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出汗是怎么回事(身体一阵一阵的出汗怎么回事)

时刻小站 116

流汗是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科学认为,出汗不仅可以起到散热、散寒的作用,还可以把身体里的湿气浊气给带出来。人适当地出汗,并非坏事,一个人能常出点小汗,往往说明身体还不算差,还有能力自动排毒邪。但是,如果一个特别容易出汗,比如没有进行任何运动,或者天气因素影响,身体仍然会自发地出现出汗症状,这种情况就是我们常说的自汗症,是一种不正常的出汗现象。

自汗症

自汗症在临床中比较常见,现代医学认为,自汗症主要是由于精神紧张、情绪激动、自主神经损伤、紊乱等因素导致人体内分泌功能受到影响,使患者在白天也会出现自汗的症状。此外若是罹患其它严重疾病,也会有动辄出汗的症状。虽说该病不会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但是如果没有及时治疗,也会加剧合并体癣、足癣、毛囊炎等并发症的危险性,这会对其日常生活、工作造成影响,也容易使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倾向。

其实早在东汉时期,中医就有过自汗症相关的介绍。《素问·经脉别论》中将汗出异常原因归结于生病起于过用,并且根据五脏不同,阐述汗出来源不同。其认为,五脏分别对应不同的体液,泪为肝液,涕为肺液,唾为肾液,涎为脾液,而汗为心之液,汗归心管,心又主血,所以中医有汗血同源的说法。

汗液和血液在本质上属于同一种东西。如果你只是津津汗出,那就是正常的生理代谢,如果你老是出大汗,那就是在伤心血。这也是为什么平时汗出的多的人会心慌心跳,因为心血不足了,就好比池塘里的水少了,那鱼肯定呆不住,它就会乱跳。出汗过多,不仅会损心血,还会耗心气。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大汗淋漓之后,会有一种虚脱的感觉,其实就是不正常的出汗伤了心气。

另外,《素问·阴阳别论》曾讲到:阳加于阴,谓之汗。其认为阳化气、阴成形。二者在人体内也是有着密切而不可分割的关系,所以汗液的形成,皆是阴阳二者功能变化的结果。这是什么意思呢?

打个比方,假如灶上有一锅冷水,你不开火,水是不会有任何变化的,但是如果在锅底下烧起微微的小火,锅里的水就会慢慢变热,沸腾,然后蒸腾出热气来。锅里的水就是阴,灶上的火就是阳。把阳作用到阴上,汗就出来了。简单来说,你感觉到是汗,实际上它是由你体内的真阴转化而来。

营卫不和是自汗的重要病机

有些人认为汗为心之液,那么自汗症的病因就在于心,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前面我们讲到阳加于阴,谓之汗。阴阳者,营卫之本,营卫者,阴阳之标,故阴阳气血失调于内,可致营卫不和于外。在临床中,多数医学家认为营卫不和是自汗的重要病机之一,而营卫不和则是脾胃失健所致。

营气,又称荣气,是行于脉中的富有营养作用的一种气。营气与卫气相对而言属阴,所以又称营阴。营气与血同行脉中,具有营养作用,与血可分而不可离,故常营血并称。卫气卫气是行于脉外的具有保卫作用的一种气。卫气与营气相对而言属阳,故又称卫阳。

而营气、卫气 都属于人体的营养物质,来源于脾胃运化所产生的水谷精微。《灵枢·营卫生会篇》曰: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 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气健运,化源充足,则心血充盈。汪琪在《济阴纲目》中说到:脾气入心而变为血,心之所主亦借脾气化生。反之,若脾的运化失健,则心血无法得以濡养,而汗为心之液,心血耗伤,气随血脱,卫阳不固,腠理不实而导致自汗。可见,心血亏虚可导致汗证的发生,但究其根本,仍是由脾的功能失健所导致。出汗以盗汗为主,亦常伴有自汗。

桂枝汤治疗营卫不和自汗症

对于自汗症患者来说,临床西医多对其采取药物治疗方案,虽说西药治疗效果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是西药很容易使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且如果长期用药,也容易对患者器官功能造成损伤,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容易对整体治疗效果造成影响。

近年来,我国经济水平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饮食方式在不断改变,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自汗症发病率,有调查显示,如若长期饮食无节,或者情绪不稳定,多度饮酒,以及妄于作劳者,都会导致阴阳损耗,从而导致营卫不和。

而前面我们讲到,自汗症的基本病理是营卫不和,即营弱卫强。因此临床上我们多用桂枝汤加减进行治疗。方中桂枝味辛性温,辛能发散达邪,温能通阳逐寒,故可驱解肌表风寒之邪,使卫不在强。白芍苦酸微寒,能益血敛阴,使在里之营阴渐充,而营弱可复。两药配伍,相得益彰。桂枝君芍药,是于发汗中寓敛汗之旨;芍药臣桂枝,是于和营中有调卫之功。它如生姜辛温,可助桂枝解肌泄邪;大枣味甘,可佐芍药和营益阴,而姜枣合用,又非专于发散,能行脾之津液,助桂枝芍药以和营卫;甘草甘平调和诸药,安内攮外,五药配合,共奏调和营卫,解肌祛邪之效。

需要注意的是,虽说当今时代自汗症多为营卫不和所致,但是除了营卫失调之外,肺卫不固、气阴两虚、湿热迫蒸,这些也会导致自汗症的发生。因此在治疗的时候,我们还需根据自身的症状进行辨证,切记不可盲目服用药方或者偏方,以防症状加重。

以上相关内容表述望能让更多朋友受益,有需要交流的朋友也可通过点击我头像进行私信。

【声明】:

1、本文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2、在任何情况下,文章中的资讯仅供读者参考之用,读者不应单纯依靠本文而取代个人的独立判断。对于因使用、引用、参考本文内容而导致损失、风险及纠纷,我司不承担任何责任。

上一篇:

下一篇:

  同类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