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赋》是由延艺、顾其铭、强龙、刘永涛执导,李梦、张健编剧,张鲁一、段奕宏、李乃文、朱珠、辛柏青、邬君梅等人领衔主演的古装历史剧。该剧讲述了秦始皇嬴政在吕不韦、李斯、王翦、蒙恬等人的辅佐下平灭六国、一统天下,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的故事。
在《大秦赋》最近的剧集中,秦国将领桓齮佯攻橑杨,赵偃召集群臣商讨对策,得知橑杨三万守军已挡住二十万秦军,遂不听李牧谏言,不让庞煖回援邯郸,并将李牧、赵佾贬到云中、代地。攻燕的赵军将士军心涣散,都想回救邯郸,此时庞煖接到军令,赵偃命赵军一个月攻下蓟城。庞煖陷入苦战,嬴政下令攻下橑杨,进逼邯郸。得知秦军攻下橑杨,赵国急忙命令庞煖、李牧 、赵佾回救邯郸。桓齮、王翦设伏全歼庞煖的二十万赵军,赵偃闻之吐血晕倒。
由此,非常明显的是,按照《大秦赋》这部电视剧的说法,桓齮作为秦国的上将军,主导了这一次对赵国的作战,比如王翦、李信、杨端和等将领,都需要接受桓齮的调遣。那么,问题来了,历史上的桓齮,到底有多厉害呢?他最终的结局是什么呢?
一
首先,在《大秦赋》之前,提到秦国历史上的名将,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白起、王翦、蒙恬、蒙毅、李信、樊於期等。但是,在《大秦赋》这部电视剧中,出现了不少以前人们容易忽略的秦国文臣武将。比如在文臣之中,王绾、隗状等人,就在《大秦赋》中得到了呈现。而在武将之中,桓齮同样获得了比较多的戏份。对于桓齮来说,因为史料记载的匮乏,其生卒年,出生地等信息,都没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说法,只知道他是活跃于战国后期,特别是秦王嬴政时期的秦国将领。
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
十年,相国吕不韦坐嫪毐免。桓齮为将军。十一年,王翦、桓齮、杨端和攻邺,取九城。王翦攻阏与、橑杨,皆并为一军。翦将。十八日,军归。斗食以下什推二人从军,取邺、安阳。桓齮将。
秦始皇十年(前237年),桓齮被拜为将军。值得注意的是,在此之前,不仅嫪毐之乱得到了平定,因为牵涉嫪毐之乱,丞相吕不韦更是被秦王嬴政。从这一角度来看,桓齮应该不是吕不韦的心腹,更在平定嫪毐之乱中立下了功劳,从而获得了秦王嬴政的封赏。看过《大秦赋》的朋友应该明白,即便是秦国宗室,没有功劳也很难获得封赏。
二
秦始皇十一年(前236年),桓齮与王翦和杨端和攻赵邺,一开始没能攻取邺,而是攻取了其他九城。王翦接着进攻阏与、橑杨,未攻下。于是,三支部队合并,由王翦统领。过了18天,王翦带军回秦国。紧接着,秦王嬴政调派了更多的大军,王翦再次带军攻赵,夺取邺城和安阳后,由桓齮统领,驻扎在这里。按照《史记》、《战国策》等史料的记载,王翦的地位,应该是和桓齮不相上下的。
但是,在《大秦赋》这部古装历史剧中,桓齮因为担任了上将军一职,可以视为王翦、李信、杨端和等人的上级。当然,不管官职孰高孰低,桓齮确实在进攻赵国的战役中立下了战功,夺取了邺城等兵家必争之地。
邺城,古代著名都城。遗址范围包括今河北临漳县西(邺北城、邺南城遗址等)、河南安阳市北郊一带。遗址主体位于河北省临漳县境内,县城西南20公里处的漳河岸畔,南距安阳市18公里,北距邯郸市40余公里。对于邺城来说,距离赵国都城邯郸非常近。因此,桓齮等人攻占邺城后,可以直接威慑赵国都城邯郸,也会给韩国、魏国带来非常大的压力。
三
赵悼襄王九年(公元前236年),赵悼襄王去世,赵迁继任赵国国君之位,史称赵王迁。对此,在笔者看来,在《大秦赋》这部电视剧,赵悼襄王赵偃可以说是被王后气死的。但是,结合历史上的情况来看,很可能是因为桓齮等人攻占赵国的城池,从而让赵悼襄王赵偃压力巨大,乃至于最终病逝。而赵悼襄王的去世,则让赵国的内乱加剧,毕竟赵王迁不仅年幼,更被太后和郭开所架空。
赵王迁二年(前234年),秦国大将桓齮攻取赵的平阳(今河北省邯郸市磁县东南)、武城(今山东省武城西),赵将扈辄率兵赴救,兵败被杀于武遂,赵军10万被斩首。对于扈辄这位将领,是赵国丞相郭开的心腹。换而言之,扈辄很可能没有什么真才实学,于是,面对桓齮这位秦国名将,不仅自己丢掉了性命,还导致本就元气大伤的赵国又损失了10万大军。因此,在笔者看来,桓齮指挥的这场战役,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赵国的灭亡进程。
《战国策·赵策四》中记载:
秦使王翦攻赵,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李牧数破走秦军,杀秦将桓齮。
秦始皇十四年,也就是赵王迁三年(前233年),桓齮从上党郡越太行山进攻赵国的赤丽、宜安(石家庄东南),与赵将李牧战于肥下(宜安东北),为李牧所败,秦军撤退。对于这场战役,直接奠定了李牧在战国四大名将中的地位,也即在赵国如此衰弱的背景下,李牧依然可以击败强大的秦军。
四
最后,到了公元前229年,桓齮跟随王翦攻赵,桓齮战败被赵将李牧击杀。因此,按照《战国策》的说法,桓齮不仅败给了李牧,还被李牧所斩杀。值得注意的是,杨宽的《战国史》认为樊於期就是桓齮,但是,在大部分历史学者看来,杨宽的《战国史》所持理由仅两人名称发音相似,记载时间接近,时代差距无法考证文字读音,记载时间接近者众,因此此说仅为假说,尚未证实,理由亦不充分。
因此,综合《史记》、《战国策》等史料来看,桓齮和樊於期显然不是一个人。对于桓齮来说,虽然败给了赵国名将李牧。不过,他之前屡次进攻赵国,确实为王翦灭赵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即我们不能因为桓齮没有参加秦灭六国之战,就忽略了他的功绩和作用。公元前229年,王翦采用反间计,除掉李牧。李牧死后,王翦势如破竹前行,大败赵军,并杀了赵军主将赵葱,攻下赵国的都城邯郸,俘虏赵王迁,赵国原来的各处土地入为秦地,成为秦郡。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留下你的观点,让我们一起讨论。
免责声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