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的笔划只有三画,是最简单的汉字之一,常见也常用。但细究其义,其实也并不简单。
干,《说文解字》(干)犯也。从一,从反入。凡干之属皆从干。可见,干是一个部首字。段注云:"犯,侵也。可见,干的初义是侵犯、冒犯。干是象形字,其字体演变的轨迹为:
从其字体演变的过程来看,干的本义是像树杈一类的武器。也有人据其甲骨文的字形说它是像带有羽饰的盾牌。杨树达先生《积微居小学述林》称:(干)像器分枝可以刺入及有柄之形。他还说:初民争斗之际,随手伐其竹木为兵,进可攻犯,退可自守."也就是说,干作为一种原始的兵器,可攻可防,是多用途的。许慎只谓犯也,乃仅就其一端而言之,而未及其防也之功。而后来,这种兵器逐渐转为防守之用,才成为后世所谓之盾。盾作为干的本初义,似也可通。《尚书·牧誓》: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意谓举起你们的戈,排列好你们的盾,竖立起你们的矛,我就要宣誓了。如此,把干的本义理解为(可攻可防的)树杈状的兵器,那么,对其犯也和盾的初义也就不难理解了。
干的字形简单,但其音义却较复杂,是一个典型的多音多义字。
干(gan)读平声:1,盾牌。《韩非子·五蠹》:执干戚舞。(戚,一种像斧的兵器。)干戈,一般泛指兵器,古代诗文中往往代指战争、战事、战乱。王璨《从军行》:身服干戈事,岂得念所思。2.冒犯、冲犯。《商君书·定分》:故吏不敢以非法遇民,民不敢犯法以干法官也。亦作冲(上):杜甫《兵车行》:哭声直上干云霄。3,求取。《孟子·万章上》:不知以食牛干秦穆公之为汿也。4,干预、涉及。(后起义)。《晋书·王衍传》:好干预人事。5,水边。《诗经·魏风·伐檀》:置之河之干兮。6,干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
另外,干读平声,还有与‘湿’相对的义项。《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材干则直,涂干则轻。《庄子·田子方》:老聃新沐,方将被发而干。唐陆德明释文:而干,本或作乾。还有一个义项,相当于空、白白(地)。元杜仁杰《喻情》:相扑汉卖药干賠了擂。现代汉语中,干是乾的简化字,但用到繁体字时,不能把所有的干字都繁化为乾,只有在读平声且表示上述两种义项时,干的繁体才能写作乾。干(乾)杯、干(乾)湿、干(乾)燥等即是。
干读四声:1,捍卫。《尔雅·释言》:干,扞也。注云:"相扞卫。2,立、建立。《水浒传》第一百二十回:后知张顺干了功劳,打听得焦山下船。干了功劳即是建立了功勋之义。3,树干。徐宏祖《徐霞客游记》:柏虽大干(幹)如臂,无不平贴石上。又作躯干。南北朝乐府诗《陇上歌》:陇上壮士有陈安,躯干虽小腹中宽。4,才干。《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理民之干优于将略。上述义项,只有3,4两个义项上,干可以写作幹,且读四声。它们既是异体,亦是繁简。而5:筑土墙时两边所用之木板这个义项,一般只见于桢榦一词中。后以桢榦比喻骨干、人才。在这个意义上,亦可写作桢幹。也只有在这个意义上,幹、榦乃异体通用,并与干繁简通用。
免责声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