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开宗明义,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在《大学章句》中,朱熹诠释止于至善: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
在这里,止当必至、不迁之意,就是必须达到;于为虚词,至善是事理的极致,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尽善尽美的尽善之意。
接着,朱熹深入解读:言明明德、新民,皆当至于至善之地而不迁,盖必其有以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也。此三者,大学之纲领也。
在朱熹看来,这个至善就是天理。于是,便产生了严重的误读问题。
为什么说朱熹将止于至善解释为至善必达天理是一种误读?
因为,中国古代书面语言非常简练。一般来说,都是一个字表达一个意思,很少有多余的字,也很少用两个以上的字来表达一个意思。
但是,在朱熹这里,止于至善只有很简单的两个意思,即止——达到;至善——最完善,也就是天理。两者连接到一起,组合成为达到天理之意。实际上,这四个字的意思不应该如此简单。应当是,每一个字都代表一个意思。这样才会更加符合古汉语的用词规则。
古香斋鉴赏袖珍大学
那么,怎样才能正确解读止于至善的含义呢?首先离不开《大学》一书对止一词的使用。
《诗》云: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这里的止当居住的意思讲。就是说,京都幅员广阔,方圆千里,许多百姓居住在那里。
《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这里的止当栖息的意思讲。郑玄注曰:止,犹自处也,是居于之意。对于止于至善,古代学人也有不同于朱熹的解读。孔颖达说:在止于至善者,言大学之道在止处于至善之行,也是停止之意。以上列举止的解释,没有一个是达到的意思。
对于止的含义,还可以从字源上作出简要分析。止字最早见于甲骨文。
《尔雅》将止解释为:止,待也,即等待,其实也是停止的意思。《说文解字》则解释止曰:下基也。象草木出有址,故以止为足。凡止之属皆从止。止是指物的根基,就好比是人的脚。
据此,后来的人们才从足的本意引申出停止、立定、居住、栖息等含义。可见,止的一般引申义就是停止。
在《大学章句》中,朱熹把止解释为达到,明显违背了止的本意,是穿凿式的解读。
既然朱熹的解读是穿凿的,那么,止于至善的真实含义是什么呢?需要恢复止的本义,也就是恢复古今使用止一词的常识。正如上文指出的,在中国古代,止的含义就是停止、停住,而不是达到或者必须达到。明确这一点,是正确理解止于至善的前提。
确认止的本义是停止,那么,于至善是什么意思呢?于,是在于,至,是达到,而善,是完善。结合《大学》的下文可见,这种完善来自智慧。
值得注意的是,这句话里面的至本来就是达到的意思,却被朱熹将其同善字混合为一个词加以理解。
其实,这四个字的意思组合在一起,形成止于至善的准确解读就是:停止的目的在于达到完善、获取智慧,并且简结为:止而生慧。
对于这个解读,需要结合《大学》里面紧接着的一段话来分析: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这段话的意思是:知道停止才能安定下来,安定下来之后才能内心平静,内心平静才能泰然安稳,泰然安稳之后才能思虑周详和成熟,思虑周详和成熟之后才能真正有所收获。
显然,这里的止是停止的意思,善是完善、智慧的意思,不应该也不能有别的解读。
中国传统文化向来重视止,就是让念头或行为停止下来,使内心安静平和,达到冥想境界,启迪智慧。
当然,这里所说的智慧不同于聪明。聪明多指为人处事机敏、有应对的机巧。智慧是指能够彻知人生真相、洞察世间本质的能力。聪明只是小智慧,不需要以止为起点。
但是,获得智慧则需要靠止。由此开端而经过静思等等环节,才能彻悟。
(作者单位:中央党校)
本文原载于2015年1月26日北京日报。
免责声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