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管电流作用,x线管阳极柄的作用是

时刻小站 210

1. 构成人体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细胞

2. 人体有运动、消化、呼吸、泌尿、生殖、脉管、内分泌、感觉器和神经等9大系统。

3. 人体多数细胞直径在15~17μm,卵细胞约200μm,淋巴细胞约5μm。

4.人体有四种基本组织:上皮、结缔、肌、神经组织。口诀:上帝祭神。

5.变移上皮分布于肾盏、肾盂、输尿管、膀胱等泌尿道黏膜。

6.复层扁平上皮分布于皮肤的表皮、口腔、食管、阴道等处黏膜

7.单层立方上皮分布于肾小管、胆小管等处

8.组织分: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

9.固有结缔组织疏松结缔致密结缔、网状、脂肪组织。

10.血液总量占体重的7%~8%。

11.骨骼肌属随意肌,有横纹。心肌属不随意肌,有横纹。平滑肌梭形无横纹的细胞,属不随意肌。

12.中枢神经系统: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室管膜细胞。

13.实质性器官多属腺体,如肝、胰、肾及生殖腺等。

14.成年人有206块骨。

15.骨的分类:长骨 、短骨、扁骨、不规则骨。

16.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胸骨、肋骨、颅骨等扁骨终身具有造血功能。

17.滑膜关节为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辅助构造有韧带、关节盘和关节唇。

18.肋间外肌:收缩时可提肋以助吸气。肋间内肌,收缩时降肋,助呼气。

19.膈收缩时膈的顶部下降,助吸气。舒张时,膈的顶部上升,助呼气。膈上有三个裂孔:T12水平主动脉裂孔,T10水平食管裂孔,T8水平腔静脉孔

20.脑颅有8块颅骨。成对的有颞骨和顶骨,

21.面颅有15块颅骨。不成对的有犁骨、下颌骨和舌骨。

22.颅中窝的蝶骨上面的凹窝叫垂体窝,有垂体。

23.在颞窝内侧壁上,额骨、顶骨、颞骨、蝶骨四骨汇合处称翼点,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的分支经过,骨折时易引起颅内出血。

24.鼻窦共4对,包括额窦、筛窦、蝶窦和上颌窦,

额窦:开口于中鼻道的筛漏斗。

筛窦:分为前、后组,分别开口于中鼻道和上鼻道。

蝶窦:两侧不对称,开口于蝶筛隐窝。

上颌窦:开口于中鼻道。

25.脊柱:26块椎骨,包括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骨1块和尾骨1块。

26.椎体与椎弓围成椎孔,椎孔连成椎管,容纳脊髓。椎弓根上、下缘的切迹围成椎间孔,有脊神经通过。

27.第1颈椎无椎体、无棘突。第2颈椎棘突最粗大。第7颈椎称隆椎,棘突长不分叉,是体表标志。

28.四个生理性弯曲,颈曲、腰曲凸向前,胸曲、骶曲凸向后。

29.胸骨角,平对第2肋软骨,是重要标志。

30.1-7对肋骨称为真肋。第8~10肋称为假肋;第11、12肋前端游离,又称浮肋。

31.锁骨呈S形弯曲,其内侧2/3凸向前,外侧1/3凸向后。两弯曲的相邻部是易发生骨折部位。

32.肱骨上端与体交界处稍缩细的部分为外科颈,是骨折的易发部位。

33.肩关节囊内有肱二头肌长头腱通过。其下壁薄弱,是肩关节脱位最常见的部位。是全身最灵活的关节。

34.两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平对第4腰椎棘突。

35.股骨颈体角,男性平均132°,女性平均127°。

36.髌骨是人体最大的籽骨。

37.膝关节是人体最大、最复杂的关节。膝关节关节囊内有前、后交叉韧带,防止胫骨向前、后移位。

38.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上呼吸道:鼻、咽、喉;下呼吸道:气管和支气管。

39.上颌窦是最大的鼻旁窦。

40.喉软骨包括不成对的甲状软骨、环状软骨、会厌软骨和成对的杓状软骨。

41.环状软骨对保持呼吸道畅通有极为重要作用,平对第6颈椎。

42.会厌软骨防止食物误入喉腔。

43.声门裂是喉腔最狭窄的部位。

44.气管在胸骨角水平分叉成为左、右主支气管。

45.右主支气管较粗短,走向较直,故异物易进入右侧支气管。

46.肺门有主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动脉、支气管静脉、淋巴管和神经进出。

47.肺下缘移动度:平静呼吸时,在锁骨中线处与第6肋相交,在腋中线处与第8肋相交,在肩胛线处与第10肋相交,最后终于第10胸椎棘突的外侧。深呼吸时,两肺下缘可向上、下各移动2~3cm。

