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险意义和功用(重疾险的意义与功用)

时刻小站 133

全文字数4149

阅读时长13分钟

不知不觉中,我从事保险行业已经六年了,这六年里,我在和客户讲解方案的时候,绝大部分时间都是花在了科普保险原理和各种保险的配置思路上面。

因为我认为,你要先讲清楚保险是什么,这样别人才知道自己买的东西到底有什么用,能解决什么问题。

这样才不会存在销售误导,我才能在这个行业长久做下去,不会在未来遇到涉及职业合规风险的事情。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几乎很少具体到去讲一款产品,很多时候,我把思路讲明白之后,客户自己就大概知道为什么该这么配置了。

有段时间,我会经常觉得明明保险这么简单,可为什么和别人讲解起来就那么费劲呢?

后来,我才慢慢明白这个为什么。

我曾经想弄明白保险公司是怎么给产品定价的,于是就去自学一些保险精算原理,

最开始,经常会遇到一些想不明白的地方,就会卡很久,在网上也几乎找不到有深度的相关科普内容。

于是,我只能不断的去搜索,把各种碎片信息整理起来,这个过程真的花了我很长一段时间。

最后我还是买了《保险精算原理与实务》这本书,结合自己这几年累积学到的碎片信息,才得到一些自己想要的答案。

捋清楚之后,我会突然觉得,原来这么简单。

其中涉及到的很多数学知识,是高中数学水平就能理解的。

我就会很懊恼为什么之前就会一直卡着想不明白。

如果有个人能请教就好了,只需要稍微点拨一下,我就不用花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了。

这让我明白了一件事,有些道理确实很简单,但很多时候,如果没有人讲,只靠自己是很难会想明白的。

保险对于普通人来说,就是这样,看起来非常复杂,但理解之后又非常简单。

不过,网上宣传保险的自媒体,大部分都涉及很强的利益关系,重焦虑营销而轻知识传输。

这点在重疾险这块是最明显的。

很多从业者都是把重疾险的功能和医疗险混为一谈,模糊和夸大了重疾险的重要性。

我希望在我这里,能够把这些说清楚,但要讲清楚一件事的来龙去脉,一般都不是三言两语能够搞定的。

所以,我写的文章一直都很长很枯燥,关注量也一直都很少,不过,我也实在学不来他们那种玩法。

所以,我还是按照我自己的原则来吧。

我没办法讲的简单有趣,但我尽量确保自己能够把一些正确的概念讲清楚。

很多人不懂重疾险的真实作用,网上也基本没有多少人能认真把它说清楚,所以,今天我打算说说这个。

正文:

首先,我们需要先设身处地的思考一个问题,假如我们发生了重疾,会对我们家庭经济上带来怎么样的影响?

我相信大部分人会想得到。

第一个方面:

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看病要花钱,重疾这种大病要花的钱一般都不少,这就是重疾会带来一笔大额医疗费用开支的风险。

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光是这个方面就已经足够压垮很多家庭了。

第二个方面:

就是间接的影响了,很多大病的治疗只是第一步,治愈后大多会有一段时间元气大伤。

为了让身体尽量恢复,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去护理和调养,这个期间短则一两年,长则三五年,甚至影响终身。

在这个治疗和调养的期间,自己是没办法继续工作创造收入的,是要花钱的,

假如自己是这个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则不仅仅自己要花钱,家庭其他成员同样也在等你的钱去维持生活,

因为患重疾没办法工作,导致家庭失去收入来源,这就是失去创收能力的风险。

由这两个方面切入,重疾险的作用就分为医疗费用储备和规避收入损失这两块,在不同年龄阶段,这两块发挥作用的大小是不一样的。

1

1-规避收入损失

失去创收能力的风险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影响程度是完全不同的,在刚组建家庭的阶段影响最大。

这里就会涉及到理财规划中的生命周期理论,这里先简单解释一下生命周期理论是什么。

人从出生到死亡会经历婴儿、童年、少年、青年、中年和老年六个时期;

因为婴儿、童年、少年这三个时期通常没有独立经济能力,也就没有对应的经济责任,这三个时期并不是理财规划的重要时期。

以人可以在社会独立自主开始为起点,将家庭模型分为三大类,分别是青年家庭,中年家庭,老年家庭;

