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球上,比气候带次一级的气候单位是气候型。气候型是由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引起的,在地球上不呈带状分布。在一个气候带内,可以划分出几种气候型,同样的气候型也可以分布在不同的气候带内。例如,海洋性就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海洋性气候。沙漠气候也分布在热带、副热带和温带。
气候型有很多种,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是两种最基本的气候型,其他气候型都可以从这两种类型演变而来。例如,海岸气候就是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过渡型;季风气候则是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混合型;沙漠气候是大陆性气候的极端情况;草原气候则是大陆性气候到沙漠气候的过渡情况;山地气候虽然成因和特点都比较特殊,但是它的特点也可以从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的类比中得到。
气候型的划分,通常是采用气温、降水量和其他要素的平均值及年变化特征作为指标。在资料缺乏的情况下,也使用自然地理资料,如洋流、地形地貌、土壤、水文和植被资料作参考。
大陆性气候
大陆性气候是地球上一种最基本的气候型。其总的特点是受大陆影响大,受海洋影响小。
在大陆性气候条件下,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都很大。所以夏季温度很高,气压很低,非常炎热,且湿度较大。冬季受冷高压控制,温度很低,也很干燥。冬冷夏热,使气温年变化很大,在一天内也有很大的日变化,气温年、日较差都超过海洋性气候。春季气温高于秋季气温,全年最高、最低气温出现在夏至或冬至后不久。最热月为7月,最冷月为1月。
夏季太阳辐射强,地面加热迅速,气温急剧上升,对流上升运动增强,云量增多,常有积雨云,并伴随阵风和大风,使整个夏季雨水相对较多,湿度增大。冬季干燥,晴朗,地面辐射极强,多日照,少云量和降水。在大陆性气候条件下,降水量集中在夏季,主要是对流雨。降水量年与年之间有很大变化,常有洪涝或干旱发生。
海洋性气候
海洋性气候是地球上最基本的气候型。总的特点是受大陆影响小,受海洋影响大。
在海洋性气候条件下,气温的年、日变化都比较和缓,年较差和日较差都比大陆性气候小。春季气温低于秋季气温。全年最高、最低气温出现时间比大陆性气候的时间晚,最热在8月,最冷在2月。
在海洋性气候条件下,气候终年潮湿,年平均水量比大陆性气候多;而且季节分配比较均匀。降水量比较稳定,年与年之间变化不大。四季湿度都很大,多云雾,天气阴沉,难得晴天,少见阳光。
湿和、多云、湿润的海洋性气候,给人们以舒适的感觉。其实,这种气候对植物生长并不有利。19世纪末就有人发现,在欧洲,海洋性气候条件下生长的小麦,蛋白质含量少,至多只有4%~8%。随着深入大陆,到俄罗斯的欧洲部分,小麦的蛋白质含量增高达9%~12%。在比较干燥炎热的地区,小麦的蛋白质含量增高到18%,甚至在20%以上。原苏联科学家证明:一个地区的气候大陆性越强,小麦的蛋白质含量也就越高。在气候温凉潮湿的地方,小麦的淀粉含量增加,而蛋白质含量却降低。人们为了补充蛋白质的不足,只好借助于肉类,但是又带来脂肪过多的缺点。可见,在海洋性气候条件下生活,气候虽然温和,但也存在着不利于人类身体健康的因素。
季风气候
季风气候是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混合型。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温气流的影响,高温多雨,气候具有海洋性。冬季受来自大陆的干冷气流的影响,气候寒冷、干燥少雨,气候具有大陆性。
在季风气候条件下,夏季暖热,冬季寒令。因此,气温年较差比海洋性气候大。最冷月出现在1月,表现出大陆性气候特点;最热月出现在7~8月,秋季气温高于春季气温,又表现出海洋性气候特点。例如长沙,年较差24.6℃,最冷月1月平均温度4.7℃,最热月为7~8月。从月平均值来看,7月平均为29.3℃,8月平均为28.7℃,7月只比8月高0.6℃,实际上在1951~1980年的30年中,有1/3的年份是8月温度高于7月,况且从平均最高温度看,则以8月最热,为31.2℃。再以南京为例,年较差为26.0℃,1月最冷,平均为2.0℃,最热也在7~8月,7月平均为28.0℃,8月平均为27.8℃,从1951~1980年30年间,有14年是8月平均温度高于7月,平均最高温度也是8月最热,为30.5℃。
