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改革开放大事件导图)

时刻小站 10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即日起,本版推出系列评论,与读者共同学习思考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

——编 者

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取得成功,就是因为它符合中国实际、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是我们党扎根中国大地、独立自主探索出来的现代化道路

2020年10月,正值丰收的金秋时节。在广东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汕头,走进开埠文化陈列馆。在孙中山《建国方略》相关规划图前,习近平总书记驻足凝视。100多年前,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描绘了中国现代化第一份蓝图。如今,铁路进青藏、公路密成网、高峡出平湖、港口连五洋、产业门类齐、天和驻太空、祝融探火星……只有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实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感慨地说。百年复兴路,苦难铸辉煌,中国式现代化之路气象万千、前景光明。

一切成功发展振兴的民族,都是找到了适合自己实际的道路的民族。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郑重宣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深刻领会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布局的关系,认识到前者是后者的理论支撑,从而深刻理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布局的科学性和必然性。

一个国家走的道路行不行,关键要看是否符合本国国情,是否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能否带来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社会稳定,能否得到人民支持和拥护,能否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贡献。新时代这十年,我国经济总量突破110万亿元大关,书写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物质富足和精神富有更加相得益彰;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显著提升。正所谓现实的成功是最好的理论,没有一种抽象的教条能够和它辩论,新时代十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充分说明,中国式现代化之路不仅走得对、走得通,而且走得稳、走得好。

我们推进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现代化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但每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基本国情不同,因此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取得成功,就是因为它符合中国实际、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是我们党扎根中国大地、独立自主探索出来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它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沿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我们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不断丰富和发展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超越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

应该看到,一个国土面积广袤、人口规模巨大、地区差异悬殊的发展中大国实现现代化,必然要承受其他国家都不曾遇到的各种压力和严峻挑战,因此,我们的现代化既是最难的,也是最伟大的。新征程前途光明,任重道远,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惟其艰巨,所以伟大;惟其艰巨,更显荣光。越是在这样的时候,越要有道不改、志不变的决心,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当代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沿着中国式现代化之路,我国14亿多人口将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完成人类现代化历史上亘古未有的壮举,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

上一篇:

下一篇:

  同类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