在这个基础上,以婚姻为界限,又可以将青年家庭分为单身期和家庭与事业形成期。

以子女的出生和成长将中年家庭分为家庭与事业成长期和退休前期。

再加上晚年家庭的退休期,共五个阶段。

这五个阶段不管是在理财规划上,还是保险配置上,都有不同的侧重点。

在刚组建家庭的这个阶段,虽然收入开始增加,但更高的支出也随之而来,买房,买车,结婚,生小孩一堆事情都在这个阶段。

在这个阶段的家庭将要面临房屋贷款,抚养子女的费用,赡养父母的费用,维持家庭日常生活开支等一系列长达几十年的费用。

这个阶段一般家庭是没有多少结余的,存不下来多少钱,对应的就是风险承受能力极弱,

即使是看病不用花钱,单单是房贷,很多家庭也都完全承受不起收入的中断。

在这个阶段,规避失能风险是重疾险最大的作用,而且需要的保额很高。

万一发生重疾的时候,我们需要这笔钱去代替我们的经济价值。

但随着时间推移,孩子会慢慢长大,房贷会慢慢还完,我们的储蓄也越来越多,对应主动收入在总资产中的占比会越来越小,被动收入增加,失能风险的影响也会随之逐步下降。

当二三十年的房贷还完之后,孩子也长大成人,我们大多也就到了五六十岁,快要退休的这个阶段。

这时候,我们肩上就没什么担子了,家庭责任基本已经履行完了,失去创收能力的风险也就很小了。

换个说法,我们也就不需要那么高的重疾保额了,我们对重疾险规避失能风险这块的功能依赖不高了。

2

2-医疗费用储备

医疗费用储备实际上是医疗险的范畴,合理的保险规划前提下,疾病的治疗开支有医保和商业医疗险覆盖,并不会对家庭造成非常大的经济打击。

这个前提是要做好完善的家庭保险规划,但以目前来看,绝大部分家庭都并没有意识到这些。

医保是一切保障的基础,医保的综合报销比例大约在60%。

除了医保之外,商业医疗险作为医保的补充,可以解决剩余40%中的大部分,不过目前商业医疗险的主要问题是还不能做到终身保证续保,

也就是说,目前的商业医疗险存在未来有可能没办法续保的风险。

不过,现在全国各地都有推出惠民保,虽然保障力度比一般的商业医疗险差一些,但如果发生大病,也还是能起到不小的作用。

最主要的是这些惠民保大多还不需要健康告知,即使有一些既往病史,想买都还是可以买得到。

所以,实际上医疗费用的储备这块,真实需求不会特别大。

不过,绝大部分普通人并没有很好的资产规划思维,也并没有很好的储蓄和理财方式。

大家都知道老了看病和护理会花不少钱,这些钱都需要提前去准备,但落实去执行的人不多。

所以,配置重疾险多少也能解决一点这个问题。

从这个角度来看,重疾险在医疗费用储备这块,主要为解决小部分医保+商业医疗险报销后的自费部分和后期调养护理部分,需要的额度就远不及前面说到的失能风险那么高了。

所以,对于重疾险的保额,我们有前中期高,后期低的需求变化,这就是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在重疾险额度分配上的应用考量。

重疾险保额的需求和我们家庭主动型收入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

这也是我一直强调关于重疾险真实作用的观点,市场上少有其他从业者从这个角度去分析和科普,但这套理论是写在理财规划师教材里面的,是国际通用的。

3

理解上面两点很重要,接下来我们继续延伸一下。

既然重疾险的保额和收入挂钩,主要解决的是规避失去创收能力的风险,那具体是怎么计算呢?

