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魏孝文帝塑像的由来」

时刻小站 167

前言:

在这个月初的清明小长假,洛阳市5A级景区龙门石窟人满为患,数以万计的游人行走在伊河两岸,人潮里很多人不惧拥挤排着长队爬着楼梯,只为了一睹洞窟里的佛像。然而我惊讶的发现几乎所有人不过是在人海里挤出一块空地,拍上几张自拍说明自己到过这里,然后潇洒离去。

却很少有人去探究那些佛像的特征,更没有几个人好奇这些石窟是什么人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建的,至于鲜卑族,这个消逝在历史洪流里的民族就更不为人知了。因此小编写下此文,为大家介绍这么一段历史。

龙门石窟全景

01从平城到洛阳,孝文帝的汉化改革中兴之路。

太和十四年(490年),我国历史为数不多的杰出女政治家冯太后去世了,年仅24岁的拓跋宏成为了北魏帝国的掌舵人,同时也接下了冯太后手中未尽的改革事业,这个颇有传统儒士风范的鲜卑族皇帝开始了他的大刀阔斧的汉化改革之路。

也许他不会想到自己的改革能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打造一个强大的封建帝国,实现北魏中兴,更不会想到仅仅在自己去世25年后这个帝国就分崩离析了,就好像他怎么也没有料到在千年后的洛阳龙门石窟脚下,伊河两岸的游人熙熙攘攘,然而却没有几个人知道这是他及他的继承者的杰作,因为他和他的鲜卑族一并与历史的车轮失散,消失的无影无踪。

此时的北魏情况还不算太糟糕,几十年前的农民起义,边镇叛乱该镇压的都已被镇压,祖母活着的时候以自己的名义推行了均田制、三长制,那些流浪的乱民都有了一块谋生的土地和住所,社会治安状况好转,基层政权也巩固了不少。

据史料记载:太和九年,十年,冯太后以孝文帝的名义先后推行了均田制、三长制。这标志着北魏政权在逐渐向封建国家过渡。

但是问题也还不少,一方面,诺大的一个北方大国仍然由一小部分守旧的鲜卑贵族把持,在他们眼里这个国家的大部分人民,即汉人,什么也不是,充其量不过是任由他们剥削压榨想杀便杀的奴隶,更不要说选用有才能的汉人进入统治阶层了。

因此在这种背景下,帝国内部的民族矛盾依旧突出,甚至不仅仅是汉人,连其他少数民族也不愿服从鲜卑的统治。另一方面,都城平城远在帝国一隅,粮食供应不济,政治经济辐射作用不强,远远达不到控制整个中原地区的目的,迁都一事迫在眉睫。

孝文帝塑像

亲政后的孝文帝倒并没有选择激进的改革方式,而是在渐进的改造他的帝国。太和15年(491年),这一年的十一月,孝文帝仿效以前的汉人政权官制,确立了从品,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熟悉的官员品级,比如唐宋的尚书是三品大员,以及我们常常调侃的九品芝麻官。古代官员的这个品级其实就是从孝文帝改革这里确立的,也正是这一举措完成了古代对官员的认定由人品向官品的转变。

据《三国志·魏志·陈群传》记载,九品中正制是公元220年,魏文帝曹丕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意见确立的一种人才选拔制度,该制度把人分成九品,包括上上、上中、上下等共计九等,然后依据官员的不同‘人品’授予官职,也就是所谓的‘人品’。

随后孝文帝又设立太乐官,根据儒家经书,确立了声律。以及颁布新律令,废除腰斩、车裂等酷刑,减轻刑罚。

做完了这些前期工作,孝文帝终于不得不直面迁都这个问题了。

一方面迁都是必须要做的,一方面迁都又不是件容易的事,纵观我国古代历史,迁都次数其实并不多,因为迁都不是说把朝廷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就完事了,这还要牵扯到一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大转移。在这个过程中必然有一部分人得势,一部分人要失势,既然有人失势,就必然有人会疯狂反对,进而想方设法的阻拦,所以古代帝王对待迁都问题是非常慎重的。

北魏迁都路线

孝文帝同样面临着这样的问题,他面对的是以太子恂为代表的一股强大的鲜卑守旧势力,而他迁都的目的之一正是摆脱这些守旧势力的羁绊,进而顺利的继续改革。因此迁都洛阳也被后人认为是孝文帝改革中最重要的一个措施。

