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磅等于多少公斤(七十磅等于多少斤)

时刻小站 165

传统俗语里的智慧:弓硬费弦,人硬费钱

经常有那么一种语言,它们寥寥数字,很是经典和精辟,但不在高文典籍里,不在教科书里,甚至在一些文艺作品里也看不到,它们只流传在人们的口语里。遇到适宜的情景,这寥寥数字一出口,即刻便让人觉得既合事宜,又形象贴切,听者也会心领神会,立解妙趣。这样的语言就是传统俗语,又可以称之为民间俚语。

传统俗语也是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最为精妙的地方在于:语言浅显易懂,譬喻形象生动,于粗浅之中却常常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例如老辈人经常说的那句:弓硬费弦,人硬费钱,竟是用一个普通的物事说了为人处世的一个大智慧。

在《三国演义》里有一个情节,年逾六十的老将黄忠为了在刘备和诸葛亮面前证明自己精力不衰、宝刀未老,硬是同时拉开了两张两担的弓。按照汉朝的计量制度,一担相当于60公斤,两担就是120公斤。玩过弓箭的人应该知道,一个业余射箭运动员使用的弓一般就是30到40磅,职业运动员或者身体特别强壮的人,才有可能拉开70磅左右的弓。如果换算成现代弓的磅数,黄老将军拉开的力量就大约260磅,相当把现在最强的弓一次拉开了快四张。其力量之强悍可见一斑。

黄忠当时使用的弓就属于硬弓。弓身上两端用来挂弓弦的弧形部分叫做弓臂或者弓片,是弓用来储存和释放能量的地方,这个位置因为使用的材料、制作工艺的不同,会形成不同的弹性形变系数。简单说,就是弓臂越是硬,就越能储存更大的力量,将箭射出去越远。与之相辅相成的是,弓臂越硬,将弓拉开的时候,弓弦所承受的拉伸力就越大;弓弦松开的瞬间,弓弦受到的紧绷力也越大。因为弓弦释放、弓臂从弯曲储存势能、转化为动能的时间差不多是相等的,所以越是硬弓,单位时间内释放的能量就越多,因此弓弦首当其冲就越容易崩断和磨损。

硬弓费弦,这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的鲜活经验。后来人们又发现,这个规律不但可以用在开弓射箭上,还可以用在为人处世以及修身养性方面。于是,用弓的经验被很贴切地嫁接到了人硬费钱这件事上。

当然,这里的硬并不是指一个人的物理性状的柔软或者坚硬,而是指一个人的心性、性格以及由这两者共同作用而表现出来的处世风格。人们常说某个人是个硬汉子,就是指这个人为人刚强,坚毅果断,宁折不弯、宁死不屈,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胆气和豪迈;相反,说一个人是软,是指这个人优柔寡断、胆小怯懦,禁不起威逼利诱,受不了艰难困苦;更有甚者,那就会说这个人是软骨头,这就已经上升到人格、品质层面了,是典型的骂人话。

但从硬和软的定义看,似乎是硬比软好,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答案是不一定。倘若在战乱时期,一个人要是刚强勇敢,也就是足够硬,就可以冲锋陷阵、杀敌立功,立大功、成大名,甚至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也有可能,完全是英雄气魄、豪杰壮举。越是不怕死的人,才越有资格活着。这句话既是战争的规则,也是乱世的法则。也就是说,越是有硬度,就越可能获得在战乱中生存的机会。

但倘若一个人并未身处乱世,面对的也并非是对手或者敌人,面临的事态也并非危急关头、生死存亡,那么他的硬就不再是生存的法宝,而成为做人处世的障碍。日常生活里,一个人过于刚强,就容易冥顽不灵、顽固不化;性格、思维里的刚性成分越多,其言语、行为的棱角、芒刺就越多,越容易与外界和他人发生摩擦、冲突、争斗;性子越是硬,就越容易争强好胜、逞凶斗狠,从而将小事变成大事,好事变成坏事,乃至招致祸端。

