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MR – 管理经济学中mc是什么意思

时刻小站 214

MBA教育的产生,最生动的——尽管不是最准确的——表述是:经济学家收入太低,因此通过给商人和管理者上课来挣点外快。但是,让经济学家很郁闷的是,管理学家最终获得了对于这个行当的领导权,并且只给经济学家象征性地留下一门管理经济学的课程,作为一种长期存在的返祖现象。

一、不容易:在中国办MBA

在今天的中国大陆,MBA教育是很不好办的事情。而经济学家给MBA讲管理经济学,则尤其不容易。

MBA教育针对的主要对象是职业经理人。MBA教育的出现和发展,从历史上看,有两个重要的原因。其一是大家都认可的直接的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生产规模的巨大变革,资本密集的垂直集中型大企业迅速崛起,从而产生了一个需要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职业经理层。另外还有一个被很多人忽视的原因:金融市场的不发达。金融市场的不发达,加上大型企业作为先行者的规模优势,使得即使有丰富从业经验的职业经理人,也很难获得足够的金融支持,离开原有的企业单独创业。这一批职业经理人,就成为MBA教育稳定的需求者。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竞争格局的变化、技术的进步,也由于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企业组织的小型化和扁平化成为明显的趋势。与此同时,金融市场发展所带来的融资便利,使得职业经理人在积累了一定的人力资本之后,很容易获得足够的资金融通,离开原来的公司独立创业。不仅如此,而且金融市场的发展,还使得企业越来越关心自己的财务结构。上述种种因素结合起来,对管理教学造成的一个明显结果是,MBA一枝独秀的势头,遇到了金融硕士教育的迎头阻击。于是MBA的教育开始出现明显的波折,所受到的批评也日益增多。

中国的MBA教育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起步的。在经过了MBA教育短暂的火热之后,由于中国的对外开放和制度的落差,金融硕士被迅速引进。这就导致了中国MBA教育的发展与国外同行相比一个明显的差异:在MBA教育还没有得到充分的本土化发展之前,就遇到了有力的对手。不仅如此,而且国际上在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各样对于MBA教育的批评,也很快在中国得到传播。批评对于发展是有利的。但是,对于处在摸索阶段的中国MBA教育来说,过多的批评也让很多从事MBA教育的工作者茫然不知所从。

MBA已经够难受了。更难受的是给MBA讲管理经济学。甚至连一向辩才无碍的张军教授,在讨论管理经济学的教学问题的文章里,也以这样的句子开头:在美国某大学商学院执教的同事对我说,经济学家在商学院当教授是痛苦的,理应得到更高的薪水。而且我也听到过张军教授在另一篇文章里说起的调查:让MBA和EMBA学员挑选的最没用的课程,答案常常是管理经济学。

二、难上加难:给MBA讲经济学

其实,给管理者讲经济学,得不到认可是情理之中的事。管理者和经济学家,采用的是两种几乎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他们思考问题的着眼点也很不相同。给管理者讲经济学,或者说管理者学经济学,总有些南辕北辙的味道。

管理强调的是评价,是指导,是提出可以操作的方案、计划。而现代经济学,作为实证科学,强调的是解释(explanation),是推测(prediction),是提出可证伪的假说(refutable hypothesis)。整个经济学的大厦,都是以此作为出发点的。

管理者的着眼点是自己所在的企业,是自己所面临的非常具体的问题。用经济学的话说,管理者是要努力地最大化企业自身的利益,从而经受住市场竞争机制的选择。而经济学家的着眼点,是整个经济系统的均衡,即使作为管理经济学主要内容的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它之所以被冠以微观的或者说个体的(Micro-),也并不是因为它的研究对象,而是因为它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因为这个原因,所以经济学家在很多时候,都只需要考虑均衡状态下的个体行为,换句话说,也就是经过了市场选择之后仍然存活下来的个体行为。