于是关乎整个改革成败的举措就从一次所谓的孝文帝南伐悄悄的开始了。

太和十七年5月(493年),孝文帝在朝堂提出了南伐齐国的想法,尽管听到的是预料中的一片反对声,但无论如何这都是国家扩张战略的举措,那些朝臣也不得不妥协。于是在同年8月,无论是愿意还是不愿意,一大批鲜卑大臣还是跟随军队被孝文帝骗到了南伐的路上。

一个月后大军行军到洛阳,也许是孝文帝早就算好的,也许是天意吧,总之,时值深秋九月,天气渐寒,又恰逢阴雨连绵,这些大臣再也受不了行军劳顿之苦,于是联名请求孝文帝班师回朝,这时候孝文帝才说出南迁之意,一帮守旧大臣也就不得不妥协了。

《魏书·任城王传》中孝文帝曾说:国家兴自北土,移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第二年,北魏都城就正式迁到了洛阳,孝文帝开始了他改革措施中最具有争议的一部分内容。

02用武力征服中原,却又被中原文化反征服的北魏和鲜卑族

如果将前文提到的那些改革措施归结为政治经济举措的话,那么接下来的这些改革倒更偏向于文化。个人觉得,正是文化这一层的改革对北魏的政治经济发展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促进作用,但也正是孝文帝在文化习俗这一层的改革把他的帝国和民族改不见了。

随着都城的迁移,大批的鲜卑族人涌入到中原地区,然而他们看起来与汉族人是那么的格格不入,或者称之为落后吧!这个凭借铁骑征服中原的民族具备一切游牧民族的特征,

他们编发左衽,男子穿袴褶,女子穿着夹领小袖,几乎没有人会说汉语,刚刚入主中原的他们,即便经过了将近百年的民族融合,却仍然更偏爱马背上的生活方式,居无一椽之室,食无担石之储,不务农业,人心思归。

少数民族骑兵图

当然,这个问题是古今中外所共存的,不管是哪个少数民族还是哪个帝国,当他们疯狂的扩张后都不得不面临如何统治的问题,在他们的内部各种民族混居,随之而来的就是语言不通,文化习俗差异,贸易冲突等矛盾,一旦处置不当就会激化矛盾进而危及统治。举个例子,罗马帝国由最开始的亚平宁半岛一路扩张成为一个地跨亚非欧的大帝国,正是靠一部《万民法》有效的协调了原住民和外来人口之间的各种矛盾,才使得这个庞大帝国延续了几百年。

不过我认为,北魏却并没有罗马帝国幸运,因为他们统治着的是一个在政治经济文化上远远领先自己的中原王朝,这也正是历史上并没有几个少数民族能够长久统治中原的重要原因。因此,他们能做的要么就是像后来的蒙古人一样长期压迫汉人,然后在仅仅几十年后就被赶走,要么就是选择自我改变,适应汉人。

很明显,孝文帝和他的统治集团选择了后者——自我改变,适应现实。

太和十八年末(494年),孝文帝下旨禁止士民穿胡服,鲜卑族人和朝廷里的鲜卑大臣一律改穿汉服,一场汉化运动就这么从服饰改革展开了,当然,孝文帝并没有意识到汉族对鲜卑族的同化也从这一刻开始了。

同年末,孝文帝赐予南迁过来的鲜卑人土地,并且免除他们三年的赋税,鼓励他们弃牧从农。太和十九年(495年)六月,刚刚班师回朝的孝文帝又下令禁胡语。

《魏书‧咸阳王禧传》记载孝文帝言: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客观地看,这个举措虽然有好的一面,但对鲜卑族来讲明显是弊大于利的,一个民族连母语都不讲了,何谈民族认同呢?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占东三省后立马禁止学校教授国语,进而把日语列为必学课程,妄图通过语言的改造达到奴化中国的邪恶目的。然而北魏最高统治集团却想着怎么让本族人弃用母语,实在是本末倒置了。

颇具汉风的北魏明堂

太和二十年(496年)正月,孝文帝下令改鲜卑复姓为单音汉姓,他不但要求鲜卑平民和贵族要改姓,而且自己还带头把拓拔改氏改为了元氏,剩下的包括独孤改姓刘、丘穆改姓穆、步六孤改姓陆,贺赖改姓贺等等 (有关孝文帝改革鲜卑姓氏,在《魏书·官氏志》中有详细记载,此处限于篇幅不再一一写出)。