48.肋膈隐窝是胸膜腔位置最低的部分。

49.胸骨角平第四胸椎。

50.膈肌有三个裂孔:在第8胸椎水平有腔静脉孔。在第10胸椎水平有食管裂孔,第12胸椎水平有主动脉裂孔。

51.口腔到十二指肠称为上消化道,空肠以下为下消化道。

52.消化腺分泌消化液。可分为大消化腺(大唾液腺、肝和胰)及小消化腺(胃腺、肠腺等)。

53.牙是人体最坚硬的器官。罗马数字Ⅰ~Ⅴ标示乳牙,阿拉伯数字1~8标示恒牙。6岁开始换牙。

54. 食管的生理性狭窄有三处:

第一狭窄:咽与食管交接处(距中切牙15cm);

第二狭窄:气管分叉水平(距中切牙25cm);

第三狭窄:膈食管裂孔处(距中切牙40cm)。

55.盲肠为大肠最短但最宽的,有盲袋。

56.空肠通常近侧的2/5为空肠,位于左上腹部,起于十二指肠空肠曲,与回肠无明确分界。

57.十二指肠为小肠中最短、最宽又是最固定的部分。

58.十二指肠分为4部:上部、降部、横部(水平部)、升部。

59.胃分4部分:胃底、贲门部、胃体、幽门部。

60.肝是人体最大、血管极为丰富的腺体,也是最重的实质性器官。

61.第一肝门是肝固有动脉、肝管、门静脉以及神经、淋巴管。

62.第二肝门是三支肝静脉。

63.输尿管有三处狭窄,分别位于输尿管的起始部、跨越小骨盆上口处和穿膀胱壁处。

64.成人膀胱的容积为300~500ml。低于0.1L 为无尿;多于2.5L 为多尿。

65.男性尿道有三处狭窄,分别位于尿道内口,膜部和尿道外口。

66.男性生殖系统内生殖器由生殖腺(睾丸),睾丸能生成精子,合成雄激素。

67.女性生殖系统生殖腺(卵巢)和输送管道(输卵管、子宫和阴道)组成。

68.输卵管:子宫部、峡、壶腹和漏斗。

69.中脑、脑桥和延髓三部分合称脑干。

70.脊髓分31段:8个颈节、12个胸节、5个腰节、5个骶节和1个尾节。

71.脑脊液循环:左、右侧脑室→室间孔→第三脑室→中脑水管→第四脑室→正中孔和左、右外侧孔→蛛网膜下隙→蛛网膜粒→上矢状窦。

72.Ⅰ嗅Ⅱ视Ⅲ动眼,Ⅳ滑Ⅴ叉Ⅵ外展,Ⅶ面Ⅷ听Ⅸ舌咽,迷副舌下十二全(Ⅹ、Ⅺ、Ⅻ)。可分为运动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感觉神经(嗅神经、视神经、前庭蜗神经)和混合神经(三叉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

73.肾单位肾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组成。

74.肝门静脉的主要属支有:脾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肠系膜下静脉、胃左静脉、附脐静脉。

