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第四中学[关于沈阳市第四中学的基本详情介绍]

时刻小站 161

在一所中学的校园里,不但有一座大人物的公馆,还有一座九十年前的税务厅,这事情是不是很稀奇?不过,这情况还真实存在,就发生在沈阳市第126中学。

此前的文章中,小琦曾为您深入介绍过,在沈阳市第126中学校园内的西北角坐落着一座精致气派的豪宅,这栋豪宅建于1928年,地上为二层,淡黄色的罩面,建筑的顶部有宝瓶镂空的女儿墙。

豪宅临街的一面

该建筑主入口有半圆形的台阶和四根特里克廊柱支撑起来的抱厦,二楼有露天的阳台,券拱顶的门窗,这便是著名的奉系军阀将领张作相次子张廷枢的公馆。

建筑的主入口

关于张廷枢这个人物,他是奉系军阀的青年将领,同时也是一位爱国人士,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他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十分反对,于是在1935年向张学良提出辞职,抛下临产的妻子开始了抗日救亡的征程,后又投奔晋东南八路军总部。抗战胜利后,在家中养病,他拒任蒋介石任命的东北行营中将高参,1949年7月因肝病恶化,在北平去世,年仅45岁。由于该人物生平我在此前文章中详细介绍过,因此具体细节在此不过多赘述。

张廷枢

除了这栋有着近百年历史的公馆,在126中学院内,还有一栋有着90年历史的伪满洲国税务机构——奉天税务监督厅。来到学校的正面,一座高3层、平面结构近似英文字母E的老教学楼映入眼帘。

沈阳市第126中学正面

学校的老教学楼

教学楼的平面结构

这栋教学楼的规模很大,正面朝向八纬路,西侧面邻北四经街,东侧近北三经街。这栋建筑正是当年日伪时期的奉天税务监督厅旧址。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这栋建筑的一、二层与第三层罩面的颜色明显不同,一、二层为棕红色,而三层为淡黄色。虽然,这栋建筑的罩面为近年来修缮过的,但这种设计可能并非是偶然,因为这栋建筑的第三层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加盖的,该建筑最初为二层。我猜想修缮时可能是考虑到这个历史因素,特意把第三层修成了不一样的颜色,当然这也只是我的个人猜想。

建筑的一二层与第三层颜色不同

说过了建筑本身,再来说说这栋建筑的历史。这栋建筑的历史要追溯到上世纪初,日本在日俄战争中取得胜利,他们占领了当时的奉天(今沈阳),并强迫无能的清政府签订了《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条约》,这是一个不平等条约,条约规定了开辟商埠地的相关事宜,其中要求清政府在奉天府、安东县、大东沟三地自行开埠。

于是时任盛京将军的赵尔巽按照此不平等条约规定,在奉天城西门外开辟商埠地。1907年2月,在小西边门外开设了奉天关,我在此前的文章和视频中为大家介绍过,在现在的沈河区二纬路31号有一座清代的海关大楼——奉天海关大楼旧址,正是当年的奉天关。

奉天海关大楼旧址

当时英国人欧礼斐担任首任税务司。其实当时的奉天关并没有多少实际业务,因为那时候进入奉天的洋货都是在大连、营口等口岸履行报关纳税的手续,所以奉天关也只是承办一些上级交办的事务,教授洋员汉语等。直到1932年3月1日,日本侵略者建立了伪满洲国政权,同年8月他们派人占领了奉天关,并将其更名为营口税关奉天分关。1937年更名为奉天税关(其实是一种升级),由伪满洲国经济部直管。

自那时起,奉天税务监督厅便迁入这栋大楼里办公,负责监督指导奉天、锦州、安东、通化、兴安等五省的国税征收,其实际目的是对我国经济进行掠夺。当时伪满洲国在1933-1937年这四年的时间里,多次修改东北海关税率,大量减免、甚至是到后期全部取消日货进口的关税,已实现日本对中国倾销过剩商品和掠夺资源的目的。

奉天税务监督厅旧址一角

当年伪满洲国的地税地捐证书

直到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日本人才从这栋大楼里撤出,伪满洲国奉天税务监督厅宣布关闭。

新中国成立以后,这栋大楼回到了人民的手中。1953年,这栋大楼被作为东北军区子弟学校使用。1969年,开始作为沈阳市第126中学教学楼使用,一直沿用至今。这栋大楼落成于1932年,原为二层平顶,建国后改建为三层。其作为当年伪满洲国的税务管理机关,在伪满洲国的税务研究上有重要的价值。此外,它还属于近代办公建筑,在近代办公建筑的研究上,也具有一定价值,已被列为沈阳市第四批历史建筑名录。

这就是沈阳市126中学内老建筑的故事,小琦衷心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同类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