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漂已经快16年的时间,每天生活在钢筋混凝土的城市楼房里,拥挤在滚滚如洪流般的地铁和车辆中,踩着星星和月亮早出晚归让众多北漂人记忆深刻,很多时候孤独和寂寞,无奈和伤心伴随着北漂人度过了许多个春夏秋冬,北京还是那个北京,历史气息和现代文明烙在每个普通人的内心深处,留下了无数个难以忘怀的日子。
我和很多人的感觉一样,时间长了总有种让人逃离北京的想法,时不时感觉压抑,这时候就需要调节一下了。在北京工作的性质我要去很多国内城市,项目多的时候,出差就很多,到处跑。趁着工作的机会我能暂时离开北京一段时间,这得感谢北漂给我提供了这样的机会,如果一辈子在老家新疆那个小城市工作,恐怕是没有多少机会能迈出那片区域到处看看。工作之外顺便也能散散心,释放一下憋在北京烦躁的心情,从这方面来说,北漂给我带来了许多开阔眼界的机会。
去年这段时间我在安徽安庆出差,项目的原因先后去了两次。去之前我都不知道安庆这个地名,也不知道安庆是在哪里,更不知道在地图上什么位置。一般从北京出差前,我都会查查要出差的这个城市的一些信息,有哪些历史文化古迹,有什么好吃的等等。一个人出差不能只工作,寻找一点乐趣,否则太孤独了,多年出差就是这样过来的,随手我还能写写类似五言,七言等诗词,只是为了记录一下行程,最早还写文章,后来没这么多时间写,但是诗词一直就坚持下来了。有句俗话说人一辈子唯有爱和美食不可辜负也,我觉得应该加上美景,美景美食再加上美人的话,那就是最好了。
资料里这样记录安庆的信息,安徽省地级市,长江三角洲中心区城市之一 ,位于安徽省的西南部,八百里皖江的源头,长江下游北岸,皖河入江处,这说明安庆水很多;西接湖北,南邻江西,西北靠大别山主峰,东南倚黄山余脉,这说明安庆山很多;安庆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素有文化之邦、戏剧之乡、禅宗圣地的美誉是桐城派的故里,京剧鼻祖徽班成长的摇篮,是黄梅戏形成和发展的地方,这说明安庆历史文化气息浓郁。一般有山有水,交通便利的地方文化和经济都很发达。这些都是资料上查到的,实际上每个人去了以后感受都不一定是相同的。
第一次到安庆是去年四月初,待了两个星期,工作不太忙,加了几次夜班,白天就可以去到处转转。南方的小城总是那么清秀,一年的四季都是绿油油的样子,由于雨水常年冲刷,城市都很干净。每天就上下班那一会显得有些人多,之后城市里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生活有条不紊的。这对于从北京逃出来的我来说,这种日子可以说是天然的疗养了,和每天都处在快速而拥挤的超级大城市相比,小城市生活就是舒心,这种感受随着年龄的增长尤为明显。长江从城市旁边流过,四月的季节还不是雨水丰富的时候,江水不很多,毕竟是长江,还是比中国的大多数河流水都丰富,川流不息的货船在长江上来往,难怪在古代徽商如此发达,史料记载在清末和民国时期,部分民间人士把中国长江流域的城市中,重庆、武汉、南京、上海、安庆并称为长江五虎,在当时是中国长江流域中城市经济的领头羊,不过现在相比其他四个城市,安庆已经没落了。后来我查资料才知道,安徽省会是因为战争年代战略需要才从安庆迁到合肥,从此开始安庆的经济才慢慢跌入到现在的三线城市行列了。在省会迁走之前,多年安庆就是长江流域重要的城市,甚至再远的历史上中国最有名江南省就包括安庆和南京,上海,为当时全国最富裕的地区之一。清初时,江南一省的赋税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而每期科考,江南一省的上榜人数就占了全国的近一半,于是有天下英才,半数尽出江南一说。历史上徽商重要的发源地之一就在安庆,这一切都消失在岁月里了。
在长江边有座安庆最有名的迎江古寺,没事的时候去转了转,寺的大门上方书有迎江寺三字匾额(光绪捌年榖旦),门两边各置铁锚一个,重约3吨,这是该寺有别于其他寺庙的独特之处,寺中有座名为振风塔矗立,史料记载始建于宋,重建于明隆庆四年(1570年),原名万佛塔,是长江流域少见的迎江七级浮图。远看镇风塔如同一直立的圆锥体,挺拔秀丽,气势雄伟,近看由砖石砌成的楼阁式建筑,嵌空玲珑,庄重华美。该塔七层八角,内共有168级台阶。在古代这寺庙规模宏大,是长江边重要历史的景点,我猜测这寺和这塔都是为了镇住长江水患,保佑长江风调雨顺和沿江百姓安康吧。如今的寺庙不大,没有了僧人和主持,平日里也没有多少香火,进去以后能感受到宁静的气氛,登到塔上可以看到长江的壮美景象一览无余,感受一下长江之水天际来的气魄,震撼着每个人的心扉。当时顺手写了一首诗:古来徽州商贾忙,财富天下豪气响,历史喧嚣已过往,老城偏安长江旁。振风塔石岁月长,迎江寺内香火旺,多少游人来拜访,观我华夏长江壮。婉转黄梅细声唱,水畔老城清静享,美食飘香步履僵,游人口水已暗藏。《漂·安庆城记(20190415)》。
