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皇帝活着的时候有一个名字,死了之后有一个谥号。早期多是一个字,文、武、宣、昭等等。既是对皇帝一生功过的盖过,也表达了臣民的敬仰和尊重。因此多数情况下,谥号用字都是褒义的。
做为皇帝,他活着的时侯只有一个正式称呼,那就是皇帝,因为没有人敢直呼他的名字,皇帝的母亲也不能。所以皇帝的真名就没什么实际用处了,民间还得回避皇帝的名字,不能写,必须写时还得缺笔,造成了很多不便。所以后世皇帝往往把名字改成比较生僻的字,以减少公文和民间行文的不方便。皇帝死了之后,也不能称他的名字,要用谥号了。另外,帝王之家有祖宗牌位,他们的名字要陈列在太庙中,于是还得有一个另外的称呼,就是庙号。
作为历史上帝王的标杆之一,汉文帝刘恒,他的谥号是文这个字。这并不是说他的文章写的好,也不是文化水平高,而是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甚至比看起来更霸气的武帝更要厉害。为什么这么说呢,这还要从刘恒的生平来看。汉文帝的功绩主要有三点,第一是真正稳定了西汉王朝的政权,让跟随刘邦起兵打天下的遗老遗少真正听话起来,皇帝的位置得到巩固。第二是在国家尚未很富足的情况下,主动降低民间税收和徭役负担,使西汉国家建立以来没怎么消停过的社会得到休养生息。第三是就改变之前功臣执掌权位的情况,开始启用普通背景的知识阶层,社会经济文化都变得有活力,开始走向西汉国家的第一个小高潮。
西汉开国皇帝刘邦
这些看起来是一个皇帝该有的地位和作为,但在刘恒来看其实并不容易,他的皇帝工作也不是一帆风顺。但他之所以后成为后世景仰的标杆皇帝,自然有他的与众不同。首先刘恒的皇位不是他的父亲传给他的,而是被大臣们拥立的。在中国,当皇帝只有三种情况,一种是打天下自己称皇帝,二是由老子传给皇帝的称号和身份,第三种就是别人要求或强迫你当皇帝。这第三种的皇帝最难当,因为不是自己争来的,也不是爹妈给的,而是别人关照上位的,从一坐上这把椅子就先欠了一大笔人情债。
吕后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开国皇帝刘邦死后,他压抑了太久的老婆吕雉,开始反攻倒算,打击她的政敌,残害她的情敌,杀死了刘邦晚年特别关爱的戚夫人母子,甚至对自己的儿子新任皇帝刘盈严酷压制,致使刘盈郁郁而死。吕后自己掌控国家的一切大权,重用提拔吕姓宗族,封了好几个吕姓的王,国家都有改名换姓的危险了。后世的史书对吕后的评论大多负面一些,这可能有历史局限性,她掌权时也做了一些好事,但对了刘姓的汉王朝来说,的确是非常危险的阶段。
吕雉剧照
幸好这个政治强人在没能实施更可怕的举措时便病重去世,背后留下的是危机四伏的国家。吕姓的新兴当权派和旧有的开国功臣派水火不容,与其说关注谁是这个国家的新主人,不如说两派更迫切要决胜到底谁说了算。终于政治上稚嫩一些的吕姓新贵,不是老谋深算的开国功臣们的对手,在众臣与刘姓宗王的联合下,彻底消灭了吕氏一党。但新的问题马上就显现出来,下一任皇帝谁来当呢。以陈平、周勃为首功臣们有自己的考量,显然皇帝还得姓刘的来当,自己既有开国之功,又有平灭吕氏之功,要是再加上一条拥立新皇帝的功,那这功劳就盖世无双了。但是皇帝要挑一个威胁小的,身份合法的,最好还能听话的,这就要好好选一下了。
参与消灭吕氏的齐王刘襄是呼声很高的人选,但是考虑到他背后有强大的外戚集团,且刘襄本人并不是软柿子,所以很快就排除了。选来选去,大家的眼光落到了代王刘恒身上,刘恒是刘邦的亲生儿子,在刘邦活着的时候对刘恒并不亲近,刘恒的母亲在刘邦面前并不得宠,也没有什么可以依仗强势娘家人,这样的人选简直不要太完美。