比方说,经济学家在分析人的行为时,通常都从理性人假设出发,虽然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观察到有很多与此相违背的行为存在。但是这并不影响经济学家采用这样的假设。理由是,虽然人们在做很多决策时,并不是有意识地要努力地最大化自己的利益,但是,只有符合理性原则的行为才能够通过市场竞争的选择,并最终保留下来。因此,虽然我们并不能肯定地认为,市场行为的主体是主动地根据理性原则来选择自己的行动,但是,经济学家能够用基于理性假设的模型来推断他们的行动,因为他们的行动会看起来是理性的。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提过两个经典的例子,其一是我们可以通过假定树上的每一片叶子都追求阳光照射面积最大化的理性树叶,来准确地预测树冠的形状;其二是台球高手可以准确地预测台球的运动轨迹,就好像他精通经典物理学一样。张五常还提过另一个极端的例子,我们可以假设有一大群猴子心血来潮开加油站,荒山野岭河畔湖边开得到处都是,但市场竞争的结果是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因此最终只有公路旁边的才能生存下来。虽然这些最后生存下来的加油站的主人并不是理性的决策者,但是经济学家运用理性人假设却能够准确地推测出加油站一定会位于公路旁边。

经济学家从这个角度出发来设定自己的假设和理论框架,不可避免地导致一个结果:经济学赖以推理的许多假设前提,并不是直接能够观察和验证的。就像弗里德曼所强调过的那样,对于经济学家来说,重要的是能够从假设出发,推导出可以验证的结论,并以此来对现实世界中的经济现象进行解释。

因此,实际上经济学并不能教会管理者如何决策。恰恰相反,经济学是对经过市场淘汰之后选择的管理者的决策的理论概括。很多经济学的概念,只是经济学家用来理解现实世界的一种方式,而并不表示现实当中的微观个体每个人一定都会或者都应当向经济学家那样思考问题。

不仅如此,而且由于作为实证科学的经济学着眼于解释而不是指导,因此,面对很多现实问题的时候,经济学家的分析与管理者的需求常常是方凿圆枘。比方说,面临着中国企业发展过程当中存在的企业平均寿命不长的问题,管理者希望得到的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而经济学家的分析则可能是,虽然中国的企业在不断地倒闭或者被并购,但是另一方面,这种情况在不断地发展,说明现阶段中国有一个比较好的企业进入和退出的市场环境,从而才有那么多企业前赴后继。而且,或许这正是金融体系发展并不理想的中国经济能够保持长期持续高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再比方说,经济学分析的一个基本特点是,在理性人和偏好稳定的假定下,从约束条件上来解释人的行为的差异。很多人认为,家族式管理是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障碍,因而有必要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型。经济学家的看法则可能是,现实中的民营企业之所以大量的采用家族式管理模式,在很多时候任人唯亲而不是任人唯贤,并不是因为观念的落后,而是因为面临着独特的约束条件,比如说至今仍然没有形成对经理人的职业道德有足够强的约束力的经理人市场。由于经济学从约束条件的角度来解释人群的系统性行为,因此,对希望解决自身的具体问题的管理者而言,经济学家的说教也就成了正确的废话。

既然如此,给MBA讲的经济学——管理经济学——被视为最没用的课程,管理经济学的教学遭遇一些大大小小的尴尬,也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了。

三、因药添病

要给具备一定工作经验的MBA上课,不要说经济学教授,就是对管理学教授来说,也是一项很难让人满意的工作。除了学员各不相同的工作经历和知识背景,以及上述种种尴尬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MBA的学员没有全日制本科生和研究生那样足够的耐心。

关于教育,其实我在很大程度上相信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彭斯的理论:教育制度在很大程度上起到的是选拔人而不是培养人的功能。像我们的全日制本科生,经过多年的考试并且能够最后在激烈的高考中胜出,这代表着非常高的智商。而能够在本科的课堂里坐下来听四年课并且修满学分,这又需要一定的耐心和毅力――并不是每一堂课都那么引人入胜,但是他们挺过来了。

可是或许是多年的工作经历,让MBA失去了足够的耐心。他们不像大多数本科生那样习惯于倾听。这给不少教员带来很大的压力。毕竟,当80%的学员都开始用脚投票的时候,那种感觉并不好。

于是,在MBA的课堂上,开始出现各种精美的图片和生动的案例,还有教员充满激情的演讲。经济学家也加入这一行列。很多人不再像当年的英国绅士马歇尔那样,温文尔雅地阐述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而是运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一切努力,吸引MBA学员的兴趣和注意。经济学家的课件里,也有了大量的案例,以及各种各样指导管理者如何决策的法则。