75.右心房:右心房有3个入口,出口为右房室口。

76.右心室:有出、入两口,入口为右房室口,周缘附有三尖瓣,出口为肺动脉口,附有肺动脉瓣。

77.左心房:有四个入口、一个出口,入口为4支肺静脉,出口即左房室口,通向左心室。

78.左心室:左心室壁最厚,有出、入两口,入口为左房室口,附有二尖瓣,出口为主动脉口,附有主动脉瓣。

79.腹膜内位器官如胃、十二指肠上部、空肠、回肠、盲肠、阑尾、横结肠、乙状结肠、脾、卵巢、输卵管等。

80.腹膜间位器官如肝、胆囊、升结肠、降结肠、直肠上段、子宫、膀胱等。

81.腹膜外位器官如肾、肾上腺、输尿管、胰、十二指肠降部和下部、直肠中下部等。

82.胃癌的好发部位依次是胃窦、贲门、胃体。

83.吞咽时可防止食物误入喉腔的软骨:会厌软骨。

84.胸式呼吸主要参与的肌肉是肋间外肌,腹式呼吸以膈肌运动为主。

85.从桡侧向尺侧,近侧列腕骨的排列顺序是舟、月、三角、豆骨。

86.输精管结扎的部位是精索部,女性则是输卵管峡部。

87.视区位于枕叶,听区位于颞上回。

88.左冠状动脉分为前降支、回旋支。

89.白细胞分类中含量最多的是嗜中性粒细胞。

90.圆孔,中颅窝眶上裂上方,三叉神经第二支(上颌神经)。

91.卵圆孔,中颅窝底鞍旁,三叉神经第三支(下颌神经)。

92.棘孔,卵圆孔后外侧,脑膜中动脉。

93.眶上裂,蝶骨大小翼之间,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展神经。

94.颈静脉孔,颞骨岩部与枕骨之间,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

95.甲状腺分泌甲状腺素,基础代谢;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素,调节钙、磷代谢。

96.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调节水、盐、糖、蛋白质代谢。

97.垂体分泌生长激素、催乳素。

98.脑和脊髓的被膜由外向内依次为硬膜、蛛网膜、软膜。

99.交感神经加快心跳、冠状血管舒张,使支气管平滑肌舒张,使竖毛肌收缩、汗腺分泌。

100.凝血因子中因子Ⅳ不属于蛋白质。

101.对脂肪和蛋白质消化作用最强的消化液是胰液,激活糜蛋白酶原的是胰蛋白酶。

102.正常情况下,成人的肾小球滤过率为125ml/min。肾脏对于葡萄糖重吸收的部位是在近端小管。

103.消化道中能对胆盐和维生素B12主动吸收的部位是回肠。

104.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构成眼折光系统。对强光敏感的视锥细胞位于视网膜中央部。

105.正常成人的血量相当于体重的7%~8%。

106.红细胞,一是运输氧和二氧化碳,二是对机体产生的酸碱物质起缓冲作用(NaHCO3/H2CO3)。

107.肺通气的原始动力是呼吸运动,直接动力是大气压与肺内压之差。

108.单位时间内(每分钟)两肾生成的原尿量,称为肾小球滤过率。

109.一般胸腺开始退化的年龄是20岁。

110.血浆中最主要的抗凝物质是抗凝血酶Ⅲ肝素。

1.管电压的单位:千伏(kV)

2.管电流的单位:mA。

3.半值层(HVL):表示X线质。是指使入射X线强度衰减到初始值的1/2时,吸收物质的厚度,用毫米铝(mmAl)表示。

4.X线波长的单位:nm

5.X线衰减系数μ的国际单位单位是m-1

6.质量衰减系数的SI单位是m2/kg

7.质能转移系数的SI单位是m2/kg。

8.质量能量吸收系数:简称质能吸收系数SI单位为m2/kg

9.固有滤过铝当量表示,mmAl

10.照射量X的SI单位为c/kg,原有单位为R。

11.照射量率的SI单位为C/(kg·s)。

12.比释动能K的SI单位为J/kg,又名Gy,1Gy=100rad。

13.比释动能率的SI单位为Gy/S。

14.吸收剂量D其SI单位J/kg

15.吸收剂量率的SI单位J/(kg·s),其专名为Gy/s。

16. 33.85J/kg=33. 85戈瑞。

17.当量剂量H单位焦耳/千克(J/kg)。

18.当量剂量率的SI单位为希沃特/秒(Sv/s)。

19.有效剂量E的单位焦耳/千克,(J/kg).

20.屏蔽材料用铅当量,单位:毫米铅(mmPb)

21.比特(Bit)信息量的单位。

22.CT值单位Hu

23. 1R(伦琴)=2.58×10-4C/kg,1C/kg 的照射量对应的空气的吸收剂量是33.85Gy。

24. 1R 的照射量对应空气的吸收剂量是8.7×10-3Gy。

25.K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L层8个,M层18个,O层32个,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8个。一般每层上的电子数最多是2n²个。

26.电子壳层可用K,L,M,N,O,P 等符号表示。

27.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均为偶数自旋并不产生核磁,我们称这种原子核为非磁性原子核。磁性原子核为:中子和质子均至少有一个为奇数。

