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中药第二次加开水还是冷水(中药为什么要三碗水煎一碗)

时刻小站 107

一般人觉得煎煮中药,是一个没什么含金量的事,放好剂量,放上水,盘它!其实不然,在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指出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所以在煎药方面其实还是有大有学问的,今天就说说煎中药的六种注意事项!

一、容器的选择

想要容器不出错,选择电视上常看到的瓦罐、砂锅绝对没问题,此外搪瓷、不锈钢也可以作为煎煮中药的容器。铁器、铜器就算了,这类容器和药材加热容易产生沉淀,降低溶解度,运气不好会遇到化学变化,产生副作用。

二、中药洗不洗?

中药一般是不需要洗的,中药材在制作时通常会经过一系列的炮制,其中就有清洗去杂质、晒干等一系列的程序,这样的药材煎出来的中药,卫生条件是达标的。有些中药是不能洗的,洗过之后药效会流失。像含有水溶性的糖以及甙类成分的药,如果水洗之后,这些药的成分有一部分就会溶于水中,从而就会导致药效降低,影响到治疗的效果。

还有一些药物就是粉末状的,而在配药的时候还是需要研末的,比如像龙骨、桃仁、滑石粉等,如果将这些药物洗一遍的话,不仅会造成药物的损伤,从而还会影响到药效。还有些药物需要炮制的,像醋制元胡、蜜炙麻黄、酒制大黄、胆南星等,炮制后的药物加入了蜜、醋等辅料,如果清洗的话,就会导致这些辅料的流失。

三、关于浸泡

我们知道有些中药非常硬,上来就熬,那是非常费劲儿不讨好的,对于此类中药我们可以先用冷水漫过药面浸泡,这样利于它有效成分的煎出。

花、草、叶类药材浸20分钟;根、茎、果实及矿石、甲壳类药材浸泡时间稍长,30-60分钟即可。

四、水位选择

这里需要注意啦!那些失水后的干药材,在煎煮时细胞膨胀会吸收大量的水份,因此煎药时需要加够水量。千万不能中间数次加水,更不能把药煎干了再加水重煎,对于多次加水或者煎干的药再心疼也得扔掉。

这里补充一下每剂药煎煮的次数,药量100-200mL左右的一剂药可以煎煮2-3次,第一次煎煮时水漫过药面3-5cm即可,第二、三次煎煮时水量可减少。

五、煎药火候

书上将煎药火候分为武火和文火,武火代表急火煎煮,文火代表慢火煎煮,一般先用武火,沸腾后改为文火。

普通的药煎煮30分钟。而解表药、清热药、芳香类药物宜武火急煎,头煎煮沸15-20分钟即可,二煎药煎沸10分钟即可。滋补药先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头煎药慢煎20-30分钟,二煎药慢煎30-40分钟。煎药时要搅拌药料2-3次,以防底层药物焦糊,焦糊的药同样再心疼也得扔掉。

六、 特殊煎法

先煎药

对于一些质地坚实,药力难于煎出的药品,应该先打碎先煎。比如贝壳和矿石类药物,打碎先煎20分钟左右再下其他药。如果是有毒的药物,如蜈蚣、附子等,先煎煮60分钟左右再加入其他药物。某些质量大又轻的药物,如芦根、夏枯草等,宜先煎取汁澄清,然后以其药汁代替水煎其余的药,这里药物处方会注明煎汤代水。

后下药

气味芳香的药物,如薄荷、砂仁、豆蔻等,因为它的药效易挥发,所以需要在一般药即将煎好时,再投入同煎5分钟即可。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所有后下药物,应该先浸泡再煎,才能发挥它最大药效。

烊化药

如阿胶、鹿角胶等这类胶质、粘性大而且容易溶解的药物,需要在其他药快煎好时,取药汁用文火不断搅拌溶解即可。

冲服药

如牛黄、麝香等贵重或易挥发的药物,需要研磨成粉末再调入煎好的药汁或开水冲服,此外,如沉香粉、三七粉、生藕汁等散剂和鲜品的自然汁也需要冲服。

包煎药

有些药物对咽喉有刺激性或者易粘锅,如辛夷、车前子、旋覆花等,可以用纱布袋将药包好,再放入锅内与其他药同煎。

另煎药

如人参、羚羊角这类贵重药物,为了保存其有效成分,避免同煎时被其他药物吸收,可以另煎。

煎煮中药学问多,同样服药时间和服药食忌也需要注意。

服药时间

1.病在上焦,宜饭后一小时服;

2.病在下焦,宜饭前一小时服;

3.急性重病不拘时服;

4.慢性病定时服;

5.补益药与泻下药,宜空腹服;

6.安神药宜睡前服;

7.对胃肠有刺激的药宜饭后服。

服药食忌

服中药食忌包括两个方面:

1.病症对饮食的禁忌

如水肿病、心肾病患者应少吃盐;糖尿病患者忌糖;腹泻的患者应少吃油腻食物;哮喘病人忌发物;肝病患者忌辛辣;肺病患者忌煎炒之物;胃肠病患者忌生冷油腻的食物等。

2.药物对饮食的禁忌

如服含有地黄的中药应不吃萝卜;服含有土茯苓的中药应忌茶叶;服用双黄连口服液时不吃大蒜;服用含薄荷的中药不吃蟹肉等。

最后总结一下,其实呢,煎中药就是中药里面有效成分不断释放、溶解的过程,当药液中的有效成分浓度平衡后,这个过程就停止了。这时候你再煎,反而会令药液中的有效成分不断蒸发,甚至在高温中遭到破坏,导致药效降低。所以只要掌握好方法,就会煎煮出疗效极好的中药,不必为了自己的猜想而浪费大好药材。

上一篇:

下一篇:

  同类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