很快橄榄枝抛了过来,接到邀请的刘恒开始是很疑虑的。自己不受父亲喜爱,吕氏掌权国家危亡时也没有出力,现在这个胜利果实要落在自己头上,着实让人又惊又怕。万一是全套呢?猜疑下之下刘恒的舅舅薄昭先行一步,去到首都长安打探消息。相谈之下,陈平、周勃等人应该是向薄昭交了底,委婉的讲了权衡利弊选刘恒的原因,并表示拥立刘恒当皇帝这件事真实无虚,不用猜疑。现在政府掌握在一众大臣手中,别的刘姓宗族反对,自有众大臣和新皇帝站在统一阵线,不怕他们不服。消息传回来后,刘恒终于战战兢兢的起身去上任,当这个捡来的皇帝。
皇帝位置坐上去了,下面的问题就是怎么坐稳。面对拥立自己的一众文武,刘恒明白大家是合作关系,我是你们的代言人,得保证你们的利益。你们是我的后盾,能保证我皇帝的身份。所以刘恒开始表现的非常恭顺,恭顺的不像一个王者。升官赏钱自然是少不了的,国事嘛大家商量,问题嘛大家讨论,我不敢独断专行,甚至散朝之后,都要矗立目送周勃等大臣离去,自己再离开。这样的举动令大臣们很满意,要的就是这种效果。日子一天天过去,皇帝的位子似乎稳当了,不像开始那样不知所措。刘恒这个政治高手在成长,在与众臣的每日接触中,不断的汲取能量,学习思考并融汇到自己的的深层意志当中。渐渐地,周勃等人发现,皇帝身上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一切似乎与之前一样,但又很不一样。照例的上朝讨论,刘恒说话的语气变得越来越坚定,似乎让人不可反驳。下朝的时侯,刘恒照样站在那里目送他们,但是神态变得越来越严肃,眼神中还带着一种着磨不透的深邃。
西汉开国功臣周勃
周勃等人发现了不对劲儿,但又说不清哪里不对劲儿。与皇帝的合作关系是很不稳定的,这种权力平衡很容易打破。拥立皇帝的功臣是一个集团,不是一个人,权力掌握在一群人手中,大家很难永远保持高度一致。在国家稳定的情况下,权利的天平很容易地会逐渐向皇帝那边倾斜。周勃本人对于刘汉王朝,还是有底线地,这个底线就是他的忠诚。毕竟他也是王朝的缔造者之一,确保王朝的稳定和自身的利益或者说是享受坐江山的富贵荣华,两者是根本上一致的。深思熟虑之后,周勃是准备要做出一点改变的,只是,他还没来得及行动,刘恒先出手了。
在一次朝会上,刘恒向周勃发问:我最近对国家事务逐渐掌握了一些,但还远远不够。许多事情还不懂,许多数据还不清楚。请问丞相,咱们国家这一年有多少件诉讼案件呢?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是精心抛出。周勃是丞相,不是统计人员,怎么能回答出数字呢,只能表示说不知道。刘恒又问:那国家一年钱粮收入有多少呢?这样的数字周勃同样答不出来,当着众人的面有些羞愧,又很紧张,这是皇帝让他当众表现出不称职来。周勃是武夫出身,不是很会言辞的人,又不精通讲话技巧,一时间只能谢罪,汗都湿透了后背的衣服。也许他并不是怕皇帝刘恒本人,而是刘恒此时用来难为他的方法让他非常紧张,又很无奈。刘恒同样的问题又抛向陈平,深谙权术的陈平自然非周勃可比,把问题推了回去。皇帝您问的这些,都有专门主管的人员,叫他来一问便知准确的数字了。刘恒听了一改往常的谦恭,追了一句:要是这些都有专门的人在管,那要你这丞相来做什么呢?这句话已经有明显挑衅的意味了,满朝众臣都能感觉到,新皇帝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绵软,突然间对功臣集团的两位头头抛出这么具有杀伤力的对话,是出乎众人想象的。
