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帘洞洞天的上一句(猴王水帘洞花果山)

时刻小站 81

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真是洞天福地啊!这是道教用语,整个词的来源是唐代杜光庭的《洞天福地记》,其中洞天是指有洞可通天,福地则是说你住在这里就有福了。

福地、洞天,是道家名词。只有具有地脉、并且地脉直通昆仑山的地方,才能叫福地,因为中国修道人的身体的脉,要能跟昆仑山的脉接起来,他才能修上去。洞天,是直通天的洞,虽在山洞,但其实在天上。修道人,修哪一个派别的道,就寻找那一派别的山、寻找其洞天,前往修道,才修的快,才可修成嘛。那里的山上,有他们那一派的神灵、以及鬼怪、禽兽。当然了,进山人家是有规矩的,而且是大规矩。

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从这个石碣上的字来判断,你看,福地、洞天,这两个字已经非常说明问题了,原来主人的身份和地位! 这个水帘洞明明有名有号,有家当,分明是一个别人的家。只见正当中有一石碣。碣上有一行楷书大字,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里面不但有齐全的家当,还有修竹梅花。不但生活用品一应俱全,而且小说没有提到有什么灰尘、苔癣。假如被人废置时间长了,应该有灰尘吧,猴子们得先打扫一下。当然,有可能在如此水源充沛的地方,起不了灰尘也很有可能。如果没有灰尘,在如此水气氤氲的地段,长长苔癣应该算是正常的嘛。如果废置时间久了,应该这个水帘洞内苔癣也随处可见吧。从小说的描写中找不到这方面的痕迹。原主人是谁呢?他们一家人怎么消失了,去了哪里?

但是猴子们就堂而皇之的进驻了。而且似乎在随后的千百年中,没有发生过产权纠纷。这可是奇了怪了,怎么就这么天大的好事儿,让一群猴子给撞上了。

书中有答案呀。内观不识因无相,外合明知作有形。历代人人皆属此,称王称圣任纵横。历朝历代的人们都是这样,因为看不到自己的思想念头、没有形状、很虚无,因而不知道应该内察自省。而当人的思想观念一变,那么外面的周围环境,马上就会跟着变化,产生人能看到、感觉到的有形的变化。其实所有的人,都是这样,应该是可以这样主宰自己与环境,等于是一方之王。

这石猴,有了为众担当的意愿和勇气,并且果断的付诸了行动,这就是首领气质。如果当初跳水帘瀑布那一刹那,石猴犹豫了、放弃了,这近在咫尺的洞天福地它可能永远也不会再发现了。因为还有一个秘密,就是说,这洞天不一定是一直在那里存在的。就跟那些名山一样,里面有若干的修道人的洞,但是咱们几乎永远没有机会见到,只是在很特殊的时候,才会出现在我们这个空间。对了,就像海市蜃楼一样的存在。

还有,小说中有一句诗今日芳名显,时来大运通;有缘居此地,王遣入仙宫。这首诗说得明白,是因缘际会、猴子该当进驻此洞;这是仙洞,不是平日人们贯见的山洞,里面以前居住的就是仙人,今天能进去的,也仍然当是神仙;最后,很重要的一点是,水帘洞出现、老猴子脑袋中忽然浮现的奇想,都是王遣,也就是上面还有一个看不见的王在运作、在安排、通过往猴子脑袋里放置一个念头,驱动他们去发现、去入驻。

于是石猴成了美猴王,有了王的猴子们,不入飞鸟之丛,不从走兽之类,脱离了低级鸟兽的行列。美猴王,开始走上醒悟的路途。

上一篇:

下一篇:

  同类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