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几十年的发展,让世界重新认识了,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文明与众不同。
文学是一个时代的反应,读一读中国文学,或许对整个几十年的发展有着别样的感觉,会对中国近代产生别样的感觉。
全文约12,000字,共推荐10本书。分别是:活着,围城,平凡的世界,沉默的大多数,撒哈拉的故事,边城,呐喊,倾城之恋,城南旧事,我与地坛。您可以通过朗读方式或类似方式了解。
1.《活着》
余华:活着¥31购买《活着》讲述了农村人福贵悲惨的人生遭遇。福贵本是个阔少爷,可他嗜赌如命,终于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他的父亲被他活活气死,母亲则在穷困中患了重病,福贵前去求药,却在途中被国民党抓去当壮丁。经过几番波折回到家里,才知道母亲早已去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地养大两个儿女。此后更加悲惨的命运一次又一次降临到福贵身上,他的妻子、儿女和孙子相继死去,最后只剩福贵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但老人依旧活着,仿佛比往日更加洒脱与坚强。
读《活着》的过程我很平静,除了有庆献血而死的描述让我呼吸急促。在那个年代像福贵式的悲剧小人物多如牛毛,他们愚昧,勤劳,坚强,隐忍,他们被时代的洪流裹挟着无法喘息,唯有努力活下去才能活下去。福贵的悲哀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悲哀,谁都无法幸免。第一次读余华,他看似沉重冷静的描述却字字见血。
在《活着》中,管去世叫熟了。最初是福贵的爹熟了,初闻不解,后文说道,人死像熟透的梨,离树而落。梨者,离也。
有庆是第一个突然死去的。
有庆不会在这条路上跑来了。他的母亲说。大多数人应该在这个时候心痛不已。贫苦艰难的生活,福贵简单而粗暴的教育方式,都不曾让有庆对生活丧失希望。他热爱他的两只小羊,为了割草和上学每天来回奔命。所以当他在父亲眼前拿了长跑第一名的时候,我们都天真地以为悲剧该结束了,事情在慢慢好起来,于是有了一点淡淡的喜乐。
可是我们怎么知道他会猝然死去。就像今天我们知道的许多社会底层的人们一样,有庆的死冤枉而荒谬。由于血型不幸与临盆的县长夫人相同,他竟是因为抽血过多而夭亡的。
我看着那条弯曲着通向城里的小路,听不到我儿子赤脚跑来的声音,月光照在路上,像是撒满了盐。
一切就像一个巨大的诅咒。女儿,妻子,女婿,外孙,最后福贵只剩下自己。和一头也叫作福贵的老牛。
因为远离那些动荡的年月,因为并未真正有过艰难和困顿,这个故事让年青的我们不禁有些战栗。薄薄的十二万字,笼罩着欲哭无泪的压抑。只是阖上书本之时,内心似乎多了一些超越世俗欲望和纷争的平静。现实生活的无情与残忍,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宽广;而活着,纵使要担当诸多难以承纳的苦痛,但是依然要坚忍,顽强。这应当便是生命的力量罢。
作为一个冷酷的作者,余华不动声色地让我们跟随他的冰冷笔调,目睹少爷福贵的荒诞、破产和艰难;继而又假惺惺地给我们一点点美好的希望,让有庆得到长跑第一名,让凤霞嫁了人怀了孩子,让某些时刻有了温情脉脉,有了简陋的欢乐。然而就在我们以为噩梦不再萦绕他们的时候,余华丝毫没有犹疑,他铁青着脸让自己的角色们迅速以各种方式死去,毫无征兆,近乎残忍。
我们也许只需要像福贵那样活着,像那头老牛那样活着。
尽管有些苍凉的意味。
2.《围城》