这样做,似乎能够解决不少问题。

但是,恰恰是这样,引来了更严重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管理经济学的教师开始考虑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有人有意地迎合学员的口味:既然没有用,首先让他有趣。于是,刻意地模仿其他管理类课程的教学方法,成为管理经济学教学当中的重要特点。他们所采取的行动中,两个最为突出的,一是案例教学,二是试图告诉管理者如何根据经济学原理进行决策。可是这两招带来的问题比解决的问题还要大,还要多。

案例教学,在国内一直被视作MBA课程教学的一个基本特点。全国工商管理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对主要的MBA课程教学中使用教学案例的最少数量曾作规定:其中管理经济学要求的最少案例是3个。后来又规定,案例教学的时间不少于课时总数的1/4。用心不可谓不良苦。

的确,采用案例教学,是国际上,尤其是美国MBA课程教学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哈佛大学商学院就是坚定的案例派。而且案例教学直观、生动、真实的特点,也很容易激起学员的思考和讨论,因而是非常好的教学手段。

但是,在教学过程当中,从实践层面看,很多时候案例教学并不见得起到了预想的效果。

首先,事实永远不能用事实来解释,只有理论才能解释事实。这是大经济学家马歇尔坚持的一个重要命题。当我们用事实来解释事实的时候,很容易就把相关当成了因果。比如,选取一个成功的企业,然后把它所采取的一些引人注目的措施作为它成功的原因。但如果缺乏严谨的理论分析,这样的结论通常并不具有太大的意义。因为我们不能确定,成功企业作过的事情,哪些是成功的原因,哪些是可以改进的因素。如果把MBA学员都培训到总是借助案例来回答问题,那只能说明他们和他们的很多管理学的教授一样,对问题缺乏普适的答案。既然只有针对个案才有效的答案,那也就意味着这样的答案不能直接迁移。换句话说,这样的答案,只对案例中的企业有效,而不一定对其他企业有效。因此,这种教学实际上是失败的教学。而这,恰恰是现在案例教学当中存在着一个突出的倾向性问题。

有不少人认为,案例教学的特点是和现实联系紧密。其实,是否联系实际和是否采用案例教学并不一定有直接的正相关关系。虽然案例来源于真实世界,但是要成为课堂上的案例,就不可避免地要经过人的提炼。真实世界里发生的事件,意味着具体,意味着综合,意味着多样性。而教员用它来说明问题的时候,会有选择地强调一些方面,而淡化甚至舍弃另一些方面。加上在案例的选择上,考虑到教学现场的气氛和效果,教员通常会选择那些知名度较高的少数企业,以及那些新奇、突出的事例,这实际上就参杂了非常严重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从而进一步影响结论的普适性。

不仅如此,而且在案例教学当中,还存在着案例的选择和分析结论都标准化的问题。也就是说,采用同样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同样的分析,得出同样的结论。这种千人一面的案例教学模式,跟案例教学所要求的批判性思考的本质是背道而驰的。

但是,在今天的管理经济学的教科书和课堂上,都有大量的案例教学,并且在很多情况下都存在着上面所说的问题。实际上,管理经济学中大量采用管理类课程中那样的案例教学,是毫无优势的。经济学的力量,在于通过对现实世界的简化,抽象出事物中最为重要的因素和它们之间最为重要的关系,最终实现对真实世界的深刻解释。它所强调的是具有普遍性的理论解释。一味地迎合管理学课堂上的教学模式,实际上最终却丢弃了自己最本质的内容。

其实在国际上对MBA教育当中的案例教学,也存在着不同的意见。在MBA教育盛行的北美,推崇案例教学影响最大的是哈佛大学商学院和加拿大的毅伟商学院。和它们相反的,还有很多商学院强调的是理论的教学,是要探索和传承普遍性的学问。这当中就有大名鼎鼎的沃顿、卡耐基-梅隆、芝加哥和斯坦福。