剩下的汉化改革措施还有鼓励鲜卑人与汉族通婚,孝文帝不但自己娶了汉族大士族卢敏、郑羲等人的女儿为妃,而且还让自己的几个弟弟,包括咸阳王元禧、河南王元干等人,也娶了汉士族的女子,于是在王室的带动作用下一股鲜卑与汉通婚的风气涌起,鲜卑族更加深刻的融合进了汉族。

在这些汉化改革措施促进下,北魏的社会秩序逐渐稳定,一时间经济政治快速发展,史称孝文帝中兴。然而如前文所讲,也正是因为这些措施使鲜卑族一步步被同化,最后彻底丧失了自身的独特性。

03从云冈到龙门,留下汉化改革痕迹的北魏石窟

因为孝文帝的汉化改革,最终导致鲜卑族和拓拔氏不知不觉的消失在了民族融合的洪流里,今天的56个民族里已经见不到独立存在的鲜卑族了,对于这个少数民族的风俗,文化的了解也不可以直接进行(根据一些专家考证,今天的锡伯族可能是鲜卑后裔,但不得不承认,纯粹的鲜卑族已经消失了)。

但是透过龙门石窟的佛像,我们还是不难找出这场千年前汉化改革的痕迹。当然,今天的龙门石窟并不都是由北魏修建的,而是从孝文帝开始,经过隋唐、五代,共计400余年才建造完毕,本文说的是由北魏修建的那一部分,包括古阳洞、宾阳中洞、火烧洞、莲花洞等洞窟。

魏晋南北朝,天下大乱,中原陷入混战,统治者视平民百姓生命如草芥,儒教思想的地位在人们心中开始动摇,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人们迫切需要精神慰藉,于是佛教就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追捧。

风化严重的北魏古阳洞

石窟作为印度佛教的重要承载建筑开始被重视,修建石窟已是北魏政权和百姓推崇佛教的共同需要。比较北魏遗留下来的两处重要石窟——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一个位于平城,一个位于洛阳,我们可以发现显著的区别:

作为汉化前修建的石窟,云冈石窟的佛像身着偏袒右肩式,宽袍大袖袈裟,颇有少数民族粗壮汉子的特色。而在迁都洛阳前后开始修建的北魏龙门石窟则明显具有汉化的特征,相比之下龙门石窟里的佛像要斯文了不少,他们面容清瘦,仪态从容,穿双领下垂式袈裟,眼含笑意,安详的端坐在方台之上。

写在最后

客观的讲,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其实是在顺应民族融合的大趋势,当草原文明和农耕文明混居在一起时,融合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这一点我们甚至可以从时人所著的《齐民要术》中看出端倪。

《齐民要术》详细记述了家畜饲养的经验,特别是吸收了少数民族的畜牧经验,对家畜的鉴别品种、饲养管理、留取良种、繁殖仔畜到兽医药方,均有记录, 侧面反映出当时民族融合的趋势。

然而,孝文帝的汉化改革过于极端,在吸收中原文明成果的同时竟然把本族的文明一并扔掉了,最终造成了拓拔氏的败落和鲜卑族的遗憾退场。这也给我们今天在接受外来文化一个强有力的警醒,那就是一定要坚持以我为主,切不可丢掉本国的文化精髓,犯历史虚无主义的低级错误。

龙门石窟坐落伊河两侧

站在伊河桥上,感受风的吹拂,伊河的水依旧在流淌,它不会因为谁的缺席而停止向前。许多历史爱好者常常会猜想鲜卑武士的样子,为鲜卑族的消失而感到遗憾,但这也许是历史的必然吧,正是这一个个缺憾共同组成了一副精彩的历史画卷。

我们能做的就是,站在洛阳龙门石窟,追溯北魏孝文帝的中兴之路和一个与历史失散的民族。

[感谢您的阅读,欢迎留言讨论。我是观点君,来自历史中简堂的小拇指——挑千愁,欢迎关注我哦]

本文参考资料:

《魏书·任城王传》——有关孝文帝迁都

《魏书·咸阳王传》——有关禁说胡语

《魏书·官氏志》——有关定从品和改汉姓

《魏书·释老志》——有关北魏佛教

《齐民要术·卷六》——有关民族融合(参见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文化一册)

《从分子生物学角度看鲜卑族的流向》——吉林师范大学学报

《全盘汉化与北魏王朝的速亡》——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上一篇:

下一篇:

  同类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