这里就要继续对我们的收入来源进行划分了,在理财规划中,我们的收入分为主动型收入和被动型收入。

我们靠出卖自己的时间和劳动力换来的收入就是主动型收入,打工就是这种,他会因为你不工作而中断。

而像有些人手里拿着一串钥匙,每个月就靠收房租维持生活,这种就是被动型收入,被动型收入就不会因为你发生意外而中断。

回想一下上面讲到的,重疾险的主要功用就在于规避失能风险。

打工人会因为生病没办法工作而没有收入,每个月收房租的人不会。

所以,如果你根据这个通用的理论去继续细想,你就会得出可能和以前相反的结论:

有钱人反而是不那么需要重疾险的,严格点说的话是:

有能持续创造被动收入资产的人是不那么需要重疾险的。

打工人才是最需要重疾险的,背负高房价和期望给子女更高教育的中产阶级才是重疾险的最大受众。

当你的资产规模达到某个阶段的时候,反而是不需要重疾险的。

这里不要举某些极端案例来反驳,因为,如果用极端案例,看病花上千万的情况不是没有,但这种情况好像重疾险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他更需要的应该是高端医疗险。

理解这个逻辑之后就知道重疾险的保额该怎么设计了。

总结一下前面讲过的两点:

1-罹患重疾之后,为了让身体尽量恢复,一般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去护理和调养,这个期间短则一两年,长则三五年,甚至影响终身。

2-重疾险的主要作用为规避失能风险,我们需要的保额有前中期高,后期低的需求变化。

前面说到的这一切的经济压力,分水岭大部分都是在50岁,不管是房屋贷款,还是孩子养大了,50岁是家庭责任的节点。

所以,50岁前,重疾险的保额需求=你的主动型年收入*3或5倍。

希望自己假如患病后能相对从容一点,有更多的时间去修养和调整,保额就选择为自己年收入的5倍,如果预算非常有限,保额至少也要有年收入的3倍。

假如年收入30万,那保额就是90万-150万之间。

50岁之后,重疾险的作用就只剩下医疗费用储备这点了,那需要的保额就少多了,看自己情况买就行了。

所以从性价比角度,应该着重考虑罹患重疾的保额而不是期限;

如果预算有限,应该选择高一点保额的定期重疾险,而不是选择较低的保额去买终身重疾险。

当下市场上的重疾险,有不少是可以选择保障至70岁的定期重疾险,价格会比保终身来说便宜近40%。

不带身故责任的纯重疾险又会比带身故责任的重疾险价格便宜近40%。

所以,合理的选择可以让价格少近一倍。

而且,目前主流的重疾险中,有不少产品会有50岁/60岁前保额额外增加XX万这个设计,价格只是贵10%多。

这样去买重疾险,就能在30-50岁阶段最需要保额的阶段拥有较高的保额,又能压低保费的支出。

对于一般家庭,优先要考虑的就是这20多年的保额,只有在保额设计设计合理之后,如果预算还可以接受,才去考虑买买一点保终身的重疾险,作为老年重疾医疗护理费用的储备,

因为大多数人确实是没有这种长期规划的执行力,买终身重疾险算是一个最简单的方式了。

通过高保额保障至70岁的定期消费型重疾险+较低保额保障终身的纯重疾险组合的形式。

就能比较完美的解决上面说到的两个风险,把钱基本都花在刀刃上。

而如果自己有比较好的投资方法和执行力,有资产配置的意识,有长期保持至少7%左右年化收益率的能力,可以自己去提前存老年看病护理的钱。

那么,甚至不需要考虑买终身重疾险,只需要买保障到70岁的定期重疾险就可以了。

按这种思路去给自己设计保额,你会发现,你可以少花很多冤枉钱。

这才是保险规划最有意思的地方,科学的规划是可以根据切实的理论依据,配置出近乎两全其美的方案。

如果你能忍住枯燥,坚持听我唠到现在,是不是也发现了,重疾险其实真的很简单?

这些理论你只要把自己代入去稍微思考一下,就能明白。

后序

现实中,我遇到很多人想买保险,找我聊得都是重疾险,怕的是大病的医疗开支,但一问发现人家根本不知道还要买医疗险。

现实中很多说保险坑的,这也不赔那也不赔的,都是因为买的险种和他想要的保障不匹配。

四大险种中,医疗险才是最重要的险种,意外险第二重要,重疾险只是第三,定期寿险第四。

他们每个都有对应能解决的风险,科学的保险规划才是最重要的。

上一篇:

下一篇:

  同类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