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里的花和尚鲁智深喜欢自称洒家,有人认为洒家是和尚的自称。非也。鲁智深在出家之前也称洒家,更何况《水浒传》里还有其他的和尚,也没有自称洒家的。其实,洒家并非是一种简单的自称,它至少含有三层意思。
一是关西方言。《辞海》注释:洒(音sǎ)是宋元时期关西方言洒家的略语,犹咱。《辞源》注释:洒(音zá)与咱同,洒家即咱家。关西是指函谷关以西的地方,也就是现在的陕西、甘肃二省。在战国时期,函谷关以西基本为秦国领地,以此划分关西秦国和关东六国。因函谷关地处晋、豫、秦三省交界,有鸡鸣闻三省,关门扼九州之说。洒家就是这一地区的方言。梁山好汉多为山东人,多自称俺或咱,单单鲁智深和杨志称洒家。鲁智深出身渭州,也就是甘肃平凉,又长期在经略府任提辖,所以他出口必称洒家。而杨志尽管生在东京汴梁,但因家中败落,自幼流落关西,所以有时也自称洒家。
二是通用的自称。中国古代等级森严,在自称上颇有讲究。老百姓自称草民,下级对上级自称下官,上级对下级自称本官等。而洒家对上对下以及平级均可。如鲁智深见到史进,他比史进年龄大,且又在府中为官,应是对下的自我介绍:洒家是经略府提辖,姓鲁,讳个达字。鲁智深进五台山当和尚,长老赐法号,并说三皈五戒与他,问他是否记得?鲁智深回话是下对上,他答曰洒家记得。平等之间也可自称洒家。鲁智深在菜园与林冲首次相见,自我介绍道:洒家是关西鲁达的便是。只为杀的人多,情愿为僧。
三是带有江湖豪气。家是指一类人或人群,用于谦称。如武官自称某家,女人自称奴家,有一定职别的太监自称咱(音zá)家。在关西一带,一些混江湖的绿林好汉、打打杀杀之人喜欢自称洒家,因为洒还有无拘无束、洒脱、痛快的意思。鲁智深被贺太守抓住逼问,他自辩道:洒家又不曾杀你,你如何拿住洒家,妄指平人?太守喝骂:几曾见出家人自称洒家。这秃驴必是个关西五路打家劫舍的强盗,来与史进那厮报仇,不打如何肯招。左右好生加力打那秃驴。贺太守从洒家这一口语便断定鲁智深是绿林强盗。可见,鲁智深是个莽撞人,说话是不分场合的。
而杨志则不同,他和江湖好汉在一起时,多自称洒家。如杨志向林冲、王伦等自我介绍时说:洒家是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姓杨名志。而见到北京大名府知府梁中书时,却自称小人。一方面可见杨志乃将门之后,见过大世面,虑事周全,说话谨慎,有分寸;另一方面也说明洒家确实是江湖用语,有粗俗、狂野的意味。
洒家如同孙悟空口中的俺老孙,粗犷奔放、义薄云天,既不卑不亢,又藐视一切,何等的霸气,何等的豪迈!
作者:郑学富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免责声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