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兰[关于李爱兰的简介]

时刻小站 1.2K

革命先驱李大钊同志曾言: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作,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作事,则功业可就。

简短的一句话就点明了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重要性,振聋发聩。作为近代中国的先行者,李大钊的思想和事迹鼓舞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人,当然,这其中也包括了他自己的后人。

作为李大钊的子女,他们的成长轨迹,或多或少地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感受李家家风的机会。

一、长子和长女:坚定不移继承父亲革命遗志

提起李大钊的后人,相信很多人首先会想起来的便是他的女儿李星华。

在她的《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文章中,李星华详细记录了1927年李大钊从被捕到光荣就义的日子,李大钊那份从容和坚定也感动激励了无数人。

从这篇文章中,读者也得以了解到了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她生于1911年11月,是家中的二女儿。

在父亲被捕遇害之时,作为亲历者的李星华,年龄只有16岁,但是从文章中可以看出,虽然彼时她的年龄尚小,但是却是极其聪慧的。

在法庭上,当法官询问李大钊,李星华是不是他最大的孩子,为了保护哥哥李葆华,李星华机智地回答了法官:是的,我是最大的。

对于高高在上,别有用心的法庭权威没有丝毫的害怕与胆怯。

在李大钊英勇就义后,李星华继承了父亲的遗志,并在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与地下革命工作。

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咄咄逼人,国民政府却遵循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步步退让。

在这种情况下,1935年爆发了一二·九学生运动,李星华也参与其中,为救亡图存奔走相告。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李星华一直从事着教学和文学工作,分别在师大女附中和马列主义学院第二分院任教。

还整理出版了《白族民间故事传说集》,而由她撰写的《回忆我的父亲李大钊》也成为了宝贵的文化精神财富,给后世研究李大钊留下了珍贵资源。1979年11月,李星华病故于协和医院。

而相比于在文化艺术方面颇有名气的李星华,李大钊的大儿子李葆华似乎有点默默无名,但实际上,李葆华在政治领域的贡献和成就都非常大。

李葆华生于1909年,因为李大钊忙于革命事业,所以他和父亲的相处时间并不算长,但是父亲坚定的革命信念和理想却深深地影响了李葆华。

1925年,只有16岁的李葆华便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参加爱国学生运动,和父亲一样投身到了革命事业中去。

1927年,李大钊被捕的时候,李葆华侥幸逃出,得到了周作人和沈尹默的帮助。

4月28日,李大钊被绞杀的消息登报,周沈二人都在考虑着如何将这一噩耗告知李葆华。周作人回忆道,他本想和沈尹默一起,用令尊为主义而牺牲,本是预先有觉悟的的话语来安慰李葆华。

但是李葆华的反应,却让他们觉得及至说了,乃等于没有说,因为他的镇定有觉悟,远在说话人之上。听了之后又仔细看报,默然退下。

年仅18岁的李葆华,面对父亲被害的噩耗,展现出了超出他年龄的沉稳和镇定,并没有因此而放弃革命理想。

在此之后,在进步人士的帮助下,李葆华前往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学习,并在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九一八事变后,他毅然回国投身于反日爱国斗争之中,从1932年到1937年,他化名为杨震、赵振声,在北平进行着地下工作,之后调到中共中央北方局工作。

在抗日战争爆发后,李葆华升任中共晋察冀省委书记兼组织部部长,并成为了党内刊物《战线》的负责人。

在任期间,李葆华重视开展群众工作和党的组织恢复重建工作。

这样隐姓埋名的生活,一直持续到了1949年2月。

彼时,中共北平地下党员3000余人召开会师大会,在会议上,李葆华的真实身份才得以公开。

从父亲就义到新中国成立,李葆华就这样隐藏了真实身份20多年,一直兢兢业业地为革命做贡献。

这之后,李葆华担任了水利部副部长,和傅作义一起投身于新中国的水利事业,事事亲为,推动了淮河根治工程的开展,为新中国的水利事业奉献了12年。

1962年,李葆华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在任期间,他亲近群众,关心民生,还被称为李青天。