在季风气候条件下,夏季潮湿多雨,冬季干燥少雨。在季风气候条件下,降水量的多少,雨季的早晚,完全决定于季风进退的早晚和强弱。例如,长沙的雨季就比南京早一个月,到华北,雨季只在6~8月,甚至只有7~8月是雨季。雨季的长短与夏季风控制有关系。在季风气候条件下,雨量极不稳定,逐年变化很大。在长沙,多雨年比少雨年的雨量多两倍,南京则多3倍,北京则超过5倍。所以,在季风气候条件下,水、旱灾害频繁,是对人们生产和生活极不利的一面。
季风气候的高温与多雨时期基本一致,虽然不免有闷热难熬之苦,却对发展农业十分有利。因为在作物生长旺盛,最需要水分的时候能有充足的雨水供应。
沙漠气候
沙漠气候是大陆性气候的极端情况。在副热带、沙漠分布最广,基本原因就是少雨,植物难以生存,植物种类和数量极其稀少,以致地表裸露,空气十分干燥。在沙漠地区,白天太阳辐射强,地面加热迅速,气温可高达60~70℃,上升气流强,但因空气干燥,极少成云致雨,只有狂风沙尘;夜间地面冷却极强,甚至可以降到0℃以下。由此,气温日变化非常大,可以高达50℃以上。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虽属温带沙漠,但早穿棉、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并不是耸人听闻的传说,而是现实的生活画面。
沙漠地区降水量奇缺,一般不到50毫米。若羌虽在沙漠边缘,年降雨量也只有17.4毫米,最少时的1957年只降雨3.9毫米。吐鲁番年降雨量也只有16.3毫米,1968年全年只有2.9毫米。在这样少雨的情况下,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边缘仍能利用天山和昆仑山融化的雪水,发展农业,种植水稻、小麦、玉米、棉花、葡萄等。加上夏季气温高,日照丰富,收成并不低,而且质量很好。
草原气候
草原气候也是一种大陆性气候,是森林到沙漠的过渡地带。气候呈干旱、半干旱状况,土壤水分仅能供草本植物及耐旱作物生长。湿带草原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多数地方是200~300毫米左右,主要集中在夏季,6~9月降水量占全年的70%~75%。气温冬冷夏热。我国温带草原夏季各月平均温度都在20℃以上,而冬季各月平均温度都在-5℃以下,年较差都在30℃以上。温带草原多豆科植物,是很好的放牧区。
热带草原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两侧。全年气温较高,最冷月在16~18℃以上,最热月出现在雨季到来之前,气温约26~28℃,有明显的干湿季。在湿季,气温高,湿度大,草木葱郁;一到干季,草木凋落,一片枯黄。靠近赤道气候带的一侧,湿季长,干季短。靠近热带沙漠的一侧,湿季短,干季长。年降水量750~1000毫米,主要集中在湿季。因为气湿高,蒸发大,雨水仅能供草本植物和短生乔木生长,所以也称为热带稀树草原。
地中海式气候
地中海式气候是出现在纬度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的一种海洋性气候。以地中海沿岸最为明显,其他地区如北美洲的加利弗尼亚沿海、南美洲的智利中部、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地区,也都有类似的气候。
地中海式气候的特点是: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锋面气旋活动频繁,气候温和,最冷月气温在4~10℃之间,降水量丰沛。夏季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气流下沉,气候炎热,干燥少雨,云量稀少,阳光充足。全年降水量300~1000毫米,冬季半年约占60%~70%,夏季半年只有30%~40%,冬季降水量多于夏季。
夏季温度在沿海和内陆有较大区别,沿海受冷洋流影响,温度较低,最热月在22℃以下,空气比较潮湿,多雾,称为凉夏型。在内陆距海较远,海洋调节较小,空气干燥,暖热,最热月温度在22℃以上,称为暖夏型。
地中海式气候的特点,是高温时期少雨,低温时期多雨。这种不协调的配合,对植物十分不利。在生长季节,植物必须经过炎热干燥的锻炼,为了减少蒸发,自然植被多半是生长得短小的乔木和灌木等常绿硬叶林。
苔原气候
苔原气候是极地气候带的气候型之一。多分布在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北部。全年气候寒冷,最热月气温在0~10℃之间,全年都是冬季。年降水量都在250毫米以下,大部分降水是雪,部分冰雪夏季能短期溶解。相对温度大,蒸发量小,沿岸多雾。因为温度低,只有苔藓、地衣类植物可以生长。
冰原气候
冰原气候分布在南极大陆和格陵兰高原,是极地气候带的气候型之一。终年为冰雪覆盖,所以也叫冰漠气候、冰原气候或永冻气候。冰原气候区最热月气温也在0℃以下,降水量稀少,年降水量约100毫米左右,都是以雪的形式降落,风速常常在25米/秒以上,最大风速超过100米/秒,常吹拂冰雪成为雪暴。
免责声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