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麦子[关于野麦子的基本详情介绍]

时刻小站 105

雀麦是在我地麦田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恶性杂草,与节节麦统称为野麦子。仔细观察不难发现,两者结实部位相差很大。老百姓形象的叫一根棍‘’的野麦子是节节麦,‘’黍(shu)子头‘’的野麦子叫雀麦。与节节麦相比,雀麦发生面积更大,危害程度更严重。

雀麦为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其种子有休眠特性,萌发出苗受土壤深度、墒情和气温影响较大,一般比小麦晚出十多天左右;叶片与小麦相比细而窄,叶及叶鞘均密被长柔毛;

识别特征

雀麦幼苗的识别主要通过3个方面。一看叶片,雀麦的叶片细窄,叶鞘和叶背面布满柔毛;二看根茎部颜色,雀麦茎基部发红褐色,而小麦茎部白色;三看种皮,雀麦种皮红褐色。

花穗圆锥形花序,稀疏,生有细弱的分枝,向下弯垂,上部生有黄绿色小穗。小穗长椭圆形,两侧压扁,有的生芒,有的无芒。

出苗规律

雀麦不论纯种还是在麦田中,出苗时间都极不整齐。凡土壤墒情好,表层0-5厘米土壤湿润,种子与土壤接触紧密,出苗就早。在我地正常播期的小麦田中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开始大量出苗,立冬后逐渐停止出苗,翌年温度回升后仍有部分可出苗。

分蘖数与繁殖力

撒落在麦田、田边、地埂、沟道、路边的雀麦果穗、籽粒,在冬前和翌年出苗,每株有分蘖3-7个(条件适宜时还可更多),有效小穗数7-43个,形成具有发芽力的种子284-600粒,可见雀麦繁殖力多么惊人,一般情况下繁殖力是小麦的2-8倍,成熟后的雀麦籽粒落到麦田,2-3年后就会泛滥成灾。

种子的传播:

一般出苗稍早的雀麦其成熟期比小麦稍早,成熟后种子全部洒落在田间,形成本田新的侵染来源;出苗稍晚的那部分熟期会与小麦一致,在收割机收获时的碰撞下会使部分种子洒落在田间,还有一部分会随小麦一起收获成为麦种传播源(正规的种子企业能筛除雀麦种子);洒落在收割设备上那部分会造成跨区传播;另外还有部分人工拔除的农户拔除后直接扔进河沟内,其雀麦种子会随水流传播,这些都是成为远距离传播源的主要原因。

由于好多农户防治意识差、选药不准或用药时间不对等原因,近几年在我地传播蔓延迅速,与小麦争肥争水,传播小麦条锈病等多种病害,同时又是小麦黄矮病等病毒病及害虫的中间寄主。使小麦严重减产、品质降低、甚至产生毒麦使人畜中毒。

防治方案:

药剂选择可选用4%啶磺草胺(优先)可分散油悬浮剂或70%氟唑磺隆(彪虎)水分散粒剂,在小麦3叶期后杂草3-5叶期时,选择晴朗温暖的天气进行喷药防治。

具体施药事项可咨询当地零售商或农技人员。

文章来源:金秋仟村

上一篇:

下一篇:

  同类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