而李葆华为国家做出的贡献还不仅于此,在1978年,他还出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通过一系列改革,为我国现代金融体系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2005年2月19日,李葆华同志病逝于京,享年96岁。

二、次子、幼子和次女:优良家风熏陶下长成的栋梁

除了李葆华和李星华,李大钊还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

次女名为李炎华,出生于1919年,次子名为李光华,生于1922年,以及幼子李欣华,生于1926年。

相比于长子李葆华和长女李星华,这三个孩子对于父亲李大钊的记忆相对更少,毕竟李大钊牺牲的时候,次女李炎华才8岁,但即便如此,在良好家风的熏陶下,他们都成长为了社会栋梁。

在李大钊被捕牺牲后,他们家过了一段贫苦的日子,李炎华回忆道:父亲殉难后,我们有一段生活,真是到了山穷水尽,忍饥挨饿的地步,父亲的同志和亲友帮助了我们,对此母亲总是念念不忘,让我们记住,并且长大还给亲友。

在贫困交加之际,李大钊的妻子赵纫兰仍不忘教育孩子们要懂得知恩图报,面对困境,也丝毫没有退缩的想法。

李炎华还记得,当他们返回到老家的时候,每到冬天,外面刮着凛冽的寒风,我们坐在炕上还喊冷,母亲支着病弱的身体进进出出推磨、抱柴、烧炕、做饭、从不叫苦,也从不呵斥我们。我们从母亲身上看到的是坚强和吃苦耐劳,我们学到的也是这些。

生活的贫苦没有阻碍李炎华的步伐,她也和父亲李大钊一样,早早地便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在回到北京上学后,李炎华便成为了学联的积极分子,还当过党组织的地下交通员,在通县女师读书的时候,她第一个参加并号召同学们参与一二九运动,怀抱着满腔爱国热血救亡图存。

在19岁的时候,李炎华任教于大黑坨小学,这所学校对她来说,意义非凡,因为这是父亲李大钊在1920年亲手筹办的。

后来,根据李炎华的孙女李晓莉的回忆:祖母在家乡小学任教期间,一边教孩子们读书识字,一边教孩子和村民唱歌宣传抗日。

李炎华在这里一教就是教了十年,后于1979年逝世。

从某种程度来说,这是李大钊精神的另一种传承。

这种为社会、为国家发奋读书育人的信念,也被另外两个儿子李光华和李欣华所继承。

在李大钊牺牲的时候,李光华年仅4岁,因此对于李大钊的记忆十分稀薄,印象最深的就是去苏联大使馆看望父亲的时候,看到了一辆儿童三轮车,十分想玩,李大钊便搬来梯子为他取来三轮车。

对于李光华来说,这个依稀记得的父爱的画面温暖了他的一生,对于父亲的思念也促使他继承李大钊的遗志。

1938年7月,李光华投身于革命,在这之后先后担任了唐山钢铁厂任党委书记,国家安全部党委委员以及中国科学院电子所党委副书记。

1982年10月李光华从中国科学院电子所离职休养,于2012年逝世。

而李大钊的幼子李欣华出生于1926年,没有和父亲李大钊见过面,在母亲病逝的时候也才5岁,年幼的他是在党组织和亲友的帮助下长大。

在1940年的时候和哥哥姐姐们到了延安,在这里他任教于晋察冀边区职业中学和阜平华北育才中学,并且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此后,李欣华投身于教育事业,从1954年到1989年去世,他一直在门头沟矿区任教,曾任门头沟师范学校和教师进修学校书记、校长,多年来教导了大批优秀学生,可谓是桃李满天下。

