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和制程的进步,固态硬盘(以下简称为SSD)的容量是越来越大了,价格也是越来越低了,SSD的颗粒也从主流的MLC向TLC过渡,去年年初,TLC的盘还很少见,到了后半年,TLC的盘已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如今再去电商网站搜索,居然出现了MLC颗粒一盘难求的局面,要么有少量MLC盘,但价格不菲,要么价格便宜,却是TLC盘。
这里再大致科普一下SLC、MLC、TLC等概念吧:
SLC:Single-Level Cell ,即1bit/cell,速度快、寿命长,但价格超非常贵,约10万次擦写寿命,目前只有企业级在用,民用级非常少见。
MLC:Multi-Level Cell,即2bit/cell,速度中等、寿命中等,价格比SLC便宜很多,约3000-10000次擦写寿命,目前依然民用级主流。
TLC:Trinary-Level Cell,即3bit/cell,速度慢、寿命短,颗粒价格便宜,约500次擦写寿命,目前还少有厂家能做到1000次,另外尽管TLC颗粒价格便宜,但对软件要求较高,加上软件的研发成本,其成品价格相比MLC的盘并没有便宜太多。
另外,对于SSD颗粒来说,nm数越小,其P/E值越低,所以SSD并不一定是越新越好,但nm数小了能够提高单位面积晶圆的产量,降低成本,所以寿命和价格很难同时兼顾。
基于以上,本人从第一次使用SSD以来,一直用的是MLC的盘,对TLC颗粒的盘还没碰过。
先晒晒本人用过的几个SSD吧,下图中,左上为新入的建兴睿速T9 256GB、右上为去年购入的Intel 520 240GB、左中为前年购买的金士顿 HyperX 3K 240GB、右中为刚入手的镁光 MX220 250GB、最下面的是东芝 Q PRO 128GB。
下面再大概介绍一下这些盘:
建兴睿速T9 256GB,MARVELL 88SS9187主控,采用东芝19nm企业级eMLC颗粒,据说P/E值达到了10000,该盘是目前电商平台少有的MLC盘了,而且价格不贵,用券479就能拿到。
Intel 520 240GB,SandForce 2281主控,采用Intel 25nm MLC颗粒制造,P/E值为3000,该盘的稳定性非常好,但目前市面上已经没有零售版,某宝买到的都是拆机货,本人这个就是某想的笔记本拆机货,入手时就已经有6TB的写入量,而且没有质保,比较拼RP,目前作为本人大奶机主力盘使用。
金士顿 HyperX 3K 240GB,SandForce 2281主控,采用Intel 25nm MLC颗粒制造,P/E值为3000,本人当年购买时价格高达1400元,现在已经停产。该盘一直作为本人的主力盘使用,不过由于本人经常折腾,其SATA供电接口由于经常插拔,裂开了,虽然还能用,但本人不敢再折腾了,故将其换到了女王机子上。
镁光MX200 250GB,这个也是本人近期才拿到手的,Marvell 88SS9189主控,采用镁光自家16nm MLC颗粒,P/E值不详,但应该小于3000,该盘解决了MX100系列频繁掉盘的问题,购买渠道也比较多,价格也不算太贵。
东芝 PRO 128GB,TC358790XBG主控,据传由Marvell 88SS9189主控改版而来,采用东芝A19nm MLC颗粒,P/E值为3000,本人购买时价格为499,去年某段时间256G的价格做到了5XX元,算是比较良心的盘,然而目前该盘已经全面下市,新上市的Q300系列变成了坑爹的TLC颗粒。。。。。
另外,本人还用过一些坑爹货,如超极速S330和影驰战将240G,前者为ES颗粒,后者为白片颗粒,为了稳定安心,本人已将其低价处理,这里不再赘述。
别看这一堆盘挺多,但抛开女王的金士顿 HyperX 3K 240GB和儿子的东芝 PRO 128GB,就剩下一个Intel 520 240GB了,装几个游戏后,容量就捉肘见襟了,于是就入手了镁光MX200 250GB和建兴睿速T9 256GB。
下面就先分享一下建兴睿速T9 256GB的使用体验吧。
该盘目前在少数论坛存在一些争议,但考虑到某东的质保和只有400多的价格,本人就很淡定的买下了,毕竟本人连拆机的Intel 520都敢买,正规电商途径的T9有何不敢买?更何况网上人云亦云的多了去了,有时候买东西还是要有自己的主见。
外包装的正面为白色,配以金色文字,简约精致。
包装的背面依然是白色,并印有技术规格和参数。
盘的附件也比较简单,除了盘体外,只有一张贴纸和一张说明书。
盘体为黑色,壳体为金属材质,表面采用拉丝工艺。
背面有一张贴纸,印有SSD的一些参数规格。
盘体厚度为7mm,往笔记本电脑中安装还需要一个2mm厚的架子,可惜附件中并没有配备,算是小小的遗憾。
接口金手指特写。
拆开看看,该盘主控为MARVELL 88SS9187,闪存颗粒为东芝TH58TEG9EDJBA89,采用19nm制程,为eMLC颗粒。eMLC属于MLC的特挑版,寿命是普通MLC的三倍,P/E值能达到10000
背面为一颗闪存颗粒和一颗缓存芯片,缓存芯片为海力士H5TC4G63AFR,单颗容量为512MB,比常见的256MB大了一倍。另外盘的右侧可以看到许多电容空焊位,据说企业版的盘这些电容都是补全的,能够提供掉电保护功能。对本人来说,该功能可有可无,实在担心数据安全,买个UPS貌似更实用。
简单测试一下吧,测试平台如下:
整机效果图如下:
SSD可以直接安装到主板背面,美观省事。
为了便于对比,加入闪迪 SSD PLUS 240GB进行对比,毕竟这俩盘价位非常接近,而且都是MLC颗粒(据说闪迪 SSD PLUS SMI2246EN主控的是TLC颗粒了,主要为480GB)。
内部对比,T9为MARVELL 88SS9187主控,东芝19nm eMLC颗粒,PLUS为SM2246XT主控,闪迪1Znm MLC颗粒。
从主控上来说,马牌88SS9187主控是优于慧荣SM2246XT主控的,颗粒方面,eMLC也是要优于普通MLC颗粒的。
缓存方面,T9为512MB DDR3,PLUS无缓存。
准备测试,经过初始化和分区之后的T9信息如下:
太专业的软件,也少有人能看懂,所以就随便跑几个软件咯。从跑分来看,T9的性能还是强于PLUS的。
ATTO测试,T9的读取略逊PLUS,但写入略强于PLUS。
CrystalDiskMark测试,和ATTO的测试结果基本一致。
相比AS SSD Benchmark这类娱乐软件,Anvils Storage Utilities的准确性更高一些,可以看出,T9整体要强于PLUS。
PCMark7测试,T9达到了5419分,处于高端水平,比PLUS的4575分高出不少。
游戏测试,直接掐秒表测试载入GTA5的时间,下图为T9的载入时间。
可以看出,两块盘的载入时间基本差不多,T9略优于PLUS。
总结:
本文浅尝辄止的测试就到这里结束了,从性能上来看,建兴睿速T9 256GB在SATA接口的SSD中算是比较优秀的,对于其稳定性和耐久度,这个就需要时间来验证了。但基于其eMLC颗粒和京东的售后,本人对其并不担心,毕竟在目前TLC当道的年代,能跑1000P/E的TLC都很少见,所以即便T9只能跑到3000P/E,都算很超值了,毕竟T9只有400多的价格,要知道本人手中的另一块3000P/E的金士顿 HyperX 3K 240GB当年可是1400多元的高级货。
免责声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