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中国士兵为什么到了1944年还打不赢日军,仍然丢城失地,失去衡阳、桂林?
除了高层指挥失误外,也与士兵打仗不行有关。
中国士兵一贯是不怕死,敢于牺牲的,为什么打仗还不行?美国教授易劳逸经过长期的研究找到了其中的原因——饿,体力不行。他在《毁灭的种子》一书中说:
那些从最初的训练和走往分配部队的危险跋涉中幸存下来的士兵,很快将面临甚至比日本人还更为致命的挑战。它们是饥饿、寒冷和疾病。……
由于军中口粮不足,士兵们常常成为清道夫,从任何他们所经过的村庄或碰到的农民那儿偷取东西。结果,老百姓们把国民党士兵视为如瘟疫或什么其他自然灾害,常常看到他们到来时便逃走。
尽管作各种诸如此类似的努力来补充其伙食,在战争后期,大多数国民党士兵都蒙受营养不足之痛苦,这严重地影响了他们作为士兵而行动的能力。早在1941年,熊式辉将军就报告说,浙江的士兵们没有肉或油可吃,他们身体产生的热量是如此之少以至于即使在热天里也要穿着冬天的服装。1944年10月,当魏德迈将军就任常凯信的参谋长时,他首先把他的注意力主要放在部队的调动和部署问题上。然而,在一个月内他就意识到士兵们已虚弱得不能行军,不能有效地战斗,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处于半饥饿状态。
中国士兵处于饥饿状态,虚弱得行军都走不了,冷得夏天都要穿棉衣,还怎么去打仗?自然打仗不行。
为什么中国士兵会饿成这样呢?难道是粮食不足?易劳逸说:
实际上,如果规章制度能得以执行,士兵们的食物是足够的。例如,中央军的部队每天分配有24盎司米,每月有足以买 一磅猪肉钱(地方部队的配给量要少得多)。但是管理链条中上上下下的腐败,通常吮吸去这些定量供应的食物和钱的一部分。然后,在某一时刻,肉、盐和油将从士兵们的月伙食中消失,他们只能得到一点点煮熟的蔬菜,以为他们的主食增加一点味道和营养。
那么,吮吸去这些定量供应的食物和钱的人是谁呢?《真实的四大家族》一书为您揭秘。
免责声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