可是陈平这位权术专家,不是轻易可以打压的。陛下不嫌我愚蠢,让我坐丞相这个位子。丞相是辅佐天子、镇抚四方,教化百姓,管理百官的。皇帝再有本事,也不可能管一切事,许多具体工作自然要助手来分担,这个最重要的助手就是丞相(周勃任右丞相、陈平任左丞相)。这个道理刘恒怎么会不懂,这次小激辩完全是有意为之。适可而止,刘恒装出恍然大悟的样子,赶忙称赞:陈丞相说的好,寡人受教了。
陈平画像
此事无形中引起了周勃对陈平的不满,你会讲这些道理,为什么平常不跟我讲,皇帝问话时也不替我讲话。要等问到你时才出风头,不仅皇帝让我难堪,你还要再踩上一脚。!但周勃也有周勃的优点,那就是遇到问题,能及时止损。恰此时身边的幕僚也在提醒他说:皇帝毕竟是皇帝,万一皇帝自我感觉良好了,想找个人开刀试下威信,这个人要是你怎么办?恍然大悟的周勃不由得一身冷汗,是要做出姿态了。深思熟虑之后,周勃做出了主动的退让,申请交出丞相的职务,自己要休息一下。这个举动表示的很明白,我这人是能上能下的。刘恒并未用什么过激手段,只用几句话,几个表情,就迈出他皇帝真正掌权的第一步。
出于对功臣集团的安抚,丞相的位置由周勃的伙伴陈平独自担当,并没有任命新人。这看似没有什么根本变化,而且陈平本人也比较胜任丞相的位置。权力似乎只是在集团内部稍稍的变动了一下,但这个变更正是紧固螺栓变松动的第一步。能松动就可以彻底拆解,陈平的位子坐了没多久便一病不起,很快病逝。刘恒马上邀请周勃来继续当丞相,一会抻,一会拉,一会打压,一会重用。周勃二次为相,表现了自己能上能下,我是服从领导的,想要继续合作下去。但些事更昭示着是皇帝让你上,让你下的,这点很关键。时间不及一年,刘恒再次要动周勃,周勃可能自己也不知为何变成了皇帝眼中的软柿子总要捏自己,由于他是功臣集团的典型代表,打压他,就是打压所有功臣,做给天下人看的。这次刘恒先给周勃戴高帽:国家新封了许多侯、王,这些人一直还住在首都里,总这样也不是事儿。您是丞相,也有自己的封地,能不能做个表率先回封地去居住,带动一下大家都尽快各归各处。周勃不能拒绝,他的底线是忠诚,他不想当个叛臣,那会毁了他的一世英明。自己拥立的皇帝,自己能不支持吗。但问题是从何时起,与皇的合作关系变化了,成了真正的臣属关系。回到封地的周勃变成了没有牙齿的老虎,远离政治中心,消息自然变得闭塞。疑心和猜忌不断的折磨着他,皇帝会不会要进一步拿他开刀?会不会有人暗中唆使皇帝除掉自己来邀功?这些问题越想越紧张,人也神经质起来。遇有地方的长官巡视路过,周勃总会觉得这是要来收拾自己,每每要全身盔甲,带上兵器才来相见,身边还要带几个人壮胆。这一切刘恒肯定是会得到消息的,但是他玩的就是心理,就是不采取行动,要让你自己崩溃。周勃的疑心越来越重,举动越来越失当,于是有人告了他的状,说周勃这是有意谋反,动不动就是带着全幅武装的队伍出来向地方官示威。
皇帝刘恒接到报告,既没有表现出惊讶,也没有对这位拥立自己的忠心重臣进行袒护,而是秉着一视同仁的姿态,要让司法部门来决断。问题嘛,总是可以搞清楚的,周勃是好人的话,清者自清,朝廷是不会冤枉他的。于是,这位战功赫赫、位高权重、对汉王朝有再造之功的周勃,就被带进了衙门。衙门里的差役自然是很会看风向的,得势的高官,怎么会被送来这里,既然来了,一定是有问题的人。所以也就放开手脚,管你是不是曾经的丞相,多么厉害的开国功臣。在这里只有罪犯。姓周的,叉手站直,尽快坦白问题,免得吃苦头。回过神来的周勃不得不向现实低头,要是开口说了那就再也说不清楚了。最好的办法就是能不说话,面对审讯如何拒绝呢,当然是花钱消灾了。写个条子,到我家里取钱,有话好说嘛。得了好处的差役不想这个大人物也有圆滑的一面,拿人钱财,予人消灾。"给您指条路子吧,要想早点出去,还得找说得上话的人。您的儿媳妇不是皇帝的女儿吗?由她去向父亲说情,您还有出不去的道理吗?"
