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年前,在四川宝兴县,法国博物学家阿尔芒·戴维遇见了一只大熊猫。
在这一天,有着800多万年生存历史的大熊猫,遇见了人类科学,也走进了人类的生活和视野。
2月5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推出回望1869——纪念大熊猫走向世界150周年新春特展,展示了大量具有史料价值的历史照片、旧大熊猫邮票和大熊猫纪念币。
在这150周年之际,一部历时12年、82万余字的《四川省志·大熊猫志》(以下简称《大熊猫志》)日前在四川出版,向世人揭示大熊猫150年来鲜为人知的事儿。
↑观众观看展览
科学发现——
那天或许是愚人节 但戴维是认真的
1869年,一个法国人博物学家受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委托,到四川省宝兴县收集自然史标本,兼职邓池沟教堂的第四任神父,他就是——阿尔芒·戴维。
1869年的春天,戴维到深山采集植物标本,路过一个农户家讨水喝,居然发现家里有一张黑白相间的兽皮。戴维从没见过,他在日记中说:
黑白熊,据我的猎人说,它身子大,耳朵短,尾巴更短.....在欧洲的标本中,我从未见过这一物种.....它无疑是我所知道的最漂亮可人的物种,很可能是科学上的新物种!
当年4月1日,有猎人捕捉到一只花熊活体,呈现在戴维面前。这是一只成年大熊猫,充满生命力,矫健俊逸。当天晚上,戴维就匆匆写下寄给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馆长米勒·爱德华兹的报告。
之后,戴维将一只大熊猫模式标本完好运送至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经过馆长米勒·爱德华兹鉴定,大熊猫被正式认定为新物种。从此,匿居山林的大熊猫进入了人类文明的视野。
↑展出的旧照片
首次对外展出——
成都大熊猫基地婴儿照等珍贵照片
讲述成都与大熊猫牵手的32年
在展厅走廊的墙上有一个红色的按钮,按钮的下方有一行和我击掌的提示。当红星新闻记者按下按钮后,上方你是第12710位同伴中的12710跳到了"12711",一场时光穿越之旅也随之开启。
据了解,本次展出的图片包括成都大熊猫基地的婴儿照等一片珍贵照片。而照片的背后则是成都与大熊猫牵手走过的32年。
1974年至1976年,是大熊猫生活史中的饥饿年代。1983年夏季,岷山和邛崃山系的五百多只熊猫再次面临食物短缺。当时,送成都抢救的63只大熊猫中,有6只因为原栖息地状态极差,无法回到故土。
于是,迁地保护的战略思路开始形成。1987年3月15日,在成都北郊斧头山荒坡上,时任成都市市长胡懋洲第一个挥动铁锹,为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汉白玉奠基石培土。
↑展出的旧照片·抢救大熊猫
当天,春寒料峭、乍暖还凉。现场还有不少人心里有些犯嘀咕:这块贫瘠而荒凉的红土地远离市区20公里,满是石谷子,与外界仅有一条泥泞的机耕道相通,在这里建大熊猫基地能够破解世界性难题,承担起大熊猫繁育和研究的重任吗?
提出迁地保护设想的时任成都市园林管理局局长张安居在奠基仪式上,望着山坡上孕育着的星点绿意,跟着大家一起铲土,把奠基石埋得稳稳当当。
无经验可循,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园区里首先建设完成的是拥有一面面硕大钢化玻璃的奢华的大熊猫14号兽舍,而距其百米之遥的办公室却阴冷、潮湿,墙上还裂着缝。一期工程在短短一年内修建竣工,4只大熊猫顺利住入新居。
↑展出的旧照片·抢救大熊猫
↑展出的旧照片·转移抢救大熊猫
接下来则是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
人工采精、授精和内分泌研究技术的突破,揭开大熊猫人工辅助繁殖育幼技术的奥秘,创新性的技术成为大熊猫迁地种群稳定增长的核心与关键;
大熊猫出血性肠炎、营养不良综合症、轮状病毒病和寄生虫感染等疾病防治技术的突破从根本上解决了威胁大熊猫种群安全的疾病难题;
大熊猫微卫星技术的建立则解决了大熊猫亲子鉴定和遗传管理技术难题;
而饲养管理和营养方面的研究和成果应用成为成都大熊猫种群保持健康和活力的根本技术保障。
而正是因为掌握了这些核心成果和技术,基地才能建立起目前全球最大的大熊猫人工繁育种群。这些成果创造了大熊猫迁地保护的奇迹,并在世界范围树立了濒危物种迁地保护的成功范例,先后两次荣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500佳殊誉。
