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二则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郑人买履》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朝代)人。
2.给下列字注音。
①履( ) ②宁( )
3.解释字词。
(1)履( ) (2)操( )
(3)宁( ) (4)罢( )
4.翻译下列句子。
①及反,市罢,遂不得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宁信度,无自信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则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你至少写出两个带履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刻舟求剑》这则寓言出自《________》,编者是________。
2.为下列字注音。
①坠( ) ②遽( ) ③契( )
3.解释下列词语。
①涉( ) ②是( )
③遽( ) ④求( )
4.分别指出加粗词所指代的内容。
①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 ②遽契其舟( )
5.翻译句子。
①是吾剑之所从坠。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则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1.《幼时记趣》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苏州人,________代作家。
2.解释字词。
(1)拟( ) (2)强( )
(3)素( ) (4)唳( )
3.翻译下列句子。
①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________________
②作青云白鹤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这句话既是夸张又是比喻,为什么这样说?这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这两段文字分别写了哪两件事?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加粗的字注音。
①以土砾( )凸者为邱 ②怡( )然自得
③凹者为壑( ) ④盖一癞蛤蟆( )也
3.解释句中加粗的词。
①凹者为壑( ) ②不觉呀然惊恐( )
③捉蛤蟆,鞭数十( ) ④以土砾凸者为邱( )
4.解释句中的文言虚词。
①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 )
②使与台齐( )
③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 )
④余年幼,方出神( )
5.分别指出加粗词所指代的内容。
①常蹲其身( )
②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
③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 )
④鞭数十,驱之别院( )
6.翻译句子:
①鞭数十,驱之别院。 译文:________________
②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译文:________________
《幼时记趣 》(14分)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9.解释加点字词(4分)
(1)留蚊于素帐中 素: (2)项为之强 强:
(3)盖一癞蛤蟆也 盖: (4)鞭数十 鞭:
20.加点字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故时有物外之趣 是吾剑之所从坠 B、徐喷以烟 以丛草为林
C、又留蚊于素帐中 于土墙凹凸处 D、拔山倒树而来 而剑不行
21.翻译句子(4分)
(1)故时有物外之趣。
(2)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
22、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句的其中指代什么内容?在下面横线上把它写下来。(2分)
23、文中写了多种物外之趣。请说说作者为什么会获得这么多乐趣。(2分)
《三峡》
一
三 峡(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嗽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良多趣味 (2) 林寒涧肃
(3)属引凄异 (4)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0.翻译下面文言语句。(2分)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译文:
11.填空:文中用 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 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2分)
12.昔日郦道元笔下美丽的三峡,如今因三峡工程更闻名于世,并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请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导游词,向前来观光的游客介绍三峡的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3分)
【相关链接】新华网三峡工地5月20日专电(记者江时强、刘诗平)
2006年5月20日14时,三峡坝顶上激动的建设者们见证了大坝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的历史性时刻。至此,世界规模最大的混凝土大坝终于在中国长江西陵峡全线建成。
三峡大坝建成后,大坝本身就是一道壮丽的景观。北京三峡游的线路一直在追踪 三峡大坝的建设进程。
导游词:
二、 [甲文]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乙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8.下列加点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沿溯阻绝(逆流而上) B. 不以疾也(快)
C. 从流飘荡(顺、随) D. 负势竞上(势力)
9.用现代汉语表达下面句子的意思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10.对甲乙两段文字解读有误的一项是
A. 甲文先写了三峡的整体风貌,然后抓住三峡不同季节的不同特点,写出了三峡的奔放美和凄婉美。
B. 乙文不仅写出了江流婉转、随流飘荡的情形,也表现了作者陶醉于美丽大自然的闲适心境。
C. 两文都写山水,所描绘的景色奇特秀美,山之奇、水之异给读者以深刻印象。
D. 形色相依、动静相杂、虚实相应、骈散相间是两文在写景上的共同特点。
11.甲乙两文都描写了水流的湍急,但描写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甲文侧重于写水流之 ,乙文侧重于写水流之 ;甲乙两文都描写了难见天日之景,但着眼点却不同,甲文以不见曦月来写 ,乙文以有时见日来写。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共12分,每小题2分)
(一)三 峡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译文:在三峡的七百里中,两岸山连着山,几乎没有半点空隙。层层叠叠的山岩峰峦,遮蔽了天空,挡住了日光。假如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
到了夏季,大水漫上两岸的丘陵,上行、下行的水路都断绝了。有时皇帝有诏命必须火速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动身,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的路程,即使骑上奔驰的骏马,驾着长风飞翔,也没有如此迅速。
春冬季节,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倒映着两岸山色。极为陡峭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姿态奇特的柏树,大小瀑布,在那里飞射冲刷,江水清澈,树木繁盛,群山峻峭,绿草丰茂,确实很有趣味。
每逢雨后初晴或霜天清晨,树林山涧冷落而萧索,常有猿猴在高处长声鸣叫,声音连续不断,异常凄厉。回响在空旷的山谷中,很长时间才消失。所以打鱼的人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22.解释下面加横线的词。
①沿溯阻绝(逆流而上)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快)
23.翻译下面句子。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答:(声音)回响在空旷的山谷中,很长时间才消失。
24.阅读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简析】
诗是写景的。唐肃宗乾元二年(759),诗人流放夜郎,行至白帝遇赦,乘舟东还江陵时而作此诗。诗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长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飞的情况。首句写白帝城之高;二句写江陵路遥,舟行迅速;三句以山影猿声烘托行舟飞进;四句写行舟轻如无物,点明水势如泻。全诗锋棱挺拔,一泻直下,快船快意,令人神远。难怪乎明人杨慎赞曰:惊风雨而泣鬼神矣!
