担心他在下场比赛中严重受伤从而影响老年生活,更怕他因体力不支打出糟糕的比赛而给职业生涯抹上污点;既渴盼他能有一场风风光光的退役比赛,又担心从此看不到自己心目中的偶像巨星表演,更担忧他的"最终旅途"无法有上乘的比赛质量,让他的生涯无法善始善终——所有所有这些复杂而矛盾的心情,都源于对于送葬者的尊敬与热爱。

好在,送葬者的最后一战是一场采用录制的电影式比赛,这诚然是疫情所致,对于葬爷来说却也算因祸得福。由于采用录制,送葬者在比赛中没有出现太严重的体力透支问题,反而充分利用自己丰富的经验完美地驾驭着节奏。他破天荒地采用"美国坏蛋"这个已经沉寂了16年的限定版皮肤,骑着帅气的摩托迤逦而来,最终又驶着它绝尘而去,这一来一去,就是我们的整个青春。

不同于瑞克·福莱尔、HBK等名将退役时的悲情,送葬者连留给我们的最后一幕,都是如此硬派而帅气。不禁让人想起那句台词:"连跑都跑得那么帅,我真幸福!"

送葬者远去了,这一次,再也不会回来了。

不,他从未离开,不是吗?

上一篇:

下一篇:

  同类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