【精装】围城¥23.8购买《围城》是钱钟书所著的长篇小说。第一版于1947年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1949年之后,由于政治等方面的原因,本书长期无法在中国大陆和台湾重印,仅在香港出现过盗印本。1980年由作者重新修订之后,在中国大陆地区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刊印。此后作者又曾小幅修改过几次。《围城》 自从出版以来,就受到许多人的推崇。由于1949年后长期无法重印,这本书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1960年代,旅美汉学家夏志清在《中国现代小说史》(A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中对本书作出很高的评价,这才重新引起人们对它的关注。人们对它的评价一般集中在两方面,幽默的语言和对生活深刻的观察。从1990年代开始,也有人提出对本书的不同看法,认为这是一部被拔高的小说,并不是一部出色的作品。很多人认为这是一部幽默作品。除了各具特色的人物语言之外,作者夹叙其间的文字也显着机智与幽默。这是本书的一大特色。也有人认为这是作者卖弄文字,语言显得尖酸刻薄。但这一说法并不为大多数人接受。
小时候看书时,就觉得方鸿渐是个倒霉的角色,被鲍小姐引诱,被苏小姐栽赃,被最爱的唐小姐抛弃,最后又要和个无甚特色的孙小姐将就一生,不禁暗生同情。我想不通钱锺书为什么要在笔下和这么个人过不去,他虽没有什么大功大德,却也没有伤天害理。他只是个活在现实种种无奈之中的一个普通人。钱锺书却用他的笔为方鸿渐画上一道一道若即若离的伤痕。让我看着心中又痒又疼,却无法用什么东西去搔痒或抚平。
张爱玲有白玫瑰与红玫瑰之说。后来有人说,男人这辈子都会暗恋过白莲花,亲吻过红玫瑰,最后娶了康乃馨。
鲍小姐代表肉体和诱惑,唐小姐代表真爱与梦想,孙小姐代表一个令人难以顺应却不得不面对的现实。至于苏小姐,虽然她曾经迷恋过方鸿渐,但方鸿渐最终对她只有愤恨,她该是他的无奈与羁绊。也怪鸿渐,当初既知无法轻松放下,就不该鬼使神差地随意拿起。
在这个青黄不接的人生阶段,在这个刚刚离开一座城到了下个城的阶段里,又想了更多也回味了更久,也许钱老先生不单是写了一座人人进出皆不得自在的城池,也告诉我们,在城里城外都好,我们想寻求一个依靠,始终也是不能和任何人保持并肩的姿态长久的联络下去。我们总是逃避着为人生负责任,最终也还是不得不自己走下去。
3.《平凡的世界》
路遥:平凡的世界¥98购买《平凡的世界》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也是一部小说形式的家族史。作者浓缩了中国西北农村的历史变迁过程,在小说中全景式地表现了中国当代城乡的社会生活。在近十年的广阔背景下,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画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为路遥创作《平凡的世界》时的各种准备工作所吸引。头一次知道,原来为了写一本长篇小说,要在一个荒郊野外独居数年;要通读十年间的报纸,记录各种事件(后来知道,这也就是所谓的doing research),翻阅报纸到手指被磨得露出毛细血管。这些听起来艰苦以至于荒谬的事情,对我却有着巨大的感染力。直到今天,我仍然对这种被王小波描述为反熵过程的,人对于某一事物不合常理的执着,有着莫名其妙的好感。
早晨从中午开始。当你看到这几个字是,你有什么感觉?
孙少平在物质生活上是窘迫的,在精神上是寂寞的(田晓霞只是作者的一厢情愿)——但我从来没有在生活中见到任何一个人,能够像他这样认真的对待自己的精神世界。
开头,孙少平是个连丙菜都吃不起的穷困的农村学生;书的结尾,孙少平是个身有残疾的普普通通的煤矿工人。从头至尾,孙少平都没有能够脱离所谓的社会底层。可是时至今日,每每想起《平凡的世界》,想起孙少平这个平凡的人,这个人物身上的自尊都令我汗颜。
读了《平凡的世界》,最大的感慨是为什么生活如此不公?这么努力奋斗的主人公孙少平,最后是落得个恋人出事故牺牲、自己因事故残疾的下场,或许一辈子都得在那黑不溜秋的煤矿里生活了。