2000年,基地在国内率先组建专门教育部门,探索出了一套以濒危物种保护为特色的生态保护教育新模式。旅游发展是反哺保护的有效途径,引领和推动了中国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公众教育。旅游发展为大熊猫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基地探索出了一条濒危物种保护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同时作为国之交和心相通的使者和桥梁,1987年到2017年,基地大熊猫先后出访13个国家和地区,并成功繁殖成活大熊猫31只。目前,基地还正与日本、美国、法国、西班牙、加拿大和德国开展国际合作和交流。
种源匮乏、资金短缺、人才稀少、技术薄弱。30余年,两代人,就是在成都北郊斧头山这样一个连地下水都不合格的不毛之地越过了层层险阻,攻克了重重难关,将当年奠基的石碑树立成世界大熊猫保护的丰碑。
↑展出的旧照片·捐款抢救大熊猫
↑展出的旧照片·为大熊猫称体重
走向世界——
从熊猫外交到成为 中国名片
大熊猫在中国的外交史上,扮演者及其重要的角色。1957至1982年间,中国曾先后曾送24只大熊猫给9个国家。大熊猫们肩负着使命,离开家乡的大山,漂洋过海,为中国敲开了通向世界的大门。
↑展出的旧照片
现在,中国通常用租借的方式与世界各国开展大熊猫国际交流合作,目前有60余只大熊猫旅居在17个国家。其中,1994年,成都熊猫基地与日本和歌山白浜野生动物园开展了首个大熊猫国际合作繁殖计划,创造了目前大熊猫国际合作繁殖的最好成绩,建立了10胎15仔的海外最大大熊猫圈养种群。
1961年,世界自然基金会创办之际,创始人斯科特爵士(Peter Scott)以大熊猫姬姬的照片为原型设计会徽,正式确立了大熊猫旗舰物种的地位。
↑大熊猫姬姬走在石墙上,后面是面带笑容看着她的人们。(图视觉中国)
到如今,国宝大熊猫已然成为了一张特有的中国名片,乃至于四川名片,受到全世界人们的喜爱。从2011年大熊猫甜甜当选为BBC年度女性,到2014年的苏格兰公投的熊猫之争,以及电影《功夫熊猫》系列在海外受到追捧……
载入史册——
一部82万余字的《大熊猫志》
游人络绎不绝的大熊猫基地、春熙路IFS上爬墙的熊猫雕塑、去年建成并开放的熊猫绿道、成都作家出版的《熊猫明历险记》……150年来,大熊猫从四川宝兴县走向世界,更是融入到四川人日常生活中,成为了四川地方特色文化中重要的一环。
↑观众观看展览
实际上,四川作为大熊猫的主要分布区,大熊猫资源及保护管理等诸多方面在全国均占首位。2006年,《大熊猫志》等12部特色志书纳入了四川省志的第二轮编修规划,而特色志书正是为了延续与传承四川特色文化记忆。很快,《大熊猫志》编纂委员会成立,编纂队伍中既有在岗的地方志和野生动物领域专家,也有退休后返聘而来的老干部、老学者。
今年2月,在参编人员克服资料分散、信息浩瀚等困难,并历时12年编纂、审核后,《大熊猫志》终于付梓出版。
翻开这本《大熊猫志》,你能了解到:大熊猫可能是什么时候开始吃素的?上世纪80年代,第一次国际性的大熊猫拯救行动如何进行的?从繁殖问题到野外放归,滚滚的幸福日子是怎么来的?从邮票、纪录片到电影,它又是怎样成为国际巨星的?
↑展出的旧照片·转移抢救大熊猫
未来规划——
熊猫之都三甲争锋
熊猫星球被列为重点项目
未来,熊猫与城市又将如何和谐共处?一个属于滚滚们的生态家园,将逐步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去年7月,熊猫之都总体策划与概念性规划国际咨询与现场踏勘会在成都举行。到了10月,熊猫之都规划设计方案决出前三甲,成都市北湖片区、都江堰片区和龙泉市片区三个区域有了更为详实的规划蓝图。
作为三甲之一的设计团队,Sasaki设计事务所还公布了其初步规划方案。大熊猫保护区依据不同功能以及访客体验,设立了三个定位独特的熊猫体验片区。例如,按照Sasaki的方案,北湖熊猫公园就将升级为城市研究和教育中心,为访客提供沉浸式的自然体验。
↑游客与熊猫雕塑亲密接触(图据视觉中国)
今年1月,成都市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大会在成都举行。会上提出,成都将实施11项重点工程,其中就包括位于北湖片区的熊猫星球。
具体来说,就是建设以诺亚方舟自然科学与现代博物馆为核心的8个可持续发展生态中心,重点发展以熊猫文化为主题的影视传媒、科研繁育、教育培训和文化旅游产业。
就在前几天,在北京参加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研究中心主任侯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还透露,根据规划,将在北湖片区、都江堰片区和龙泉山片区分别扩建熊猫摇篮、熊猫家园、熊猫之村三个项目,预计今年开工建设。
红星新闻记者 郑鑫 林聪 综合iPanda熊猫频道 四川发布
摄影记者 刘海韵
编辑 陈怡西
免责声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