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傍晚,相互宝发布公告,宣布将于2022年1月28日正式关停。换言之,公告显示,自今日起,现有相互宝不再参与互助分摊,这一上线三年、用户规模上亿的网络互助项目将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投资快报》记者观察到,相互宝也是继美团互助、轻松互助、水滴互助、悟空互助、小米互助、360互助、宁互保以及点滴守护等平台退场后,最后一个大型网络互助平台挂出关停运行公告的平台。
相互宝公告表示,将全力做好后续保障工作,并建议成员自主选择适合的保障产品作为全新的保障方案。今年6月7日曾有消息称,相互宝或于6月11日被关停,但相互宝方面回应称其为假消息。
之前分摊了很长时间的用户怎么办?后边要出事的话,相互宝还保不保?不少网友表示之前分摊的钱全部打水漂了,后续的保障也没有了,网友纷纷表示愤慨。也有网友表示最开始分摊的一期仅仅几分钱,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一期需要分摊的金额越来越多,退出相互宝的成员也越来越多,这种互助模式也注定会走向落幕。也有网友表示,既然现在选择停止运行,就应该将之前分摊的钱退回来。也有网友表示,说没就没了,之前分摊的钱只能当做公益了。
12月29日,记者从蚂蚁集团内部人士处获取相互宝给出的解决方案,找保险公司保三个月。通过这个转换,蚂蚁金服甩掉相互宝这个监管隐患,还能顺便推一波保险产品,左右算都不亏。至于用户们已经投入的分摊费用,按相互宝的口径算赠予,不存在退费依据。
据了解,最多的时候相互宝单期分摊人数曾达到1.06亿人,换句话说,每14个中国人里就有一个参与所谓的互助计划。根据相互宝官方介绍,符合条件的成员加入后,如遭遇重大疾病(99种大病+恶性肿瘤+特定罕见病),可申请获得30万元或者10万元的互助金,费用由所有成员分摊,共担大病风险。
所谓的条件看起来门槛很低:1、年龄:出生满30天-59周岁;2、支付宝的芝麻分650分及以上;3、加入用户需为蚂蚁会员;4、符合健康告知要求。
而如今,相互宝现有用户将全部无缝衔接到由阳光保险、人保健康保险提供的三种产品上:健康福重疾1号(大病版)、健康福防癌1号(慢性版)、健康福防癌1号(老年版)。据了解,这三种赠险保障期为三个月,到期后可以预约投保商险,赠险阶段用户无需付费。三个月后,你要继续获得保障,就得自己交钱了。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相互宝的理赔规则和上述三个商业保险产品之间必然存在不同甚至冲突。上述内部人士指出,规则变换后,所有相关用户的理赔方案将统一按照对应的商业保险来执行。三个不同险种所覆盖的人群、疾病、准入标准和理赔标准都会和相互宝有所区别,原本符合相互宝理赔标准的用户,如果不符合商业保险的准入和理赔标准,那这些人的权益又该由谁保护?另外,由于规则从相互宝转移到了商业保险下,理赔金额也发生了变化。
比如三个方案中的健康福重疾1号(大病版),按照最高理赔标准算,年满30天至39周岁的重大疾病可以一次性赔付10万,而40岁-49岁以及50岁-59岁的中老年人,最高赔付上限只有4万,并且按实际治疗花费为准结算。至于用户参与相互宝时,所谓的审批之后,则赔付30万元或者10万元的定额互助金,以及由相互宝划定的疾病范围都将不再适用。
众所周知,保险的准入门槛比0门槛的相互宝要严苛很多。现在相互宝把所有人都推到保险公司面前,这几千万人里难道所有人都符合保险的准入门槛吗?万一在这加入保险的三个月里刚好患上疾病,但不符合保险公司的赔付准则,那这时候又是谁来为用户的健康买单呢?
与此同时,按照消息人士所说,蚂蚁金服并没有在这次关停中设立相应的退费机制,要么接受商业保险,要么竹篮打水。也就是相互宝说它直接关停了,想要退费?没门。毕竟要退费的话,根据相互宝公布的数据涉及上亿人,资金则涉及259.37亿,还有相互宝收取了的管理费就有21亿。如果退费,这些资金都需要蚂蚁集团进行赔付。2021年上半年,蚂蚁集团实现的净利润约为333亿元。
相关链接
监管曾多次提示风险
事实上,相互宝一直存在政策风险。2018年9月,银保监会在《非法商业保险活动分析及对策建议》一文中指出,要把网络互助纳入监管,尽快研究准入标准,实现持牌经营和合法经营。
2020年9月,银保监会打非局再次发文指出,最近一段时期野蛮生长的网络互助平台,本质上具有商业保险的特征,但目前没有明确的监管主体和监管标准,处于无人监管的尴尬境地;12月,银保监会发布《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明确要求持牌经营要求,禁止非保险机构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
2021年4月,银保监会副主席肖远企还曾表示,一方面要看到网络互助的正面作用,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其潜在的风险。是慈善就归于慈善,如果打着互助旗号从事金融业、保险业,就偏离了互助的本质,需要纠正。所有的金融活动都必须要‘有证驾驶’。
免责声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