重读,就觉得孙少平本人对自己人生的理解,与我们这些旁观者是不同的。我们难免替他愤怒,同情他的遭遇,但他其实一直都是坦然地承受着。
我完全相信这部书的时代意义,完全相信会对50~70年代生人造成积极的人生影响,完全理解它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上的意义和地位,完全拥护路遥成为茅盾文学奖得主。但是,这部文学作品是否能成为历史长河中,一部永不消失光亮的,经得起打磨的明珠,我怀疑。
怀疑是来自于人性,人性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改变。
4.《沉默的大多数》
沉默的大多数精装¥22.8购买这本杂文随笔集包括思想文化方面的文章,涉及知识分子的处境及思考,社会道德伦理,文化论争,国学与新儒家,民族主义等问题;包括从日常生活中发掘出来的各种真知灼见,涉及科学与邪道,女权主义等;包括对社会科学研究的评论,涉及性问题,生育问题,同性恋问题,社会研究的伦理问题和方法问题等;包括创作谈和文论,如写作的动机,作者的师承,作者对小说艺术的看法,作者对文体格调的看法,对影视的看法等;包括少量的书评,其中既有对文学经典的评论,也有对当代作家作品的一些看法;最后,还包括一些域外生活的杂感以及对某些社会现象的评点。
这是一个经济至上的年代,读书如果没有效益,无疑是没用的。于是,众多爱书之人为了金钱,义无反顾地放弃矜持和清高,甚至尊严,投身到各种圈圈叉叉的争斗之中,尔虞我诈,不择手段,需要欺骗时绝不脸红,需要下跪时一定腿软,有用的就是朋友,必须结交;没用的就是路人,爱理不理;有害的就是敌人,坚决扫除。对于爱书之人来说,现在早已不是以文会友的时代,精神的交流不断凋零,利益的结交日渐繁盛,填充在人们之间的不过是酒色财气,早已没有了书的位置。
只是,读书人,当你投身淤泥之后,就不要再标榜自己的纯洁,因为出淤泥而不染的,只有莲花,没有人。
另外,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说在这个网络时代,只要你带货就不要说你为艺术为自己。所谓艺术到最后都是相通的,都是为了带货。
生活就像一个暗娼。年轻美貌时,你找不到她,想花重金独占她,人家却不忠于你;待到她容颜不再疾病缠身时,你管哪都能碰见她,此时她已相当廉价,但依旧没有折扣,你不敢想象这就是你当初一心痴迷的人儿。
我们的初衷,她早已明了。只是她,在吊尽我们的胃口之后,却不知趣地继续这样下去。但一定会有人去买她的账,所以她饿不死。相反地,死去的人是那些终究不能明白其中道理的人们——怀抱着懵懂的情感,想要同生活这个暗娼谈一场刻骨铭心的爱恋
生活很贱。而那些为自己精神愁苦所杀死的人,更贱。
我对自己的要求很低: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
5.《撒哈拉的故事》
自你之后,再无真正流浪自由的灵魂。
三毛作品中最脍炙人口的《撒哈拉的故事》,由12篇精彩动人的散文结合而成,其中《沙漠中的饭店》,是三毛适应荒凉单调的沙漠生活后,重新拾笔的第一篇文字,自此之后,三毛便写出一系列以沙漠为背景的故事,倾倒了全世界的中文读者。
三毛的文字其实没有特别出挑的地方,但是合成一篇,整个却显得真实、清爽。她很好地遵循了白话文有什么说什么,该怎么说就怎么说的宗旨,而且她聪明在不在散文中论理,不作生硬的哲思,单纯就事论事,从而反倒能让人身临其境~~印象最深的是她和荷西去偷看别人洗澡灌肠,再如三毛考驾照的那几个考题,好笑极了~~而读到他们遇到三个疯子袭击则心提至喉~~看散文,以前喜欢过余秋雨的辞藻,现在越来越喜欢三毛这类的平淡,平淡是真,写文常常有自炫的诱惑,能抵住诱惑是不容易的。
我每想你一次,天上便落下一粒沙,从此便有了撒哈拉。
这个浪漫、真性情、勇敢潇洒的人,仅凭一张照片感应到的前世的乡愁,便决定搬去沙漠定居。在撒哈拉这片世界上最广阔的大漠中,在与世隔绝的世界的尽头,在这原始得一如天地洪荒的地方,三毛用力地生活,努力去克服精神和物质上的双重困难。