文章的第②段与这首诗的一、二、四句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湍急)的特点;文章第④段与诗中(两岸猿声啼不住)一句相对应。
答案:
四、(09柳州)
(一)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或巚)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选自郦道元《三峡》)
(三)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略无阙处 (2)虽乘奔御风
(3)负势竞上 (4)望峰息心
2、写列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B.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C.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D.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
(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译文:
(2)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
译文:
4、比较两篇短文的异同。(3分)
(1)两文都写了山和水,突出了山的连绵、高峻和水的 、 等共同特征。
(2)两文都写了猿鸣,但写作目的不同,《三峡》通过猿鸣烘托环境的 ,《与朱元思书》则通过猿鸣表现了环境的生机勃勃。
五、
阅读郦道元的《三峡》,回答11——14题。(共11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
阙 襄
12、翻译下列语句。(4分)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译文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译文
13、总结三峡的景物特点,给下面的对联补出上联。(2分)
,天高地厚华夏情。
14、下面是《小石潭记》选段,和本文第二自然段比较,在写水方面有什么异同?(3分)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梦溪笔谈》二则
(一)
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
1.《以虫治虫》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浙江钱塘人,________代作家。
2.给加粗的字注音
①狗蝎( ) ②其喙有钳( )
3.解释字词。
①蔽( )②悉( )③旬日( )④穰( )
4.翻译加粗句。
①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区别下列各句中之的不同用法
①其虫旧曾有之。( )
②土人谓之傍不肯。( )
6.设想一下,如果子方虫没有遇到傍不肯将会发生怎样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岁以大穰的原因什么?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
1.概括这一段文字三层大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加粗的字注音
①钱氏据两浙时( ) ②方两三级( )
③但逐层布板讫( ) ④人履其板( )
3.解释句中加粗的词
①患其塔动( ) ②故如此( )
③未布瓦( ) ④贻以金钗( )
⑤匠师如其言( ) ⑥盖钉板上下弥束( )
4.解释句中的文言虚词
①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 ) ②乃以瓦布之( )
③贻以金钗( ) ④但逐层布板讫( )
⑤问塔动之因( )
5.分别指出加粗词所指代的内容
①钱帅登之( ) ②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 )
③匠师如其言( ) ④此易耳( )
6.翻译句子
①六幕相联如胠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人皆伏其精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皓笑曰中的笑表现了喻皓当时怎样的心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⒘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屠惧,投以骨
A.┤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B.┤
┕彼竭我赢,故克之
┌一狼径去
C.┤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止增笑耳
D.┤
┕非梧桐不止
⒙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译:
②其一犬坐于前。
译:
⒚填空。
本文按照屠户 、惧狼、御狼、杀狼的顺序叙事,从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等行为和 的神情可以看出狼的狡猾,这个故事更表理了屠户的 。
⒛请谈谈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的启示。
答: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9——13题。(15分)
(甲)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以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舐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之而取其革。此事从侄虞敦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分)
(1)目似瞑 (2)将舐其喉 (3)信不诬哉 (4)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与现代汉语中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然野心不过遁逸耳 B.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C.叫嚣乎东西,突乎南北 D.而顷刻两毙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以刀劈狼首/乃伪睡以俟 B.久之,目似瞑/犬阻之,不使前也
C.更不止于野心矣/所欲有甚于生者 D.乃杀之而取其革/乃重修岳阳楼
1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
13.甲、乙两段文字写出了狼的什么共同特征?作者对狼分别持怎样的态度?(3分
五、2008眉山市狼
比较阅读下面篇文言文,完成12~15题。(10分)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两牧竖①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②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③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选自《聊斋志异·牧竖》)
【注释】①牧竖:牧童。竖,童仆。 ②跑:兽类用足扒土。同刨。 ③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12.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两狼之并驱如故 故令嗥 B.目似瞑,意暇甚 意甚仓皇
C.狼不敢前 跑号如前状 D. 相去数十步 一狼径去
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2分)
②竖下视之,气已绝矣!(2分)
14.比较阅读【甲】【乙】两文,下面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甲文主要表现狼的贪婪、凶残、狡诈和愚蠢;乙文则从大狼身上体现伟大的母爱。
B.甲乙两文在刻画狼时,都运用了动作和神态描写。
C.甲文表现狼的狡诈时主要写两狼配合,一明一暗地诱敌;乙文中开篇写谋分捉之,以下从狼的侧面处处体现了谋的结果。
D.两文的语言都简练而生动,都运用了比喻和描写。
15.同是人与狼的较量,屠户与牧竖对狼的做法,你更赞同哪一种?为什么?
十五夜望月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对联六副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论语》十二则
次北固山下
赤壁
浣溪沙
题破山寺后禅院
诵读欣赏《古诗二首》迢迢牵牛星
登幽州台歌
免责声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