中国人历来讲究和为贵和气生财和气致祥家和万事兴,等等。一个人在日常生活里时时事事处处都讲究硬度而不讲究风度,就很难和周边的人处好关系,这样就很容易丧失很多机遇,破坏良好的外部环境,也容易使自己经常处于困惑之中。倘若这样的硬度进一步放大和扩展,那么就会陷入不进且退的不良局面里。刚强的性格经常需要更加巨大的付出才能支撑;刚强的人往往好面子、重尊严,而这些东西也经常需要物质和精神力量才能维系;刚强的人容易闯祸,而要让祸事平息或者收拾残局,又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这就是老祖先通过弓硬费弦而总结出来的人硬费钱的处世智慧。

硬的反面是软,刚的反面是柔,一阴一阳、一正一反,这是一对互相对立而又相辅相成的哲学命题。古今中外关于这类话题的论述很多,但相信最精彩最丰富也最深刻的思想,应该蕴藏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

有一个典故,说是有一个智者在即将辞世的时候,将所有的弟子叫到榻前,然后张开嘴,让弟子们看。随后就问:牙齿呢?弟子回答:掉光了。接着问舌头呢?弟子回答:尚在。智者的弟子当然都不是泛泛之辈,很快就通过老师的行为领悟出了柔弱自古胜刚强的道理。同样一个故事,几乎一样的情节,一种版本认为其中的智者是老子李耳的老师商容,在场的弟子就是老子。老子也因为老师的启发而悟出了上善若水的至理。另一个版本则认为该智者是古希腊的苏格拉底。

考究学的争议似乎在这里没有多大的意义,反过来思考,不管其中的智者是谁,都说明关于刚与柔的辩证,是一个从古以来中外智者都在思索的课题。在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道家看来,柔弱是一个不可战胜的力量,也是一种最具有智慧、最可久远的存在方式。柔弱到了极致,就可以无处不在、无所不包、无所不容,就如同一抔食盐撒进了水中,分不清哪个是盐、哪个是水,从而盐中有水、水中有盐;盐即是水,水即是盐。柔弱是一种具备强大的融合、贯穿、悠远的力道。

那么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否就罢黜刚强,独尊柔弱了呢?中国人的智慧从来不是偏执的。关于刚强,儒家的亚圣孟子就曾经做出过一个非常经典的论述: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此谓之大丈夫。在富贵、威武、贫贱面前的不淫、不屈、不移既是衡量一个大丈夫是否够格的标尺,也是对整个民族的气节、风骨的号召。千百年来,炎黄子孙之所以能够在灾难里不断前进、在祸患中顽强崛起,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靠的就是这股不服输、不屈从、不摇摆的骨气、硬气、刚气。看来尽管弓硬费弦,人硬费钱,但该刚硬的时候,还是要如磐石、如泰山、如钢铁,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而人最为烦恼的,则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该刚硬、什么时候该柔软?刚和柔、硬与软的时机、尺度如何把握。首先,尺度的把握,完全可以参考据说是诸葛亮的一本著作《将苑》(又名《心书》)里的一句话:为将者,当刚不可折,柔不可卷。太过刚强,容易起摩擦,也容易锐气被挫、锋芒被伤,硬度达到极致的东西,往往又很脆;太过柔软,又容易动摇,容易被威逼利诱,容易被欺压驱使。而最佳的状态则是,刚强中含有柔韧,柔软里保持底线,外柔内刚、外圆内方,高调做事、低调做人。

其次就是硬与软的选择。在事关国家民族、忠孝大义、公理正义的原则性问题上,当然要毫不含糊地刚强无比、锱铢必较、寸土必争;在对待亲情、友情、爱情的时候,自然要柔软无比,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让柔的力量和魅力得到充分的释放。

(观点与视角原创作品,喜欢作品的朋友欢迎关注本自媒体号,并积极互动;文中配图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敬请联系删除)

上一篇:

下一篇:

  同类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