我居住的宾馆就在就在市中心有名的景点菱湖公园旁边,早晨吃完饭,坐在湖边晒太阳,四月的天气南方还不怎么潮湿,湖边有很多老头老太太在晨练,当太阳高照的时候人就陆续散了。我觉得这才是生活,而不是在北京,我根本没有时间去感受生活是啥样,平时就是上班和睡觉。北漂的日常生活都这样的,周末了就蜗居在家中休息,别说公园了,距离我家最近的公园都有八公里,有时间去了还得看人多不多。菱湖公园旁有座黄梅戏博物馆,我听不懂黄梅戏,最熟悉的就是天仙配选段了吧,非常有名,一般人都能哼两句,在菱湖公园早晚都有唱戏的老人,我闲的时候听了听,还是那种熟悉的中国戏曲的味道,但是戏中方言对我来说那就是像外语一般了。黄梅戏博物馆里走了走,了解一些黄梅戏的历史和名人,要说安庆名人不能不提黄梅戏杰出的表演艺术家,中国黄梅戏的发展缔造者之一严凤英,那段风雨飘摇的历史就不提了,坎坷的经历铸就了一代黄梅戏大师短暂的一生。我还去菱湖公园里大师的墓地瞻仰了一下,生前的颠簸流离,终于去世后偏安在的湖水一旁永享宁静了,大师的美名流芳千古。
有山有水一般就有美食,古代经济发达的地方高官显贵就多,美食必不可少。这里的小吃众多,鸭血粉丝汤,淮南牛肉汤等等很多虽然不是有啥名气,吃起来确实很好吃,让我没想到一个以牛羊肉为主的北方人,到这里也能吃到好吃的牛羊肉,即使是猪肉做的饭食也很适合我的胃口,每天都去找各种小吃,即使现在一想到当地最有名的叫江(gan)毛水饺我还能流口水。这种地方小吃,资料上说始创于清光绪年间在安庆小南门一带,挑担卖水饺,这种水饺用料选用山区黑猪后腿肉,佐以虾仁,榨菜制馅,用炖鸡汁或骨头鸡煮饺,具有皮薄、肉嫩、汤鲜的独特风味。水饺的创始人名叫江庆福,颈上长有一撮白毛,绰号江毛,他开的店就此叫江毛水饺。去这家店一定不要点饺子,北方人叫饺子,南方人叫这个为馄饨,还有很大差别的,这家店的饺子做的很一般,我刚开始去点的是饺子,味道不怎么样,看到我和当地人吃的不一样,一问叫馄饨,馄饨皮薄肉少口感更好,带着汤喝真的很美味。这种特色小吃其他地方是没有的,我每天都去吃,还有很多面点名字忘记了,也很精致美味。我还去了安庆的中华老字号百年老店"柏兆记",据说始建于1904年,其创始人柏绍清从一根扁担开始,一炉饼、一壶浆,沐清风、踏明月,朴实诚毅经营者老店。"柏兆记清真墨子酥"是老店的传统美食,用优质纯黑芝麻、绵白糖、小磨麻油等多种原料,由名师操作,据说营养丰富、乌须黑发,香浓味甜,滋肺润嗓,止咳平喘。吃到嘴里滑滑的感觉挺好。还有中华老字号麦陇香、胡玉美等等,个人感觉麦陇香的墨子酥更适合我的口味,每种老字号的特产我都买了一些带回北京给家人。
临走的时候,安庆还下了一场大雨,四月的安庆雨后还挺冷的。这时候的看到街道上很多落叶是黄色的,下了雨气温感觉像北方的秋季,网上查了查,南方的树叶是春天落叶,原来如此。和当地的人没事聊天,由于那些年安庆经济不好,招商引资来了很多化工厂,天晴的时候就能看到城市郊区的化工厂的烟囱,一座风景秀丽人文气息浓郁的小城就此有了很多污染,没办法经济和生态之间很多时候是不能兼顾的,希望小城以后越来越好吧。
第二次去是夏天的七月,南方热的时候,又来到了安庆的长江边,看着滚滚的长江水,随即写了一首诗:盛夏长江边,暴水河满岸,吾幸今又看,震撼不同前。江水宽又湍,浪涌拍岸欢,阵风吹人脸,身边凉意感。顺水载货船,奔流向东赶,逆流而上难,步步像登攀。静坐石凳观,大鱼河面翻,思绪忽打断,汗水已身沾。过路朴初馆,瞻仰居士苑,佛教名人传,流芳到永远。我本随意转,思绪飞漫天,快步回宾馆,急待降温喘。《漂 ·再下江南·安庆(20190724)》,这时候的安庆已经热的跟火炉一般,出门就是汗流浃背,一个人无聊还是在江边走走,时不时能看到江面跃起大鱼,晚上江边是安庆比较热闹的时候,很多人在炎热中憋闷了一天,晚上江风吹过来人有种凉爽的感觉。白天闲来无事忍着高温又去了在安庆出生,已经故去的近代中国佛教名人和居士赵朴初老先生的旧居,偌大的一个雕梁画栋,精致的徽派老宅几乎就我一个人,看着名人的一些事迹和家族历史很是佩服和无限感慨。在一个历史上长期经济文化都很发达的城市里,也会孕育出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由此成长起来众多的文化名人形成一个特殊的文化群体永载史册,安庆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果然名不虚传。
再见了,安庆,有机会还会再去走一走,再体验一下徽派文化的博大精深。
免责声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