三、孙辈:革命家风代代传

李大钊的五个子女都可谓是家国栋梁,孙辈在多个领域都是优秀人才,这也足以说明李大钊家风和教育方法的优良,这种精神一代代传承积淀,使得李家人才辈出。

李星华有2子5女,长子贾森林是画家,次子贾成林是文史专家。五个女儿贾晓林、贾伟林、贾凯林、贾燕林、贾钟林,都是普通工作者。

李炎华有1子1女,儿子李军曾任成都煤炭干部进修学院院长党委书记;女儿李爱兰曾在航天工业部工作。

李光华有2子1女,长子李建生曾任中国化工轻工物资流通协会秘书长、副会长。

次子李建明为人低调,长女李虹曾任中共中央党校图书馆研究员。

李欣华女儿李小玲,曾任北京大钊天涯时代文化传播中心董事长。

李葆华长子李青如今已79岁,面对采访时他表示,自己只能从父亲口中和现存的党史资料中了解祖父。

长女李乐群,现任阜外医院主任医师,近年来密切结合临床工作需要开展临床科研工作,参加了一些药物的临床观察工作及脑循环动力学研究的工作等。

幼子李亚中于1976年12月入党,曾任水利部水文局主任工程师。

次子李宏塔生于1949年5月,那个时候,他的父亲李葆华为北平市第二副书记,每日里奔忙于新中国成立的事宜,但即便如此,李葆华和田映萱也没有忘记对孩子的教导。

不能吃苦,就不能成人。这是李葆华对于孩子们的训导和期盼,他自己也以身作则,在工作的时候事事亲为,淡泊名利,关心群众。

李葆华家中生活清苦,却常常对家人说:当人民群众温饱难济之时,干部的生活也必须艰苦,不允许搞特殊化。生活中有许多东西在变化,但有一样东西永远不能变,那就是共产党的宗旨。这一点如果改变了,那就不是共产党了。

李宏塔回忆道:最好的家风就是父辈的言传身教。父亲身体力行,严格要求自己,久而久之,我也知道了该如何做人、如何做事。

在父亲的影响下,16岁的李宏塔在中学毕业后参军,被分配成为一名农垦兵,在干活的时候他不曾喊过苦,一直咬牙坚持,因此他也被评为了劳动能手。

1973年,从部队退伍后他成为了合肥化工厂的普通工人,由于技术精湛,工作成绩突出,李宏塔被提拔为技术专员,并在这期间成为了共青团的领导干部。

等到1987年,李宏塔已经38岁,这时候他选择了调职到合肥省民政厅,他表示:我就是想找一个干实事的部门去工作。民政尤其实在,是直接给老百姓办事。

在任18年,李宏塔上下班的时候都是选择骑自行车,对于厅里要安排小汽车接送的想法,他也只是一笑置之,从没有因私动用公家的物品。

革命传统代代传,坚持宗旨为人民。这是一副自撰对联上,写着的是李宏塔的座右铭。也正是这份坚守,让李宏塔在2021年6月份,获得了七一勋章。

当李宏塔获得勋章受邀登上天安门城楼的时候,他也不禁感叹:爷爷百年前的梦想,今天已经实现!

2022年1月12日,李宏塔入选年度安徽十大新闻人物,1月21日,又被评为了心动安徽·最美人物。

而李大钊曾孙李柔刚,如今是国防科技大学电子对抗学院副教授,某教研室主任。

那时,我时常在想,究竟是什么在支撑曾祖父,让他为中国革命事业奉献了青春乃至生命。李柔刚说道,直到有一天,我无意中读到曾祖父的绝笔《狱中自述》,才最终找到了答案。

2021年6月1日,李大钊故居正式向公众开放,活动现场,李大钊曾孙女李晓莉向学生们分享了曾祖父的革命故事。

如今李大钊先生的后人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为国发光发热,李大钊等革命先辈的伟大理想,在一代代中国人不屈的奋斗和努力中已经实现,而他们的革命精神和信念,也会如同薪火般世代相传。

参考资料:

李大钊曾孙李柔刚:一家四代,忠心许党,他们把信仰根植血脉;国防科技大学官网

上一篇:

下一篇:

  同类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