书中记叙最多的,是她那些撒哈拉威邻居、朋友以及碰到的各种陌生人。那些人让她又爱又恨,让她心生怜悯,让她想起自己的亲人,让她悲痛不已却又无力解救。
在这片荒凉的土地上,几乎百分之九十的人甚至不知道自己几岁。传统的封建的宗教习俗在他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他们拒绝文明,固守着自己头顶那片写满宗教的天空,容不得一点异端。那是个比新旧交替时期的中国社会更惨不忍睹的地方,有过之而无不及。
但是生性正直爱憎分明的三毛,才不去管那些,她只知道人人平等这个道理。她和所有谈得来的人交朋友,这其中包括地主、奴隶、军人、警察、普通的撒哈拉威人、妓女和小偷等等。她甚至觉得自己并不比那些关在监狱里的人高尚多少。
撒哈拉教会了三毛坚强和乐观。她看到如桌大一片小水池旁尚有黄色小花,心中受到很大的启示,芥草在沙漠中,尚且依水欣欣向荣,而我们为人者,环境的挫折一来,就马上低头,这都是没有了解生命奥秘的人所处的心境。
但是撒哈拉也让三毛无奈和痛心,她亲眼目睹了自己的好友沙伊达——一个像钻石般绝世而善良的姑娘——的悲惨死状。这个并无过错的人,就因为与撒哈拉威的传统观念不容,落魄地倒在了像熔化的铁片一样滚烫的大漠烈日下,再也没有站起来。只有骆驼嘶叫的悲鸣充满整个天空,像雷鸣似的罩下来。
于是三毛发出这样的感慨:乱世,才会有这种没有天理的事情啊。
于是三毛只能用一篇文字来记录这场发生在无情天地的惨剧以示抗议。
三毛说:我笑,便面如春花,定能感动人的,任他是谁。
荷西说:你的沙漠,现在你在它怀抱里了。
6.《边城》
边城沈从文散文作品¥9.99购买含混不清的暧昧害死了人,不痛快的人有了不痛快的结局。
《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写于一九三三年至一九三四年初。这篇作品如沈从文的其他湘西作品,着眼于普通人、善良人的命运变迁,描摹了湘女翠翠阴差阳错的生活悲剧,诚如作者所言:一切充满了善,然而到处是不凑巧。既然是不凑巧,因之素朴的善终难免产生悲剧。 《边城》写出了一种如梦似幻之美,像摆渡、教子、救人、助人、送葬这些日常小事,在作者来都显得相当理想化,颇有几分君子田的气象。当然,矛盾也并非不存在,明眼人一看便知,作者所用的背景材料中便隐伏着社会矛盾的影子。作者亦不曾讳言他的写作意图是支持民族复兴大业的人,给他们一种勇气和信心。
《边城》讲述了湘西小镇上一对相依为命的祖孙平凡宁静的人生,以及这份平凡宁静中难以抹去的寂寞和淡淡的凄凉。小说的主人公翠翠有一段朦胧但没有结局的感情,但是感情不是这本小说的全部。大师用他清淡的笔调娓娓讲述了湘西小镇上纯朴的风土人情,原始单纯的生活,以及那如诗如画的景致。
有什么问题,就直接问,有什么要求,就直接说——这是最容易达到效果的做法。因为曲里拐弯因为搞暧昧,我们这一辈子,会弄糟多少事。不知为何,我丝毫没有为其中的爱情打动。
……到了冬天,那个圮坍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轻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那个年轻人究竟有没有回来呢?《边城》里没有说,留下一个耐人寻味的结局给读者去猜想、去补充。像一首悠长的山歌,旋律朴素,但嘹亮的音调却足以在听者心中激荡起层层涟漪,久久不能散去。
要怎样的一份情感,才值得用一生去等待呢?看书的人也许不明白,但写书的人一定明白,书中的人物一定明白。
翠翠不过是十四五岁的年纪吧,刚刚开始憧憬爱情这种神秘的情感。她所想要的,不是富贵的家业,不是显赫的地位,她所期盼的,不过是自己喜欢的人能为自己唱三年零六个月的情歌,而自己就能在歌声的伴随下,在美丽的梦境里遨游。
书中这样描述了翠翠听到二老的歌声后的感受:……我昨天就在梦里听到一种顶好听的歌声,又软又缠绵,我想跟了这声音各处飞,飞到溪悬崖半腰,摘了一大把虎耳草,得到了虎耳草,我可不知道把这个东西交给谁去了。我睡得真好,梦得真有趣!