28.1895年11月8日德国物理学家威·康·伦琴发现X 射线。

29.产生X 射线的必备条件是电子源、高速电子流、阳极靶面。

30.诊断和治疗用的X 线管的靶面由钨制成,乳腺的X 线管用钼制成。

31.靶原子的内层轨道电子被高速电子击脱,外壳层电子跃迁填充空位,多余的能量以光子的形式放出,形成特征X 线。

32.最短波长是指电子全部能量转换的X 线光子。

33.在诊断范围内作用最高的效应是光电效应。

34.连续X 线的最短波长仅与管电压有关。

35.影响X 线质的因素有管电压、滤过及高压波形。

36.影响连续X 线产生的因素有靶物质、管电流、管电压、高压波形。

37.影响特征X 线产生因素:强度与管电流成正比,管电压≥大于激发电压。

38.X 线发生效率的公式为η=KZU。

39.X 线强度:阴极端X 线强度强,X 线管短轴方向两侧基本对称。阳极倾角越小,阳极效应越明显。

40.X 线的强度与管电压的平方成正比,与管电流成正比。

41.X 线物理特性:穿透、荧光、电离、热作用。

42.X 线化学特性:感光、着色作用。

43.光电效应的产物有光电子、正离子、特性放射和俄歇电子。

44.光电效应的发生几率大约和能量的三次方成反比

45.康普顿效应的发生几率与物质的原子序数成正比,与入射光子的能量成反比,即与入射光子的波长成正比。

46.电子对效应的发生几率与物质原子序数的平方成正比,与单位体积内的原子个数成正比。

47.相干散射是唯一不产生电离的过程。

48.线衰减系数的SI 单位是m-1;质量衰减系数的SI 单位是m²/kg。

49.铝当量的单位是mmAl。

50.国际辐射单位和测量委员会简称ICRU。

51.X 线防护的目的是防止发生有害的非随机效应并将随机性效应的发生率限制到认为可以接受的水平。

52.放射防护的基本原则是实践的正当化、放射防护最优化、个人剂量的限制。

53.外照射防护的一般措施有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和屏蔽防护。

54.吸收剂量的基本测量法是量热法。

55.目前公众个人全身受照射的年剂量应低于1mSv,放射人员防止随机性效应连续5年平均不超过20mSv,单独一年内不超过50mSv,防止眼晶体发生非随机性效应的年剂量当量为150mSv。特殊情况下一次剂量不得大于100mSv。

56.影响连续X 线产生的因素有靶物质、管电流、管电压、高压波形。

57.一般人眼识别的密度范围是0.20~2.0。

58.诊断X 线照片影像的密度范围是0.25~2.0。

59.未满16岁者不得参与放射工作。

60.能表示固有滤过的是铝当量;表示防护性能的是铅当量。

61.X 线的主防护是指对原发射线的防护;副防护是指对散射线、漏射线的防护。

62.1eV=1.63×10-19 J。

63.能量为100keV 连续X 射线其平均能量大约为40keV。

64.连续X 线在物质中的衰减特点是平均能量提高、能谱变窄、线质提高。

65.使用复合滤过板时原子序数大的朝向X 线管。

66.国际辐射单位和测量委员会简称ICRU。

67.诊断用X 射线机房的主防护铅当量厚度应是3.0mm,副防护铅当量厚应是2.0mm。

68.量热法依据的原理是热作用。

69.射线量的测量利用的是电离作用。

70.适用于任何电离辐射和受照的任何物质的是吸收剂量。

71.LP/cm其换算关系:5÷**LP/cm=得到的可分辨的最小线径(mm)。

72.摄影距离与感光效应的关系遵循平方反比定律。

73.感光效应一定,管电流减少到1/4时,曝光时间应增加至原来的4倍或者摄影距离减少一半(1/2)。

74.消除散射线的最有效方法是使用滤线栅。

75.肺尖的体表投影相当于第7颈椎棘突的高度。

76.咽与食管的分界处平第6颈椎体下缘。

77.脊髓下端在成人平第1腰椎下缘。

78.第4颈椎平舌骨,第5颈椎平甲状软骨,第6颈椎平环状软骨。

79.第4-5胸椎间平胸骨角,剑突末端平第11胸椎,脐平第4腰椎。

80.直肠上端在第3骶椎平面与乙状结肠相接。

转自:李老师医学影像技师服务中心

上一篇:

下一篇:

  同类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