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阿里巴巴达摩院第四届青橙奖获奖名单刚刚公布,北大韦神的答辩视频便马上跑红全网。他侃侃而谈的世界性数学难题对我们来说,就像是在听天书一般,从头至尾是完完整整的懵。看他的成长经历,不知道要瞬间碾碎多少追梦少年的自信与憧憬,甚至开始怀疑活着的意义。
岳云鹏,14岁给一家工厂看门,一年后学电焊未果,之后去饭馆刷碗,做服务员,18岁遇见郭德纲,人生迎来转机。
大致地了解这两个人之后,让我们把视线转向这一次的期中考试。成绩的公布,就像是一次地震,除了极少数人受到了幸运之神的眷顾外,其余的全被震得晕头转向,惶惶不安。
什么?不及格?你在学校究竟在干些什么?家长们愤怒了、咆哮着。马马虎虎,不过这成绩放在私立学校里,唉,也就一般般。那些名次靠前的,家长情绪虽不算激动,但是眉宇间还是锁着些微的不满。
蓝瘦,香菇。学生们耷拉着脸,沮丧地不敢抬头。
两个班平均分竟然相差14分,这还怎么教?教师在办公室里神情恍惚,喃喃自语。
上面不给排名,搞个A、B、C等。学校领导班子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又出妙招。只是这英明的决策又引发了一场余震。
换汤不换药。自欺欺人。我作为一线小民,井底之蛙,我目前是丝毫没有感觉到等级制的高明之处的。如果等级制能够达成减负的目标,可以增加幸福感,那么又何必要减少贫富差距,消灭阶级呢?这是一线教师对等级制的解读。我倒觉得这些老师是咸吃萝卜淡操心,我坚信关于排名和等级的差异或是等级制的科学之处,一定会等来专家们的权威解读的。
唉!都是成绩惹的祸!
成绩很委屈:我有什么错。是你们人类欲壑难填,倒把不是让我背。
仔细想来,是啊,成绩有什么错呢?成绩原本是传递正能量的东西,让人知长补短,从而更快速的健康成长,结果却被所有人变成了攀比的工具,被领导层作为了管理的工具。
这个班比那个班高出了两分,哇,厉害!这个学生排名在前列,呵,宝贝!那个学生殿后,哼,讨厌!这是教师们攀比后的反应。
你看人家,你再看看你,没出息。我又不指望你考省重点,你就考个一般的普高,我对你要求不高吧?家长们在攀比后如是说。
我不想读书了。孩子们原本没有攀比,但却在成人世界的攀比里失去了攀登的快乐和信心。
现在从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低分率几个方面将各班的成绩分析一下,也将本次考试成绩与兄弟学校之间做了一个比较,给大家为下一阶段的教学提供一些思考。主抓教学的领导言语间充满着对攀比地激励。
唉,这哪里是成绩惹的祸,这分明是人们自己挑起的事端。
何以如此,因为在社会的丛林里,我们都想做栋梁,却对灌木满眼的嫌弃,虽然自己往往也是灌木,甚至只是小草。
原始丛林的魅力在于仰望俯瞰皆是风景,如果只是满目的挺拔的高树,那倒像是人工培育的林园,单调了。没有了灌木,动物们赖以栖息的家园失去了屏障,这个世界就失去了生命的多样性。
回头看看韦神与岳云鹏,单从学校成绩这个角度来看,那简直是云泥之别。一个是神一般的存在,一个连书都没有念完。造成书没念完的原因当然有种种,抛开经济的因素(因为当今社会因为没钱而被迫放弃学业的并不多),这样的例子却不能不给我们思考。
古人云:天生我材必有用。韦神之类除了勤奋,是天赋使然,扫地僧般的人物,不可强求。而更多的只是普通人,我们终将回到社会的滚滚洪流之中,在奋斗与机遇中成就自我,这点就像是岳云鹏。学校的学习只不过是为了将来的工作打下一个基础罢了。
有人会说,是啊,我们也没有想成为神,我们只想让孩子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将来可以找到一份收入更高的工作呀。我不否认这个观点,但我们必须要立足于现实,尊重现实。孩子之间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存在差异性。同时,我们还要看到社会的大布局,一半普高,一半职高,已成定势。在这样的现实面前,我们就要尊重孩子自身的特点,制定合理的成长计划。单一的比拼成绩,折腾了孩子,也痛苦了自己。
这样说来,成绩不那么重要了?不,相反,成绩很重要。不努力提高孩子成绩的老师不是称职的老师;不努力提升自己成绩的学生不是一个积极向上的学生。我们重视成绩,是发展的需要,而不是成绩本身。
成绩是什么?打个并不十分严谨的比方,它就像是体温计,测量体温用的。发现体温的差异,从而及时预防或者治疗,是为了确保自身的健康。成绩也一样,主要目的是作用于自己,看到自己的不足,然后去总结,去寻找对策,然后更好地发展自己。人的一生是在不断的完善自我,成绩就是一个参照物。
弄明白了这些,我们就不会在成绩面前迷失了教育的方向。培养在错误中反思与成长的意识,培养完善自我的决心和毅力,培养热爱生活的阳光品质,这些才是最为重要的。有了这些,即使是成绩的暂时落后,那也只是起跑慢了半拍。你放心,这种人迟早都会自立自强。
眼睛只盯着成绩的家长和老师或学校,你可能正在不知觉间黯淡着孩子的生命之光。
免责声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