看多了情感大剧里面的错综复杂,《边城》象清风一般吹拂着都市人那颗不安分的心。简单决不意味平淡,相反,简单的文字、简单的情节,蕴藏的正是强烈的情感。《边城》里的文字正如茶峒小镇的民风,淳朴、单纯、明了。在平凡中看出伟大,在琐碎中透露深刻。这就是《边城》的风格。
7.《呐喊》
呐喊 鲁迅 书籍正版¥9.9购买《呐喊》是鲁迅1918-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收有《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明天》、《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等14篇作品。当时正值五四革命精神高扬时期。作者创作小说意在描写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并为新文化运动呐喊。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封建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的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渴望。
一个特立独行的人需要金钱来保持他的尊严,否则就只有被毁灭的份,人们是不能容忍一个穷光蛋的异类的。就像一个老姑娘要用钱保持她的高傲,否则就是耻辱。
狂人在望着赵家的狗,孔乙己在讲茴字的四种写法,华老栓在拿夏瑜的血馒头,九斤老太在感叹一代不如一代,闰土在隔着厚障壁叫我老爷,圆规杨二嫂在捡东西,阿Q在逗尼姑,耍无赖,闹革命,要困觉,精神胜利法,迅哥在怀念那夜似的豆,那夜似的戏。我们在铁屋子里装睡,想着年轻时做过的许多的梦。
年轻的时候,如果没有好好读一读鲁迅,是遗憾的。如果没有被那种满含着深情与痛苦的情感感动过,没有被那种浸满了愤怒与哀伤的笔触震惊过,少年的那种种悲天悯人、那种种桀骜不驯、那种种愤世嫉俗又怎么会找到存放的地方,找到深沉却又凌厉的共鸣?
将鲁迅的文章放到课本里,很大程度上,恐怕是基于鲁迅本身,而不是他的文字。在我们这个时代,回过头去看鲁迅,那些要把世界撕碎、要把自己点燃的文字似乎不那么合乎时宜了,血淋淋、赤裸裸,充满着人性深处最底层的东西。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尽管那个时代急于剔除的东西还遗留在每一个国人的血脉里,恐怕再经过百年仍旧无法摆脱。可是,时代确实过去了,无论怎样纠缠不清,还是过去了。剩下这些文字,乍一看,突兀得让人胆战心惊。
也许,把鲁迅挪出课本是好事,至少传递出了一个信号,那个龇牙咧嘴、让人握紧拳头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可是,少了课本的强制性阅读,现在的孩子们又有几个会去读鲁迅呢?在这个以高考作为学习最大动力的时代,太少人会去细想,从课本中剔除,其实意味着绝大多数孩子将失去好好认识鲁迅的机会。
有一回,我竟在画片上忽然会见我久违的许多中国人了,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示出麻木的神情。据解说,则绑着的是替俄国做了军事上的侦探,正要被日军砍下头颅来示众,而围着的便是来赏鉴这示众的盛举的人们。这处经历使得鲁迅日后的小说中反复出现麻木的群众这一意象。比如《药》当中,革命者夏瑜就义,就有许多群众围观赏鉴,作者是这样写的: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这种被麻木扼制的群体真正让鲁迅觉得悲哀又觉得恐惧吧。而在《风波》当中,群体形象是村人,作者有一段对村人的描写:村人们呆呆站着,心里计算,都觉得自己确乎抵不住张翼德,因此也决定七斤便要没有性命。七斤既然犯了皇法,想起他往常对人谈论城中的新闻的时候,就不该喊着长烟管显出那般骄傲模样,所以对于七斤的犯法,也觉得有些畅快,这里的村人,貌似有了一些价值判断,实际上还是愚昧而残忍的。
少年时,鲁迅更像一则笑话。……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 同学们忍不住笑。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大家几乎笑成一团。立仆——这就是我当年对鲁迅最深的印象。
