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不断优化,区域协同一体化已经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趋势。
从我国地理板块划分来说,可以分为七大板块,分别是华东、华北、华中、华南、西南、西北以及东北地区,其中华东地区省域众多,综合经济实力强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华东地区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山东省、江西省以及台湾省,总面积83.43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超过4亿,GDP总量接近50万亿元,可以说占据我国经济的半壁江山。
具体来看,华东各省市内部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异,也是我国同一地理板块之内,差异较大的地区之一。
上海市作为我国城市经济代表,综合经济实力强劲,是国际金融中心、航运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是引领长三角经济圈乃至长江经济带的龙头城市。
江苏、浙江、山东、福建四个省作为沿海发达省份,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经济发展质量都要明显高于内陆地区,特别是江苏、浙江、福建等省份,民营经济活跃,辐射和带动能力较强。
安徽与江西,作为华东地区的后进生,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与东部这些沿海省份存在一定差距,不过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深入推进,安徽已经全面融入长三角,如今GDP总已经进入全国前十强行列,人均发展水平也是得到不断提升。
江西省虽然没有加入长三角,但这些年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在承接产业转移,推动优势资源开发转化等方面进步明显。
尽管行政区划是由人文、地理、民族、政策等条件决定,形成了错综复杂、犬牙交错、相互牵制等特点,但从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来看,推动共同富裕已经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内容。为此小编提出如下建议:
设想一:江苏合并安徽皖中、皖北
江苏省,位于华东沿海地区,是我国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和综合性立体交通枢纽,同时也是长三角经济圈重要组成部分。
江苏总面积10.72万平方公里,下辖13个地级市,常住人口8505.4万,202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3万亿元,人均GDP为14.4万元,经济总量位居全国第2位,人均第3位(省区第1位)。
江苏经济发展水平非常高,拥有4个万亿城市,其下辖13个地级市全部进入全国百强行列,目前在全省统筹发展和苏南等中心城市的带动之下,苏北地区与苏南地区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取得了巨大成就。
苏州
与江苏毗邻的安徽,虽然这些年经济发展迅猛,被誉为黑马省份,但相比推动江苏与安徽抱团发展,远比安徽独立发展提升更快。
建议:江苏合并安徽皖中、皖北地区,具体来说就是将安徽合肥、滁州、六安、安庆、淮南、阜阳、蚌埠、淮北、宿州、亳州等地级市划入江苏。
预计新的江苏省总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打造了一个缩小版江南省,成为中国经济第一强省和引领经济发展的核心发动机。
南京则成为辐射两省的首府城市,并与合肥一起建设双城都市圈,成为中国经济新高地。
如果条件允许,建议支持苏州、合肥晋级为副省级城市。
设想二:建议浙江合并皖南地区
浙江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是我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数字金融试点地区,同时也是我国推动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
浙江总面积10.55万平方公里,下辖11个地级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之后,浙江常住人口成功突破6000万,达到6540万,一跃成为我国人口大省之一。
2022年浙江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77万亿元,人均GDP为11.88万元,经济总量仅次于广东、江苏和山东,位于全国第四位。
浙江不仅经济体量大,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都比较高,特别是在城乡协同一体化发展和共同富裕等方面处于领跑水平,浙江的乡村不输欧美。
杭州
为了进一步拓展浙江发展空间,扩张浙江经济腹地,建议浙江合并人文、地理有一定相似之处的皖南地区,具体来说:将安徽芜湖、宣城、马鞍山、铜陵、池州、黄山划入。
另外,从区划版图上看,江西虽然与浙江毗邻,但江西划入浙江,存在区划上的畸形,特别是江西还与广东毗邻,因此不建议划入浙江。
设想三:建议福建合并江西
福建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是我国最早改革开放的省份,同时也是我国先进制造基地和海峡西岸经济圈的主体。
福建总面积12.4万平方公里,下辖9个地级市,常住人口4187万,2022年实现GDP总量为5.3万亿元,人均GDP为12.68万元。
近年来,福建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生态优势以及产业优势,经济发展迅猛,人均GDP已经反超浙江,不过福建综合经济实力与浙江还是存在一定差距。
福建与浙江之间的差距,除了产业竞争力方面的因素之外,还有城市经济实力相差较大,其中福建人口劣势影响较大。
厦门
为全面拓展福建发展空间,建议江西整体并入福建,预计合并之后,福建总面积达到29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600万,GDP总量达到了8.5万亿元,彻底改变了福建经济在全国的格局。
条件允许情况下,建议支持南昌、福州晋级为副省级城市。
以上仅代表小编个人意见,设想有些大胆,仅供交流探讨,欢迎提出不同见解。
免责声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