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怎么样(铜陵穷吗)

时刻小站 131

铜陵,地处长江之南岸,黄山之余脉,得水而兴,因山而富,从而人杰地灵,八宝俱全;铜陵自古以来就有四大名镇,即大通镇、五松镇、顺安镇和钟鸣镇,铜陵四大名镇的发展与变化对铜陵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都是一本厚重的历史与文化典藉。本文所谈的是铜陵四大名镇地名的由来,极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现奉献上来,以飨广大网友及读者朋友。

一、大通镇

因大通是一个商业重镇,所以它的名字的由来就与商业有着紧密的关联。大通在六朝时期名叫:澜溪。唐朝时期,大通的商业开始发展,官家在此设置了水陆驿站,取名为:大通驿。

对于大通地名的由来,有一种比较认同的说法:发展商业,需要的就是大道融通。大道融通,这里面有着极其吉祥、和谐、喜庆的内涵。大道融通,道路宽广,通达世界,广交天下朋友,揽尽八方财富。

上述的这一说法,还不是大通镇名字最早的起因,因为大通镇上的街道与房屋都是临江而建,街道上的人家又都是开商店的,前面的大门就是商店的店铺,而后门就直通长江。这前后直通,前门通街,后门通江,便就有了大通的概念。再说做生意的人家都讲一个吉利,做生意都希望通江、通海、通世界,通金、通银、通财富。还有就是通与顺这两个字是联在一起的,一通则为顺,不通则为堵,这一旦被堵,就得走回头路,又叫倒行逆驶。凡街面上做生意的人家都希望生意做得通顺、顺利,而不希望堵,这一堵,走回头路,生意就亏损。所以大通街道上的老百姓家每年过年的时候贴出的春联,都是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滚滚达三江这一类的,这里面就包含了大通通达顺风顺水顺利的意思。

据有着铜陵活历史称号、已故的大通历史文化名人闻立夫老先生生前曾经这样说过:因为大通这个弹丸之地地处江边,自古以来就没有设水防,通、和两岸常常受到大水的侵袭,洪水一泡就是一两个月,那时大通便有了一个顺口溜:大通和悦洲,十年九不收,描写的就是这水患的状况。澜溪小镇,虽然名字好听,但不吉祥,澜溪二字里里外外都是水,镇上的老百姓们都说就是这个叫澜溪的地名不吉利,要请高人给重起一个。

那时候,九华山的香火渐渐地鼎盛了起来,大家有什么事都不远千百里来到九华山给普萨烧香,于是大通镇上的乡贤坤士们便上九华山找到了一个叫慧通的大法师,请他给澜溪小镇换一个名子,以避水患。慧通法师收了乡贤绅士们带来丰厚的贡品,便装模作样地眯了眯眼睛,掐了掐手中的佛珠,然后便拿起笔来,就用了自已法号中的一个通字,写出了大通两个字来,从此澜溪小镇就改名为大通镇了。这个名字虽然没有将水患镇压下去,但还是深受大通上广大商家的喜爱,所以一直叫到如今。

二、五松镇

五松镇,是铜陵县的城关镇。城关镇这一称谓,是我国历来对县政府所在地的通称,即县治之意。新中国建立后,全国各地有很多县使用城关镇作为县治所在地(县城)的行政建制正式名称。

东汉时期铜陵的采铜冶铜业开始兴旺发达起来,朝廷在铜陵县设置了铜官府,命名了铜官令,后来又将那座下面埋藏有丰富铜矿资源的大山命名为:铜官山。到了南唐保大九年时,也就是公元951年时朝廷才设置铜陵县,将县治设置的铜陵县的江浒镇,也就是后来一直使用的城关镇。

唐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大诗仙李白来到了铜陵游玩,(当时铜陵属南陵县管辖)在南陵县的县丞常建的陪同下游玩了五松山这片地方(当时无此山名),他看到此处的风景无限的好,天空白飘飘,山间绿树成阴,流水潺潺,鸟语花香,山中还有一株一本五枝,苍鳞老干,黛色参天的粗壮大松树,下山后便写下了:我来五松下,置酒穷跻攀。征古绝遗老,因名五松山的诗篇,这诗篇就是为五松山定名的诗篇。正是有了大诗仙李白诗篇的命名,才使得这棵古松名得名:五松,这座小山得名:五松山;才使得这山、这树名声大噪,名传千古。(李白一生只为两座山命了名,另一座就是我国的四大名山——九华山,见李白诗《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清乾隆《铜陵县志》载:在县南四华里处有五松山,五松镇由此得名。

再到后来,五松镇的名字又不曾使用,直到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又将城关镇恢复为五松镇。

三、顺安镇

顺安镇,位于铜陵的中部,古名:临津驿。临津就是临水而居的意思,所以它的名字的由来便与水有着密切的关联。

临津驿的驿字,即驿站,就是官方设置的专门为政府的官员、邮差员等公务外出时住宿、吃饭,给马喂草料、供马饮歇的地方,类似现在的官办的招待所或是办事处那样的机构。早在东晋义熙年间(公元405年-418年)因为北方战乱,有一大批山西的流民南下,涌入到了铜陵的大地上(那时还没有铜陵县),而设置了定陵县,因当时的定陵县含南陵县工山乡的一部份,故取:定陵。县治就设置在顺安镇,顺安镇的地名就从那时开始出现在铜陵的典藉上。

顺安镇的地名到底是怎么来的,又是谁给起的呢?