和大量采用案例教学法同时出现的,是经济学家开始试图指导管理者根据经济学原理进行决策,于是开始教授他们如何回归需求曲线,如何计算需求弹性,如何根据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相等的原则来寻找最优的产量……

但是,这一切都是伪经济学。

需求和供给、需求量和供给量这样的概念只存在于经济学家的脑袋中,是经济学家用来分析现实世界的工具,或者说经济学家理解现实世界的一种方式,而并不是现实世界中可以观察得到的真实变量。所谓需求,是有购买能力的需要,是购买力和购买意愿的结合。有主观因素在里头。供给也一样。但是,几乎每一本管理经济学的教科书,都煞有介事地告诉学员如何用最小二乘法(OLS)来回归企业的需求曲线。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这是非常可笑的事情。第一,在现实世界中,没有谁能够观察到需求量。我们能够观察到的只是成交量。当然,如果我们能够确保需求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那么成交量的变化就几乎完全是供给变动的结果,因此成交量随着价格的变化而变化,会正好沿着需求曲线移动,因此理论上可以把需求曲线回归出来。但是,这也是在寻找市场需求曲线时比较有效。如果是要找企业的需求曲线,则企业的需求函数会直接受到其竞争对手和其他相关因素的影响。要把这些因素都隔离开,是非常困难的。至少用管理经济学中教授的那点初级的计量知识是远远不够的。第二,市场中的企业,面对的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需要的是不断地尝试和创新。而回归技术是根据过去的数据来推测未来的情况。把这样的知识教给管理者,并且煞有介事地介绍说这就是市场预测,总让人觉得有点不厚道。

同样,很多管理经济学的教科书上,还把MR=MC作为指导厂商产量决策的法则。跟经济学院教授的微观经济学课程一样,这些教科书会列出各种不同的产量水平所对应的平均收益和平均成本,要学员去计算总收益和总成本,以及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并且说明均衡产量应该是多少。可是,对20世纪经济学的发展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边际收益、边际成本这样的概念,和需求、供给一样不可观测;经济学家并不会直接对这些变量进行度量,而只是从MR=MC这样的命题出发,推出可反驳的假说来,然后再进行验证。斯蒂格勒、弗里德曼、阿尔钦等人在半个世纪前就开始不厌其烦地对经济学家的这种工作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四、出路:把经济学当经济学

当然,批判并不是我们的目的。上面的论述也不意味着我们要完全排斥案例教学的方法,或者全盘否认经济学对于管理者决策的借鉴意义。事实上,管理经济学课程的教员也有必要根据学员的具体情况,对教学内容和方法作相应的调整,而不能原封不动地照搬经济学院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本文所不能同意的,只是现在较为流行的管理经济学的教学思路和取向。

那么管理经济学教学的出路何在呢?本文开出的药方是,把经济学当成经济学。虽然热狗不是狗,但管理经济学无论如何还是经济学,而不是管理学。管理经济学(managerial economics),其本质是给管理者讲的经济学,而不是改造成管理学的经济学。

经济学和管理类的主要课程相比,有两个相互联系的基本特点:其一是理论性较强,或者说抽象程度较高。或许有必要强调,理论性或者抽象,其本质在于对复杂的现实世界作出简化,把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和最重要的关系加以突出,以便于我们和现实世界相比简单得可怜的脑袋来更好地理解事物的本质。这并不意味着脱离实际,而只是意味着对现实世界的观察和分析更为深入。其二是视角和思考问题的方式,与管理类的主要课程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这两个特点的存在,并不意味着管理经济学一定是一门MBA学员不欢迎的课,也不见得会成为没用的课。恰恰相反,抓住这两个特点来组织教学,有可能取得非常满意的教学效果。

MBA是职业培训,是培养职业经理而不是经济学家。任何层次的教育都有两类课程:抽象程度较高的基础理论课和更加接近操作层面的方法课。但像管理经济学这样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对于职业经理人来说,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管理学者罗伯特·卡茨曾经把管理者的技能分为三类:技术性技能,人际交往的技能,和概念性技能。他的研究表明,对基层管理者而言,最重要的是技术性技能,其次是人际交往的技能,最不重要的是概念性机能;而随着管理者层次的上升,对概念性技能(Conceptual Skills)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高级管理者而言,概念性技能变得至为关键,其重要性上升到40%。而管理经济学,如果能够还其经济学的本来面目,那么在MBA的所有课程当中,对于概念性技能的强调,是最为突出的。

