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了一堂公开课,是《清平乐.村居》。评课的时候,有两个地方翻车。
一.老师让孩子把词唱出来了,这很好,我也这样做过。但是,老师的配乐是王菲唱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我认为,既然拥有同一的曲牌名的词唱的时候就是用统一的调子,那么用《水调歌头》的调子来唱《清平乐》是不是不妥?哪怕这些只是今人创作的音乐?
二.在感受词作感情的时候,孩子们说出了,表达词人对农村生活的向往。老师相机指导说,词人经历了二十多年征战,难得看到这样悠闲的村居生活,当然心向往之。但是我认为,这首词是词人被弹劾下台后,闲居乡野的时候作的。这首词诚然表达了词人对农村生活的向往,但老师不能这样解释,这和实际情况可能不符。事实上,词人一直希望收复失地,征战沙场,但他并没能如愿。让他引以为傲的壮举,也并不是人们心中以为的是率军打仗,他并没有征战二十年。
当我把这些说出来之后,执教的老师只说了一句:窦桂梅老师就是这样教的。
窦桂梅老师就是这样教的。那我可是没有办法和窦桂梅争辩。我只能憋住了,无言以对。
免责声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