大家都知道,铜陵境内有三条较大的河流,一条是青通河,是由青阳县的九华山一带的山脉流淌下来的,经青阳县的童埠湖、铜陵境内的天目湖流进长江;一条是黄浒河,就是铜陵最东北部的与繁昌县的孙村交界,然后流入长江去的那条河;还有一条河就是顺安河,就是从铜陵东南方向的山中,也就是现在的郞坑村、金塔村一带流出来的水汇聚成的一条河。这条河从顺安小城中穿城而过,它与前面的两条河都不一样,因为它处在一个相对平缓的地带,所以它就放荡不羁,千百年来无数次地改道。每到夏季山洪暴发时,它都像一条脱了僵的野马般横冲直撞,淹没农田,淹死家禽家畜,冲倒农房,冲毁了道路和老百姓的一切生产生活设施,这一带的老百姓民不聊生,欲哭无泪。设置定陵县后,县衙里的文豪们便将这条河起名为:顺安河,希望它能够从此往后彻底地改恶从善,太太平平,顺顺安安。这顺安镇的名字便随着这条顺安河的名字的改变而改过来的。

到了唐朝鼎盛时代,铜陵的采铜冶铜事业也达到了鼎盛时期,朱村乡、董店乡、工山乡一带产的铜产品,以及工农业生产所需的生产资料等物品,也都由顺安河运进运出;还有那些朝庭上下的大大小小的官员邮差们也都由顺安河进出铜陵。顺安镇上还有一个民俗活动,就是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时都要举办为期六天(前三天、后三天)的庙会活动,给小小的顺安镇更增添热闹喜庆的气氛。那时的顺安镇可以用热闹非凡来形容。宋代的大诗人王安石来铜陵游玩时就作诗一首,描写了当时顺安镇热闹非凡景象:临津艳艳花千树,夹径斜斜柳数行。却忆金明池上路,红裙争看绿衣郎。

由于当时的经济条件和科技条件,都不允许将这条从南到北长达20多公里的顺安河按照人们的意志给修整好,直到上世纪的七十年代时,铜陵市人民政府才分批次投入大量的资金将这条河流进行彻底地根治。现在的顺安河完全是按照人们的意志在流淌,顺安镇也成了铜陵市的东部城区,越发美丽!

四、钟鸣镇

钟鸣镇,是铜陵地区最东北部的一个小镇,原名:贵上耆。因钟鸣镇是一个佛教圣地,它的发展壮大都与佛都有着紧密的关联。宋开宝三年时钟鸣二字始见于史料。

距钟鸣镇的不远处有一座山峰,叫狮子山。史料记载:唐朝的太和元年山上建有一座大形的寺庙,名:清凉寺,香火鼎盛,因山上面积太小,容不下每天涌来的游人香客。清凉寺的主持后来又在山腰处及山脚下修建了两座寺庙,这三座寺庙分别取名为上清凉寺、中清凉寺和下清凉寺,每座寺庙里的僧尼多达百十余人。由于五湖四海的游人香客络绎不绝,贵上耆小街上的旅馆饭店、酒楼一类的设施便也渐渐地多了起来,以至到后来形成了三街十三巷,商店字号多达三百余家,人口达到数万的商业重镇。再到后来贵上耆的街道上又出现了众多的大小寺庙,在贵上耆的主街道的街头、街中和街尾之处的三座较大一些的寺庙分别叫:上街寺、中街寺和下街寺。除此之外,在钟鸣镇的大街小巷,村内村外等地,还先后建成了大大小小的寺庙不计其数,整座贵上耆小镇上都笼罩在浓浓的佛教的氛围之中,当然贵上耆小镇上的百姓们吃的都是与佛教相关的饭。

由中国文联、中国民研会编辑出版的《铜陵民间故事》一书中有着两篇关于钟鸣地名由来的故事:

澄照寺飞钟不见

很久很久以前,钟鸣镇只是一条无名无气的小街。在这条小街的东南方向约5华里处有一座高不过几百米的小山,名叫叶山。叶山的下面的一座寺庙,即:澄照寺。澄照寺里有房层百十余间,僧人百十余人,寺内终日烟火缭绕,香客不绝,每逢子(即半夜)、午(即中午)两个时辰时,寺内都会响起阵阵响亮的钟声。

一日子时,寺主来到钟架前撞钟时,只见空空的钟架,却不见了大钟,寺主找遍了寺院也不见大钟的踪影。寺主登上了寺院的最高的房顶四下张望,这时只听到从街头的上空传来了一阵阵钟鸣声,待到天亮时,寺主带领着众僧人来到了小街的街头处寻找,却怎么也找不到大钟的影子。寺主怀疑是自已的耳朵出了问题,便带着众僧人打道回庙;待到第二天的子时再爬到房顶上时却又听到了从那小街的上空传来了阵阵的钟鸣声,再待天亮时又带领众僧人们去到街上寻找,还是一无所获。接连数日都是无果,从那以后,这贵上耆的小街就被叫作:钟鸣街了。

三座寺庙钟声齐鸣

当年的钟鸣镇既是铜陵县的一个佛教圣地,又是一个商业重镇,还是通往繁昌、南陵等地的交通要道。所以钟鸣镇上商贾云集,财源茂盛,热闹非凡。贵上耆镇的主街道上的那三座寺庙,终日烟火缭绕,每日夜里的三更时分,三座寺庙大院中的佛事活动同时进行,特别是到了子时,佛事更是达到了高峰,几座报时的大钟同时敲响,钟鼓齐鸣,声音特别洪亮,夜深人静时那钟声能传到二十华里之外,就连远在狮子山东边的繁昌境内,以及大江北岸的无为境内的老百姓都能清晰地听到,所以钟鸣镇便就因此而得名了。

作者:俞俊年

图片源于网络

上一篇:

下一篇:

  同类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