不仅如此,而且今天的管理者和企业家,实际上都非常有必要系统地了解关于市场、企业家和企业的知识。这恰恰是经济学研究的重点问题。只是有必要强调,管理者在其实践当中,也会大量地产生相关的经验,形成自己的认识。管理经济学的教学当中应当注意的是,要充分地尊重并且利用好MBA的这个优势,但是不必过分地迁就或者迎合学员既有的思维模式,而是要引导学员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实际上,这并不是什么新鲜的观点:教授一门课程,最重要的,当然是让学员掌握这门课程的基本思维方法。通常的情况是,一旦MBA学员能够很好地掌握经济学的基本思维方式和分析方法,就会饶有兴趣地对自己原来所熟悉的事物和经验产生完全不同的理解,并且在这一过程中获得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概括地说,管理经济学,如果能够增进学员进行理论思维的概念性技能,并且真正改善学员对于现实经济系统,包括市场、企业家和企业的理解,那就可以认为是实现了教学的基本目标。

那么管理经济学究竟教些什么内容?做一个完整的教学计划不是本文的目的,但是我想有三个部分是不可或缺的。

第一,关于市场和价格的理论。坦率地说,对于MBA学员来说,理解两百多年前的《国富论》中看不见的手的核心思想,要比教会他们怎么样用最小二乘法去回归需求曲线要有意义得多,也有意思得多。如果考虑到MBA学员中事实上有相当一部分人可能以后不会作管理者而是公务员,那么这类知识就更加重要,因为今天因为不理解市场的力量而引起的政策失误依然并不罕见。

第二,关于企业家的理论。这部分内容实际上是第一部分内容的补充。实际上没有企业家的市场理论是不完整的市场理论。此外,管理者通常也很想知道经济学家究竟是如何看待企业家的。我们应当满足他们的这个并不过分的要求。

第三,企业理论。这是现代经济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成果,又是一个与管理者联系极其紧密的领域,同时也是非常有趣的领域。实际上,管理经济学的教学当中,就存在着用企业理论替代传统的教学内容的趋势。像国内翻译出版的两个《企业经济学》的教科书,和米尔格罗姆等人合著的《经济学、组织与管理》,就都表现出这样一种潜在的趋势。

当然,尽管这样,管理经济学的教师还是会被问道:经济学对于管理者究竟有什么可以操作的意义?我常常会告诉他们:经济学的确不能直接帮助管理者解决太多的实际问题,就像战场上的士兵们很少在炮火纷飞的战场上迈着正步或者站得笔直,但是并不妨碍他们入伍的时候队列训练的重要性。

五、可爱的学员

我要特别感谢听过我课的MBA学员。和很多人对MBA的印象不一样,我教过的学员都很认真。他们中有的人会驱车两个小时从很远的地方赶到学校,来上八点半开始的课程。有人说,老年人恋爱,就像老房子着火——没得救。其实从学校出来工作几年甚至十几年以后的中青年人,对知识的渴望也同样热烈得让人害怕。正是他们,使我这样一个本来一心致力于经济学研究的人,开始认真地思考管理经济学的教学。当然,他们还有一个可爱的地方,就是相信我上面对管理经济学的理解和说明,并且听我给他们讲管理经济学。他们有时也会说: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尤其在讲到那句广为流传的标语——学习经济学不能帮助你找工作,但能解释你为什么没工作——的时候。这时我会说,美丽的女人自己不会做诗,但是会激发诗人的灵感;如果企业家是诗人,经济学家有时候就充当着美女的角色。他们会爽朗地大笑。我也给他们订精装的外版教材,但是最后,我相信,他们实际上都只会把它作为自己家里书柜中的装饰品。实际上,他们更愿意阅读弗里德曼的《自由选择》和《资本主义与自由》,甚至有人会在第二次上课的时候,就讨论起很多经济学博士也不曾认真看过的《国富论》。

这种感觉,很好。

(作者李辉文为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教授)

上一篇:

下一篇:

  同类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