与皇帝刘恒结成亲家,也是合作关系的一种体现。只是现今这种关系变化了,周勃怎么敢再以皇帝亲家的身份示人呢,自己根本没有谋反问题,这一点皇帝肯定是知道的,但是落得这个下场,也不能不做自救的挣扎。只得写信给家中,让儿媳这位当朝公主给想办法通融一下。也许刘恒早就在等这个来通融的人了,史书上没有明确的记载公主做了什么努力,得显然是走了上层路线,皇帝的母亲,薄太后跟皇帝谈了话:你说周勃要谋反吗?当初拥立你当皇帝之前,他掌握政府命脉,要军队有军队,要权力有力,那时侯为啥不谋反?现如今都退休回家了,住在一个小县城里谋反玩?这么浅显的道理,老太后能懂,英明神武的刘恒会不懂吗?他只是在等人来说这个话罢了。于是皇帝马上又恍然大悟,这事看来是弄错了,问题已经查清楚,我下令马上把他放出来吧。
再次回来家中的周勃,已经不是原来的周勃。他的政治生命已经终止了,所有人都看到,这个威名赫赫,曾经把握风云走向的人物,现在成了任人宰割的鱼肉。皇帝没有用雷霆手段,也没有喊打喊杀,完全用合理合法的手段,让周勃配合他完成倒台的这部大戏。显然刘恒早已看透周勃,利用了他的做人底线。周勃绝不会谋反,就是用他不会做的事情来恫吓他一下。周勃完蛋了,功臣也都看明白了,皇帝还是会保证大家的人身安全和富贵的,只是要配合皇帝的工作。这种配合,是皇帝说了算的配合,是君臣从属关系的配合。皇帝也时不时的要宣讲一下,国家不是我一个人的国家,它只是姓刘,但是管理他还是要靠大家一起努力。
政权方面的工作,刘恒用不流血的方式掌控了局面。外交方面,也曾露一小手。南越国的赵佗,是秦始皇时代远征两广地区的军队干部,后来中原大战,楚汉争霸,赵佗得到部下拥戴,索性关起门来称王了。刘邦时期国家初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于是就官方承认了越佗的地位,你就在那老老实实关门当王吧。可是到吕后执政时期,就发生了摩擦。出于国家安全考虑,吕后下令采取了闭关政策,并对南越国限制出口。物资贫瘠的南越国离不开中原的物资,于是赵佗派人来长安打听,问问到底啥情况。可是派出的人都有去无回,后来更听到自己在中原老家的祖坟还让人给刨了。这简直欺人太甚,愤怒至极的赵伦发兵开战,买不到的东西我只能抢了回来了。并且赵伦自称皇帝,表示不再是汉王朝的藩属,成了国与国的关系。边境战争打打停停,持续到刘恒时代还在进行。刘恒改变之前的硬碰硬方式,专门写了封信给赵伦,谈谈和解的可能性。信的大概内容是我是刚上任不久的新皇帝,之前双方发生的不愉快我表示很遗憾。现在我们国家这边新人新气象,之前错误的问题得到了纠正。您家的祖坟我找人给修好了,您在这边的亲戚我也给了相应的照顾。打打杀杀的对咱们双方都没什么好处,能谈的事最好还是用谈来解决。至于您自称皇帝这事的确不太妥,是不是可以咱们一起回到过去,重新开始呢?
皇帝主动给写信解释误会,并发起和谈。赵佗得到了面子,也有了台阶。愉快了回复了信:您这新皇帝与众不同,是个好人。你够意思,我也不会不给面子,一切如旧,咱们还是好邻居。一封和解的信并没有让皇帝丢了面子,相反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当时是比较高明的。每个皇帝有每个皇帝的做事风格,刘恒的风格是能动软的绝不来硬的,不像后面的汉武帝刘彻那样总是拿刀动枪的。和平发展才能得实惠嘛,没和平发展的的积累,刘彻时代想败家也没有资本。
刘恒这个汉文帝,文中是带有武的,软中是带硬的,他的故事还有许多。吴王的儿子住在长安,跟皇太子刘启(后来的汉景帝)下棋发了口角,刘启失手打砸死了对方。吴王知道非常不高兴,拒绝把儿子的尸体运回,赌气让皇帝在长安埋了得了。并且从此称腿脚不好,不再来朝见皇帝。刘恒继续用他的软手段,你既然腿脚不好,那就派人送你一根拐棍儿吧。刘恒的舅舅薄昭,犯了不至于必死的重罪,可是刘恒不念亲情,不顾旧日扶立之功,逼迫舅舅自杀而死。对功臣我能下手,亲人我也能下手。许多的事表明,汉文帝刘恒偶尔也会表现出狠的一面,并不总以文示人。
司马迁在史记中,并不打算把刘恒塑造成一个完人,他也有自己的污点和不足。他宣扬要讲求法治,也会在生气时要立即杀死惊吓自己座骑的路人。他崇尚节俭,但却对自己喜欢的应梦人邓通赏赐无度,甚至赐给他铜山用来铸钱。多方面的看,才是真实的人。也许皇帝的故事许多都有演绎和穿凿的成份,留给人们的印象却是深刻的。
谥法上说:经天纬地曰文,道德博闻曰文,学勤好问曰文,慈惠爱民曰文,愍民惠礼曰文。这些可能刘恒都占一些吧。后代的皇帝,尤其自唐宋之后,谥号的用字越来越多,清代甚至几十个字,这早就歪曲了谥号的本意,变得完全没有意义了。
汉文帝虽然英明,但他的文治手段也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国家要发展,资源空间要扩展,边疆要巩固,还需要一些更激进的方式,这就要再说说汉武帝的武了……
本文完全为作者原创,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违者必究。
免责声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