还算是个青年的时候,鲁迅忽然变得像个朋友。他绝不会高不可攀。他好像那个夜深人静,开始借着醉意与你攀谈的故交,你看着他,突然发现你之前竟然没有意识到他是这样一个人。他是怎样的一个人?他其实也不会跟你掏心挖肺,不然他要说的你早就懂了。他不会说:打倒封建礼教!但他也许会说:我想应该可能大抵还是如此吧。
究竟是鲁迅过时了,还是我们因为看起来还算安逸的生活而乐观得过了头。
8.《倾城之恋》
张爱玲 倾城之恋¥49.5购买一对现实庸俗的男女,在战争的兵荒马乱之中被命运掷骰子般地掷到了一起,于一刹那体会到了一对平凡的夫妻之间的一点真心⋯⋯张爱玲是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作家,而不是作为一个怪人、异人而存在的。也许她将不仅仅属于现代文学史。遥想几十年、几百年后,她会像她欣赏的李清照一样,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占据一个稳定的位置也说不定,而我们知道,那时候今天为我们所熟知的许多现代作家肯定都将被忽略不计了。
张爱玲的小说总有个尖锐的开头,流苏的前夫死了,三爷要流苏去奔丧,三奶奶四奶奶也借此讥讽流苏你们做金子,做股票,不能用六姑奶奶的钱哪,没的沾上晦气!她一嫁到了婆家,丈夫就便成了败家子。回到娘家来,眼见得娘家就要败光了——天生的扫帚星!刺骨骨的话插进流苏的心,只怕是命不好也有罪了。
好心的徐太太倒是说了句中肯的话你哥哥们把你的钱盘来盘去盘光了,就养活你一辈子也是应该的。
徐太太本来是想撮合七小姐和范柳原的,另外替流苏找姜先生。却因她要给她们一点颜色看看,使她和柳原有了不寻常的开始。
倾城之恋在于我来说并不是纯粹爱。
凑合过呗,还能离咋地?——这句话,大概可以概括张爱玲笔下大多数的婚姻。
她的小说,很爱嘲讽这类婚姻。
《倾城之恋》里,范柳原说,花钱娶个对自己没感情的人来结婚,所谓婚姻就是长期的卖淫。白流苏为之大怒。
然而她最初去跟范柳原好,确也存着类似心思:钓着范柳原,也就是想找个投托,好避出她那个狗屁倒灶的家庭。
只因她那个家庭,一群人看似关心感情的进度,其实各自盘算。既想不影响家里的体面,又把她送走。
真是嘴上全是主义,心里都是生意。
她幸福不幸福,家里人并不关心。家里人男的关心场面上的形象,还说法条抵不过三纲五常。女的个个算计精,忙着为女儿找婆家。白流苏跟个亟需被卖的货物似的,但还不能占了好资源。
等她第一次南下又回上海时,还得被家里人出卖隐私当作谈资,拍着大腿感慨一番。
当然白流苏与范柳原后来因为灾祸,反而成了正果,算是作者的仁慈了。
毕竟生活中大多数时候,这类故事的结局就是:大家庭里谣诼排挤,终于又赶走了一个成员。此后面上笑嘻嘻,背后传八卦,继续算自己的小账罢了。
至于凑合的婚姻幸福不幸福,其实彼此心里有数。大家彼此追求体面,凑凑合合过吧。
没看这个故事之前,我以为它只是一场普通的相遇相爱相惜相守。美人风华无双,英雄深情不渝。然一番读罢,循着情节发展的脉络,从悲到喜,由喜入悲,心绪被牢牢牵引着,一口气如鲠在喉,呼不出咽不下。
这有一个圆满的结局,但它丝毫没有削弱小说的悲剧性,反而让人感到更加沉重。张爱玲总有能力,将笔下的故事写得寥远苍凉,情理之中,又余味深长。
9.《城南旧事》
城南旧事正版林海音¥9.8购买整本书分为《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儿》、《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五个短篇故事,每一篇都浸染了浓浓的惆怅,这是怀念特有的忧郁滋味,典雅柔美,令人叹息。
多少年来,《城南旧事》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除了再版无数次的小说版外,1985年,本书在中国大陆搬上银幕,电影城南旧事获得中国电影金鸡奖、第二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奖金鹰奖章、第十四届贝尔格勒国际儿童电影节最佳影片思想奖等多项大奖。
儿童绘本版《城南旧事》由当今中国极具代表性的水彩画家关维兴,运用优雅诗意的风格和穿透人心的独到技巧,将创作的图画全然融入故事的情节。画中举凡服饰、器物和建筑,考据详实,没一点随便或含糊。人物细致的表情、光线和空气的律动、圆熟丰美的调子,使文图呈现无懈可击的呼应。绘本《城南旧事》甫出版即获选1993、1994年波隆那国际儿童书插画展、1993年布拉迪斯国际插画双年展以及1994年加泰隆尼亚国际插画双年展。
从小说到电影,从成人书到儿童绘本,《城南旧事》是故事、是梦幻,读时仿若音乐,轻轻扣动人心,字里行间所隐涵的深意,更令人撼动,久久不能自已。
三毛曾经说过:童年,只有在回忆中才成就了那么完美。可是在林海音的笔下,这个童年故事却饱含了一种凄婉的味道,仿佛那不是一个平凡的小说故事,而是关于过去的真实回忆。
