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生产管理(生产管理都需要做什么工作)

时刻小站 109

《前言》

在制造业领域,高质量发展是必然之路。那么,必须提升工厂管理的能力,否则就无法在市场竞争中胜出。

很多企业习惯于用同样的方式做同样的事,用传统的习俗和方法,会更容易,没有压力。许多人坚持自己的思维和固执的做事方式。工厂经理和制造经理的职责就是改变这些人,改变组织,并领导他们实现新的目标。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需要具备三种能力:

维持管理能力、变更管理能力和方针管理能力。

一、维持管理能力:

(一) 维持管理能力的含义:

维持管理能力是使理所当然的事情成为常态。

1、维持管理的第一步是确定规则。

制定规则,并让员工了解这样做的目的,以及如果不遵守规则,将造成的损失和障碍。如果规则可用,那么就严格遵守。让规则发挥作用的有效方法是可视化。

制造业工厂的生产现场要确定与 4M 相关的各种规则。

【4M】:4M是ISO质量管理体系中的要素之一。其内容是:Manpower(人力);Machine(机器);Material(材料);Method(方法、技术);通常还要包含E:Environments(环境)。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人、机、料、法、环五大要素。

2、人员维持管理能力

在有许多临时工和新员工的现场,很难管理人员。今天进入的工人明天辞职,迟到和未经许可的缺勤是日常的事情。

首先,必须确保能完成工作量的人员数量(人手)。

其次、制作技能图,明确各种岗位应具备的技能及各位员工当前具备的技能,为员工指明技能努力发展方向。

第三、培养多才多艺的工人(多能工),即使出现人员空缺或调动,现场生产也能灵活应对。

第四、为了提高员工能力,管理者必须具备有效提高员工技能的工作方法。

3、方法的维持管理能力

为了使作业者正确作业,管理者要重视以下几点:

a.进行什么、多少、什么时候进行作业指示;

b.制作合格品的设备条件,即维护作业信息;

c.制作作业要领等作业标准;

d.决定节拍时间、作业顺序、标准手持等标准作业等。

通过科学完善以上几点并目视化,使员工的困惑减少,即使不熟悉的员工来了,也可以快速的投入到新的岗位中。

4、物料的维持管理能力

在开始作业之前,请事先准备正确的原材料和部件、正确的程序和环境、可靠的设备、模具、工具以及正确的检验和检查。

a. 物料和物料数量的管理

原材料和部件根据识别原材料和部件的信息(如工作订单文档或工艺路线中的部件号和型号)进行准备。

如果存在设计更改,请注意新旧产品的物料差异,并发出更改通知,新旧物料分开放置,切不可混淆。

【成品识别】正确完成工作并正确完成的产品应显示成品等,以便了解它们处于可以交付给下一工序或客户的状态。

【缺陷产品识别】有缺陷或异常的产品,要有醒目颜色区分,以防止转移到下工序或交付给客户。

【待检物品识别】等待检查、检验的物品,用不同的标识牌,分为待检品、待修品、不合格品进行保管。

【原材料及零部件识别】对于原材料和零部件,请确保帐物卡一致。分类放置并标识清楚,以防混用。

b. 模具、工具管理

模具和工具根据类型和工具的信息(如工作程序文档件和作业指导书中的夹具编号)进行准备。

通过调试和操作来检查设备和工具是否有异常噪音、异常振动,气味和温度是否异常,是否有灰尘、锈蚀等。使用前应按要求清洁保养。

c. 当日事当日毕。本日已经开始的作业尽可能本日完成,如果中途离开或方式未完成,使用工作中断卡标识。工作中断卡要明确注明作业过程当前状态和设备运行当前状态,以便任何人都可以在作业再次开始或设备再次启动时不出差错。

5、机器(设备和设施)的维持管理能力

设备维持管理是基于 TPM全员生产维护七个大步骤之一的初始清洁(清扫)展开。

【TPM七大步骤】——自主维修七步法

(1)初始清洁:清理灰尘,搞好润滑,紧固螺丝

(2)制定对策: 防止灰尘,油泥污染,改进难以清理部位的状况,减少清洁困难;

(3)建立清洁润滑标准: 逐台设备,逐点建立合理的清洁润滑标准;

(4)检查: 按照检查手册检查设备状况,由小组长引导小组成员进行各检查项目;

(5)自检 :建立自检标准,按照自检表进行检查,并参考维修部门的检查表改进班组的自检标准。

(6)整理和整顿: 制定各个工作场所的标准,如清洁润滑标准,现场清洁标准,数据记录标准,工具、部件保养标准等等

(7)自动、自主维修: 工人可以自觉,熟练进行自主维修,自信心强,有成就感。

清除设备主体上的灰尘和污垢,并清除不需要的垃圾和污垢。通过清洁活动,可以对设备进一步的深入熟知,可以发现跑冒滴漏及异常噪音。

二、变更管理能力:

变更管理能力是消除维持管理障碍的能力。

管理者要维护规则和标准,不让工人随意发挥。对于不遵守规则和标准的人可以通过教育使他们执行、捍卫规则和标准;如果员工经常违反规则和标准,有必要通过观察,找出问题并解决,再变更规则和标准。

管理者要创建一个机制(制度或流程),增强检测不同状态下异常的能力,以便更轻松地识别问题并采取行动。

只依赖工厂经理本人是无法完成检测现场所发生的所有异常,并对其进行更改(改进)的工作。就需要培养能够改变的中层管理者和监督者。小问题的出现往往是重大问题发生的先兆,中层管理者应该毫不犹豫地采取行动,进行变革,而不拘泥于传统的习俗,习惯和做法。

中层管理者就要具备人际影响力,就是领导力。消除员工中的抵抗心理,说服并激励员工推动变革开展。

三、方针管理能力:

方针管理能力是把当前差距视为挑战依据,制定工厂目标,并激励组织取得成果的能力。

(1)制定工厂的目标

依据企业中长期管理计划和公司方针,制定生产工厂方针、部门方针、工作场所方针和个人课题,并制定具体的目标、措施和实施项目。

(2)分享目标

让每个人都熟知目标,并为目标实现而努力。所以,管理者必须思考如何激励员工。

(3)活用PDCA循环

管理者不能轻视小问题,要以管理者为中心,组成跨部门的问题改善小组,活用PDCA循环找出导致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对症治疗解决发生的问题。其成果分享给所有人。

与其考虑部分优化,不如从整体最佳角度进行改进。因此,管理者就需要拥有策划能力,如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业务管理能力。

通过每天跟踪过程,而不是仅仅在月底评估,可以更好的管理过程并达成圆满的结果。

四、总结:

维持管理能力是基层员工应具备的;

变更管理能力是中层管理者和监督人员应具备的;高层管理者为实现公司政策而共同思考和行动则应具备方针管理能力。

【不同层次的人力资源所需的技能】

对于基层员工,将被培养技术技能和部分人际沟通技能; 对于中层管理者,将被培养人际影响技能; 对于高层管理者将,将被培养政策技能(解决问题和业务管理技能),从而有效提升工厂的管理水平。

企业高层管理者要总结有效提高各级员工技能的工作方法,中层管理者要承担很重要的角色。管理者不去现场,只在办公室查看文件,仅仅重复过去习惯的工作,这种做法对个人和公司都是危险的。 如果厂长和生产主管自己不积极主动地改变目前的做法,公司就不会高质量的发展。越高层级的角色就越要敢于否认现状,挑战困难。

(完)

上一篇:

下一篇:

  同类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