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电源买大了要紧吗(计算机计算社会裸)

时刻小站 189

前言:

喜欢关注笔记本电脑的网友,肯定知道像联想/华为/小米/荣耀等厂商都在大力地推广标压笔记本电脑。甚至有些极端网友说低压笔记本就是智商税,要买就要买标压笔记本。

那到底什么是标压笔记本呢?和普通低压有什么区别?笔记本电脑CPU的功耗又是怎么确定下来的呢?

文:托尼带水啊

一、什么是标压笔记本电脑

标压是指笔记本电脑的CPU为45W高性能版,CPU型号尾缀为H,如i5-12450H、R7-6800H。

低压是指笔记本电脑的CPU为15~28W低功耗版,CPU型号尾缀为U和P,如i5-1245U。

目前标压CPU和低压CPU,芯片制造成本都差不多(有些U是特挑的可能成本更高),除开功耗其他差别不大,甚至主板设计都是pin to pin的,但是一般标压性能远远强于低压的笔记本。

二、笔记本结构空间设计决定了CPU功耗

笔记本电脑以转轴为界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面是显示屏部分,包含显示屏/摄像头。下面是主机部分,包含键盘/触摸板/喇叭/电子模块/散热模块/电池模块"。

显示屏/摄像头/键盘/触摸板/喇叭这些零件占据的空间相对独立和固定,而电子模块/散热模块/电池模块三个之间相互影响非常大,也是影响CPU功耗的决定性因素。

了解的CPU的网友知道:

1. CPU功耗越高,性能越强。(所谓满血版大概也是这个理论)

2. CPU功能越高,发热越多,所需散热空间越多

3. CPU功能越高,耗电越多,所需电池容量越大

笔记本电脑的结构空间设计是根据当前技术发展和用户需求,在电子模块/散热模块/电池模块这三个中间寻找平衡点。

三、回顾历史,找寻CPU功耗变化的秘密

1. 2011年之前,一切让位于功能和性能

那时候英特尔笔记本电脑CPU是带插针(rPGA)可更换的,个个都是大火龙35W/45W,CPU集成度低板子大,外围有南北桥等,关键还有硕大的光驱和机械硬盘,

这个时候笔记本电脑优先保证的是功能实现和性能稳定,反而厚度不是最重要的。那时候机器都很厚,风扇也厚,散热所占据的空间反而不是很大。电池一般就是就是几个18650圆柱电芯,续航时间一般也就撑个2~3个小时,这个时候需求是续航能顶一阵子就行。

2. 2011年超极本时代,性能让位于轻薄

受苹果轻薄的macbook影响,英特尔推出了与之对标的产品叫超极本,主打续航和轻薄。英特尔做了什么呢:

首先,英特尔把CPU功耗降到了15W(U系列),将南桥集成到CPU里面真正做到onechip。因为CPU功耗降了散热模块跟着也能薄了,同样的电池续航时间也正常了。其次,整合生态,先是淘汰光驱,然后逐步淘汰机械硬盘普及固态硬盘,继续给电池腾出空间。

超极本一经推出大获成功,毕竟在技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谁不喜欢轻薄的产品呢。

相对于高达6个小时以上的续航和轻薄的外观,这个时候大家发现15W的CPU性能也是够用,15W的U系列CPU遂成主流。

3. 2018年以后,性能回归

随着技术发展,笔记本电脑内部所有零件都在往轻薄化小型化发展。

电子模块 - 集成度继续提高。固态硬盘已经普及,抛弃内存条普及内存颗粒,小尺寸阻容件普及。散热模块 - 技术提升有限。电池模块 - 续航时间已经达到了8~12个小时,完全够一天的移动办公使用。除非继续提升到2天,否则1.5天的续航对于消费者没什么意义,这个和智能手机有点像。

目前轻薄到一定程度后,人们发现笔记本电脑侧面的HDMI和USB接口已经成为瓶颈。但是技术还在发展,笔记本主机内部因为技术进步,多出来的空间给要用怎么用呢?

方向1 - 继续极致轻薄,只要TypeC接口。

目前各家的高端轻薄本都是这个思路。

方向2 - 把空间给到散热,提升CPU功耗,把性能跑起来。

目前联想/华为/小米/荣耀等,主力笔记本都是这个思路,让轻薄本也能运行一些游戏大作和工作软件。CPU功耗逐渐从15W提升到28W,再到35W,最后到现在45W,以后可能会更高。什么原因呢?

首先,很多用户觉得笔记本已经够薄了,对更薄的笔记本电脑并不是很感冒;其次,HDMI和大USB接口周边配件多使用频率很高,还无法完全舍弃,也不喜欢外接个TypeC hub使用。最后,通过动态调节CPU功耗完美解决续航问题。根据笔记本电脑大部分时间是在办公室和家里插着电源使用的/少部分时间出差使用电池的特性,创新性的推出节能模式/平衡模式/性能模式,就是在插着电源的时候开启"性能模式放开CPU功耗发挥最大性能;当出差的时候开启"节能模式",CPU功耗就跑在15W左右保证电池的续航时间。

听完我的分析后,你觉得标压还是低压笔记本更适合你呢?欢迎评论区留言。

欢迎关注/评论和收藏,不定期更新分享关于电子行业深度好文!!!

上一篇:

下一篇:

  同类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