一开始觉得文笔很幼稚,看下去才意识到正是这种童真的口吻使得情感流露更纯粹更强烈。孩子分不清好人坏人、不懂什么是疯什么是贼,因而才能从实际感受评价一个人;不懂生死,也会因为突如其来的离别在瞬间长大成人。看到骊歌便在心里唱起来: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孩子的世界其实是更有主张的,爸爸妈妈的感情出现微妙的变化什么的根本逃不过孩子的眼睛。是不是童年记忆里总会有一两个失去爱人的疯子、一两对无法理解的婚姻、一两个不那么讨厌的坏人和一两位永远不会再见到的亲人。
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再也不是小孩。用了两三天慢慢看完,特别醉,特别美,林海音笔下昏黄遥远的童年。
突然想到《卑鄙的我2》里那个尖鼻子老爸对要睡着的阿格蕾丝说:never grow up。
我终于明白,成长是我做过最不情愿却又不得不做的一件事。
10.《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精装插¥28购买收有午餐半小时、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第一人称、两个故事等15篇史铁生的代表作。
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也不能想,却又不能忘。它们不能变成语言,他们无法变成语言,一旦变成语言就不再是他们了。它们是一片朦胧的温馨与寂寥,是一片成熟的希望与绝望,它们的领地只有两处:心与坟墓。
你知道,一个文盲的幸运就是,很多大家死了,我才知道去读一读。如果我在史铁生去世前就读《我与地坛》和他的其他作品,当然会不可收拾地喜欢上他的书。要命的是,当他死时,我就得跟那些称史铁生为史老爷子的人一样,经历一场要死要活的伤心。所幸我只称他为史铁生。所以当文盲有当文盲的好,你们不要嘲笑我们。
,地坛,如同北方一样,是一个平实并且厚重的字眼。在这里,春天是祭坛上空漂浮着的鸽子的哨音,夏天是冗长的蝉歌和杨树叶子哗啦啦地对蝉歌的取笑,秋天是古殿檐头的风铃响,冬天是啄木鸟空旷的啄木声。地坛就这样以热烈的姿态荒芜着,直到有一天,一个摇着轮椅的年轻人进入了园中。他孤独而倔强的行走,走过生,却渴望死;走过绝望,却寻找希望。后来,这个人开始写作,将地坛的故事融进他的每一段叙述,从此走进一场文学的大雾中,耽迷数十年而不知其返。
这个人,就是史铁生。 这样的故事只有他能写,令人读的时候想,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常常觉得只有看过了死亡的灵魂才能够有那样深沉顿郁的叙述,每一句陈述都像是用尽了所有沉积心底的情感汩汩而出。没有繁复华丽的词藻,没有故作高深的技巧,每一个词语、每一个句式都自然的仿佛是最纯澈的璞玉。令人总是要忍不住猜想,在那些不惊不懈如风如流的年岁里,那个轮椅上的思索者是怎样用思想代替双脚,艰苦卓绝的去企及每一个遥不可及的瞬间;又是怎样,将目光一次次漫漶至遥远,在天地永恒的注视中,炼成一曲不朽的歌舞。
他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心……像是在他的文字里得到了重生一样,我又在绝望的内心里生燃起了新的力量。我想这也是自己为什么那么留恋他的原因。
他在很多文章里提到他的母亲。《我与地坛》、《合欢树》、《秋天的怀念》......那么多的文字里,除了描述他那不安分的内心,暴躁的脾气,虔诚的祈祷,安然地接受或不甘地挣扎,更多的就是对母亲的追悔。生病初期,他把对人生无望的茫然;对生命无常的绝望;对上帝不公的控诉变本加厉地把气撒在母亲身上。以至于母亲的突然离开让他更悲伤无措。他肯定恨极了他的母亲。因为她走得太早;因为他还没来得及淡然对母亲说话对她笑;还没来得及骄傲地对她说一句:看,我虽然没有了双腿,可我依然为自己碰撞出来一条路。他肯定也恨极了自己,为什么觉悟那么迟。为什么没有好好对她。为什么不能早一些让她看到自己可以好好活着。
命运却把他永远留在了2010年,在最末端的时候告诉他,不必再走。
所谓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他恰好在59的最后几天,领了所有天命而去,我想,他的五十岁应当是最有资格说知了天命的。
读中国文学更能理解这个民族所背负的一切,更能认可这个文化所留下来的一切。
免责声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