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 机票选座怎么选,机票选座怎么选好位置看风景

时刻小站 130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习惯,无论是坐车、坐飞机还是坐轮船,都喜欢选一个靠窗的座位,一来可以欣赏到更好的风景,二来也更有安全感一些,我,就是属于这一卦的。

对于乘坐交通工具是这样,对于处于当下高速发展的时代也是这样的,如果将时代的发展也看成是一辆高速发展的列车的话,我们也需要选择一个窗户来观察这趟时代列车所行驶过的风景。

我所处的行业是汽车行业,正是这样一台高速列车,对于我来说,我既是一个普通消费者,每天需要汽车来满足自己的日常通勤需求,同时,我也是一个时代的观察者,我希望能以一个业内人士来亲身感受这个时代发展的速度,而这种亲身感受的方式就是拥有一台带有这个时代明显标记的车型。

显然,当下时代的特征就是纯电动+智能座舱+智能驾驶。

因为,这一点在我身上得到了非常强烈的印证。

出生在油车的时代,大学学的也是发动机、变速箱,油车才是唯一正统,电车、混动是什么怪胎?智能驾驶辅助又是什么妖孽?我连自动挡都不屑的人,会看得上机器驾驶?开车的乐趣不就在于油离配合、流畅的跟趾、高亢的声浪、铿锵的节奏吗?

电车只不过是一个没有灵魂的、为了时代而妥协的产物而已,对于真正喜欢汽车的人来说,那就是背叛。

以上就是曾经的我,直到我遇到了我的第一台智能纯电动车型,智己L7,彻底改变了我对汽车、对于电动车、对于这个时代的看法。

智己L7教会我的第一个道理就是:别听别人说,自己去感受。

就像坐车,别在车厢中间听别人说车外是什么景象,选一个靠窗的座位,自己去看,自己去体会,好看的不好看的,都应该是自己的。

我拿智己L7的智能驾驶对我的改变举个例子

原本我对智能驾驶的态度就是非黑即白,你没做到完全自动驾驶,或者你厂家还没宣布对智能驾驶后果负责的时候,我是完全不会用的。但是,现在的我,已经开始非常需要智能驾驶了,我前两天开了一台没有NOA功能的车,就会完全不习惯。

不可否认现在的智能驾驶相比于最终完全的自动驾驶确实是过程稿,但是过程稿也是有价值的,而且发挥其多大的价值,完全看人。

这其中有三点要做好,第一预期管理,第二边界认知,第三就是分工明确。

预期管理:不要觉得现阶段的智能驾驶辅助还不能脱离人,就一无是处,还不如自己开,同样也不要觉得各个厂家都在疯狂宣传,智能驾驶辅助就是无人驾驶,开车可以睡觉,不管不顾,正确的预期是:当前的智能驾驶辅助在部份场景下是可以做好的,部份场景下是做得不太好的,部份场景下是完全不能起作用的,而且全程需要人的注意力。

边界把控:就如同上面说的场景,哪些场景应该交给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来执行呢?就是天气好的、视野好、交通情况简单、地面标线清楚的场景,典型的就是高速场景、城市快速路场景,且最好是白天,这也是各大品牌在主攻NOA的主要应用场景。看起来条件很苛刻,其实这种场景是很多的,且对人来说是非常容易疲劳的。

分工明确:在有明确认知的基础上,将机器擅长的地方交给他去做,将机器不擅长的地方自己来做,最大化保证舒适和安全,比如我在交通情况好的情况下,就交给车辆自己来开,虽然会面临一些加塞情况,但是我会去观察它是怎么处理的,这个过程也很有意思,而在一些交通复杂、或者赶时间的时候,或者不想被加塞的时候,我会果断自己来开,过了这一小段之后,就继续交给机器。

而且另一方面,即使是现阶段的智能驾驶辅助,相比于人,甚至有一些优势。

1、不会疲劳:比如在开高速的时候,你第一分钟开车时的注意力,跟你开了三四个小时后的注意力水平肯定不在同一个级别,但是对于机器来说,连续开十个小时、二十个小时,其注意力水平都是不会下降的。

2、不仅是视觉:现阶段主流的智能驾驶都是多传感器融合的方案,综合了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多种传感器的综合信息,在一些特殊场景下,比如团雾天气,相比于人的感知能力要更强一些。

3、没有盲区:得益于大量的传感器配备,车辆本身的视野是不存在盲区的,但是人的驾驶是存在盲区的,比如车辆的右后方一块位置,在向右变道的时候如果有车藏在盲区内,还是比较危险的,尤其是晚上,如果此时车辆通过侧向摄像头识别到了盲区内的车辆,就会发出提示,从而规避危险。

4、系统性安全:系统性安全的终局应该是所有的车都实现了自动驾驶,理论上是可以规避所有的交通事故,但就目前的过程稿而言,仍旧有系统性安全的价值所在,举个简单例子,比如我在超车的时候,如果被超车辆的后视镜上有个小黄色的灯在亮起的时候,我会比较心安,因为至少说明那台车知道了我的存在。另一个例子就是NOA虽然现在还达不到我的效率,但是却比我文明多了,在一些跟车距离以及在面对加塞时候的处理,都要文明多了,不会带有个人情绪,毕竟机器人是没有情绪的,如果不赶时间,整个驾驶的和谐程度比人高多了,风险也低多了。

我日常在使用NOA以及IM AD的时候,总有一种老父亲看着自己的孩子一步一步成长的感觉,我会去观察它在面对不同情况下是如何表现的?它哪些问题能处理得很好,哪些问题处理得不够好?它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哪些它之前做得不太好,现在可以做得更好了?就像你看自己的孩子,什么时候开始从爬到走,什么时候从走到跑,每一次改变的背后,都会带来非常的欣喜。

这也正是我在文章开头所说的,对于这个时代的观察,我的L7就是一个我观察这个时代技术发展的一扇窗户,当然这种窗户可以有很多,不仅是L7\LS7,也可以是特斯拉、小鹏、蔚来等等,就像我们选择不同的窗户,看到的风景也许有细微差别,但是都跟听别人说,有着巨大的差距,你如果对中国智能汽车成长有兴趣的话,拥有并长期拥有一台智能汽车,这个过程给我们个人的感受和启发是非常有价值的。这是一个观察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学习的过程,最终你会发现,进步的不仅有技术和产品,还有你自己,变得更加豁达、更加宽广,不再是当初那个窝在角落背朝世界骂骂咧嘞的那个样子了。

所以,亲亲,这边建议找一个靠窗的位置,多向外看看,你会有对世界不一样的理解,未来也许我们会到达同一个目的地,但是路上的风景,错过了就永远的错过了。

上一篇:

下一篇:

  同类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